林怀民:艺术家往往是在路边唱歌的那个乞丐
- 舞蹈鉴赏
- 2018-11-09
- 513
林怀民:为了安顿自己的身心,才用舞蹈去表达
林怀民: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云门舞集创办人。1999年以“倾倒众生,而又充满中国气质的现代舞,振兴台湾舞台艺术”,获颁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同年被欧洲舞蹈杂志选为“二十世纪编舞名家”。主要舞作包括《白蛇传》《薪传》《红楼梦》《九歌》等60余出,曾结集出版的文字创作包括《蝉》《说舞》《擦肩而过》等。
林怀民先生创办的“云门”舞集,在舞界特立独行。云门的舞蹈训练讲究一个字——“松”,不装不绷,回归身体,自在自然。从内心生发出来的舞姿,揉入书法的灵动和留白,动能移山填海,静可听见喘息。
“云门”之所以震撼,兴许是因为舞者把身体当做挚友,对它尊重,与它沟通。反求诸己,是求之于心,也是求之于身。蕴匠心于物已是不易,蕴匠心于身体和心灵应是更高的境界了吧。
“云门”实质上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带着一批很爱跳舞的人,不知不觉跳了三十年。在台湾有很多人爱看跳舞,是那些舞者热爱跳舞,逼我编舞,力求上进,大家互动地来到了今天。“云门”一个礼拜上班五天,一天跳舞八个小时,一年之内有五个月在世界各地演出。
艺术家往往是在路边唱歌的那个乞丐,只有走路匆忙的人在下班时,停下来听一听,在这听一听的十分钟内,他疏解了他自己的问题。艺术家没办法操纵时局,没办法控制股票,只有在大家累的时候、需要安慰的时候出现。他不生产面包,因此注定他是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像那些走江湖的野班子,演完把台子一拆,运上卡车到下一个地方。“云门”也许是坐飞机,但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你演完了再伟大的戏剧,报纸写得再好,你回家还是要面对你自己和你的债务。
草创“云门”的时候,事实上我只编过几个短舞,是“云门”教我怎么编舞的,所以就一路学。在初期,因为我们有京剧动作的课程,那时候每天都可以看到京剧,就看了很多京剧。所以,我有个系列的作品等于是从京剧出来的。像《白蛇传》,到今天还在演。从古典文学这个系列走下来,会有像《红楼梦》、《九歌》这样的东西。在“云门”5岁的时候,我就做了《薪传》,把一个观念式、符号式的中国,落实到台湾这片土地上。年轻时做加法,什么都要往里加,到了《风·影》我们有意识做减法,古装、云手、兰花指都没有了,完全是现代的。但西方人看了说还是中国的:因为有留白、虚实,中国的美学味道去不掉。
九十年代以后,我的东西变得比较慢,我想当然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我喜欢看那比较慢的东西,那慢的动作里面,人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像男孩子穿的宽袍大袖的白衣,它没在干嘛呀,但是那里面有空气。以前我不会的,以前我要血肉,我要钢铁,要那样有力量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我在舞蹈上是不是有天分。我上过的课不多,技术也不伟大,但我是认真学习的人,对舞蹈基础、人体的动力非常清楚。编舞需要我做的只是怎样让舞者更清楚,因为舞者常常是不动脑筋的。我的东西和别人的不太一样,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可以倚靠的背板,所以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往前走。于是我的大脑里也没有条条框框,每个作品都可能写出另外的样子。没有老师告诉我古典舞是什么样子,民间舞是什么样子,我在编《九歌》的时候也完全没想到屈原。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身体有一种忌讳。我们的身体被社会驯化了,真的到最后,很多东西,甚至是拥抱你都不好意思做。但事实上,身体是我们一辈子的朋友,你要和它打交道,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这样才能达成交流。现在的孩子在电脑和电视前坐得太久,把自己关了起来,身体被穿上紧身衣。而透过跳舞,人们更能感觉到生命,感觉到空间,感觉到自在。
身体的主人是头脑,理念决定行为。书法的运气和舞蹈的原理很像,跳舞的时候,观众就是白纸,舞蹈当中的气韵流动会让他们有相应的感受。而且书法能让人安心,这对一个舞者来说也十分重要。
