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创进行时:万玛尖措访谈(2003)
- 舞蹈鉴赏
- 2018-11-09
- 583
万玛尖措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民间舞表演教育专业,现为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员。代表作:《博回蓝天》、《出走》、《雨竹林》。
益虫:这次“桃李杯”舞蹈比赛你有7个作品参赛是吧?获奖情况怎么样?
万玛尖措:对,7个剧目8个选手,都进入了决赛,一个创作二等奖《雨竹林》,一个表演二等奖,二个表演三等奖,大概是这个情况。
益虫:你的专业是民间舞表教专业,很多民间舞编导也有你这样的经历,从非职业编导转向编导职业,这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具体到你本人是如何开始的?
万玛尖措:是这样,我做演员时也有编导给我编节目,在排练中我有一些体会:就是在灵感的传递中,我有时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编导有些东西用在我身上不合适,如果换作我就会这样处理。另外就是上学时有校内舞蹈比赛,鼓励我们在创作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益虫:一方面是感兴趣,一方面是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想在这方面往深了发展。那么你同职业编导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是吗?
万玛尖措:是,或是说有优长也有不足。比如我作了小品后请一些编导来指教,他们会说作品的技法或结构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於我来说有些费解,因为我没学过,不熟悉。我一般属於即性创作或音乐编舞,另外由於技法上欠缺,自我意识更重一些,我会注重捕捉生活细节和真实形象。在创作时我会想到上学时老师教写作文,要求仔细观察生活,这可能算是我的一个优点。所以我的作品写实的多,写意的少,但是这次的《雨竹林》应该说是我对写意作品的一个尝试。谈不上成功,但大家能接受。
益虫:你本人是藏族人,但是你一直以来都是在搞蒙古族舞蹈,从跳《奔腾》到编演《博回蓝天》、《出走》,对於藏族舞蹈你有这方面的考虑吗?
万玛尖措:藏族舞我也研究过,它的风格韵律和历史我了解得比蒙古舞要全面,藏族舞蹈的歷史很悠久,它很早就有了宫廷舞,经过历代的传承,已经很完善了,这样才能让达官贵族们享受。破藏族舞很难,它太完善了。所以我不想过早地介入,还需要再积累一段时间。
益虫:《出走》採用了大量蒙古族舞蹈语汇,但它是以当代舞的身份参加了某些比赛,你能为我们解释一下吗?
万玛尖措:其实不是当代舞,上次“荷花杯”精品晚会把《出走》放在现代舞里,有些又把我们放在当代舞里,也就是说舞种上很难定度。但里面的很多素材都是蒙古族舞的,可能是用了现代舞的技法,比如地面的动作处理,比如节奏上和空间的转换上,民间舞很少有虚实的空间对比,一般是一个场面。另外,无音乐的处理同虚幻空间的对照。有人说原素不像民间舞也不是现代舞,其实就是民间舞的原素,只不过我给它破成了4个节奏,进行四种不同的处理。关键是现代意识在作品中有足够的体现。