在台北,我住在淡水河边。你可以感觉到它的潮汐,它的起落,睡觉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时间的感觉,呼吸的感觉,对我有很大的潜移默化。 我是一个像动物一样在创作的人,甚至在编舞的时候我也不多想,就一直在工作。有时候运气好,你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舞,有时候运气不好,你做了一个比别人好比自己差的舞。没有关系,只是一定要工作。有再大的灵感,再大的企图心,还是要工作。你做得不好的话,更是要工作。到最后,舞蹈就是你的生活。 我觉得任何人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最美的。“云门”舞者的年龄从23岁到40岁,我喜欢用成熟的舞者。小的进去,必须要哭个两三年,才能慢慢像个样子。
“云门”招舞者需要的条件,实际上很难说,当然整个腰腿我们看,还有技术,可是我们也不一定要他们的技术好到什么程度,身体的材料是可塑的,但我想要一个特别的气质。长得矮一点,我都不在乎,但必须要有个性。进来后有3个月的试用时间里,他必须让我觉得,他非跳舞不行,而不是他喜欢跳舞。 我成长的年代,六七十年代,全世界那些年青人都想有作为。那个时代,在尼泊尔的飞机上,你可以遇到去那里照顾麻风病人的世界和平团成员。那个时代的背景始终在我身上。同时,我知道这里也有个陷阱。我知道我不是鲁迅,不是沈从文,不是米开朗基罗,如果生活上有什么要求,就不可能顾到艺术。 第一我从没有打算要买房子,我看到一些朋友分期付款,他必须在工作中分出时间去做那个事情。即使我现在有小房子,那也是因为以前一个月内有两个广告公司找我拍广告得来的。汽车是不能有的,一有了汽车,消费的点不一样,开始需要的东西就不一样。有了汽车,就看不到人。你坐公共汽车,你坐地下铁,还能看到人,知道社会与人的百态。对我来说必须与人保持关系,可以告诉我人活着的状态。
我去印度九次了,有了时间我就去,菩提迦耶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火车永远迟到,晚点二十个小时。你无法控制,只有等,你知道它一定会来,这时候你完全松弛下来了。那儿的阳光是直接的,那儿一杯水就是一杯水,一碗饭就是一碗饭,这让你回到根子上去,回到生命的真相。
我认为,是为了安顿自己的身心,才用舞蹈去表达。
林怀民: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云门舞集创办人。1999年以“倾倒众生,而又充满中国气质的现代舞,振兴台湾舞台艺术”,获颁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同年被欧洲舞蹈杂志选为“二十世纪编舞名家”。主要舞作包括《白蛇传》《薪传》《红楼梦》《九歌》等60余出,曾结集出版的文字创作包括《蝉》《说舞》《擦肩而过》等。
林怀民先生创办的“云门”舞集,在舞界特立独行。云门的舞蹈训练讲究一个字——“松”,不装不绷,回归身体,自在自然。从内心生发出来的舞姿,揉入书法的灵动和留白,动能移山填海,静可听见喘息。
“云门”之所以震撼,兴许是因为舞者把身体当做挚友,对它尊重,与它沟通。反求诸己,是求之于心,也是求之于身。蕴匠心于物已是不易,蕴匠心于身体和心灵应是更高的境界了吧。
“云门”实质上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带着一批很爱跳舞的人,不知不觉跳了三十年。在台湾有很多人爱看跳舞,是那些舞者热爱跳舞,逼我编舞,力求上进,大家互动地来到了今天。“云门”一个礼拜上班五天,一天跳舞八个小时,一年之内有五个月在世界各地演出。
艺术家往往是在路边唱歌的那个乞丐,只有走路匆忙的人在下班时,停下来听一听,在这听一听的十分钟内,他疏解了他自己的问题。艺术家没办法操纵时局,没办法控制股票,只有在大家累的时候、需要安慰的时候出现。他不生产面包,因此注定他是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像那些走江湖的野班子,演完把台子一拆,运上卡车到下一个地方。“云门”也许是坐飞机,但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你演完了再伟大的戏剧,报纸写得再好,你回家还是要面对你自己和你的债务。
草创“云门”的时候,事实上我只编过几个短舞,是“云门”教我怎么编舞的,所以就一路学。在初期,因为我们有京剧动作的课程,那时候每天都可以看到京剧,就看了很多京剧。所以,我有个系列的作品等于是从京剧出来的。像《白蛇传》,到今天还在演。从古典文学这个系列走下来,会有像《红楼梦》、《九歌》这样的东西。在“云门”5岁的时候,我就做了《薪传》,把一个观念式、符号式的中国,落实到台湾这片土地上。年轻时做加法,什么都要往里加,到了《风·影》我们有意识做减法,古装、云手、兰花指都没有了,完全是现代的。但西方人看了说还是中国的:因为有留白、虚实,中国的美学味道去不掉。
九十年代以后,我的东西变得比较慢,我想当然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我喜欢看那比较慢的东西,那慢的动作里面,人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像男孩子穿的宽袍大袖的白衣,它没在干嘛呀,但是那里面有空气。以前我不会的,以前我要血肉,我要钢铁,要那样有力量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我在舞蹈上是不是有天分。我上过的课不多,技术也不伟大,但我是认真学习的人,对舞蹈基础、人体的动力非常清楚。编舞需要我做的只是怎样让舞者更清楚,因为舞者常常是不动脑筋的。我的东西和别人的不太一样,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可以倚靠的背板,所以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往前走。于是我的大脑里也没有条条框框,每个作品都可能写出另外的样子。没有老师告诉我古典舞是什么样子,民间舞是什么样子,我在编《九歌》的时候也完全没想到屈原。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身体有一种忌讳。我们的身体被社会驯化了,真的到最后,很多东西,甚至是拥抱你都不好意思做。但事实上,身体是我们一辈子的朋友,你要和它打交道,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这样才能达成交流。现在的孩子在电脑和电视前坐得太久,把自己关了起来,身体被穿上紧身衣。而透过跳舞,人们更能感觉到生命,感觉到空间,感觉到自在。
身体的主人是头脑,理念决定行为。书法的运气和舞蹈的原理很像,跳舞的时候,观众就是白纸,舞蹈当中的气韵流动会让他们有相应的感受。而且书法能让人安心,这对一个舞者来说也十分重要。
在台北,我住在淡水河边。你可以感觉到它的潮汐,它的起落,睡觉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时间的感觉,呼吸的感觉,对我有很大的潜移默化。 我是一个像动物一样在创作的人,甚至在编舞的时候我也不多想,就一直在工作。有时候运气好,你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舞,有时候运气不好,你做了一个比别人好比自己差的舞。没有关系,只是一定要工作。有再大的灵感,再大的企图心,还是要工作。你做得不好的话,更是要工作。到最后,舞蹈就是你的生活。 我觉得任何人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最美的。“云门”舞者的年龄从23岁到40岁,我喜欢用成熟的舞者。小的进去,必须要哭个两三年,才能慢慢像个样子。
“云门”招舞者需要的条件,实际上很难说,当然整个腰腿我们看,还有技术,可是我们也不一定要他们的技术好到什么程度,身体的材料是可塑的,但我想要一个特别的气质。长得矮一点,我都不在乎,但必须要有个性。进来后有3个月的试用时间里,他必须让我觉得,他非跳舞不行,而不是他喜欢跳舞。 我成长的年代,六七十年代,全世界那些年青人都想有作为。那个时代,在尼泊尔的飞机上,你可以遇到去那里照顾麻风病人的世界和平团成员。那个时代的背景始终在我身上。同时,我知道这里也有个陷阱。我知道我不是鲁迅,不是沈从文,不是米开朗基罗,如果生活上有什么要求,就不可能顾到艺术。 第一我从没有打算要买房子,我看到一些朋友分期付款,他必须在工作中分出时间去做那个事情。即使我现在有小房子,那也是因为以前一个月内有两个广告公司找我拍广告得来的。汽车是不能有的,一有了汽车,消费的点不一样,开始需要的东西就不一样。有了汽车,就看不到人。你坐公共汽车,你坐地下铁,还能看到人,知道社会与人的百态。对我来说必须与人保持关系,可以告诉我人活着的状态。
我去印度九次了,有了时间我就去,菩提迦耶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火车永远迟到,晚点二十个小时。你无法控制,只有等,你知道它一定会来,这时候你完全松弛下来了。那儿的阳光是直接的,那儿一杯水就是一杯水,一碗饭就是一碗饭,这让你回到根子上去,回到生命的真相。
我认为,是为了安顿自己的身心,才用舞蹈去表达。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9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0208.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0208.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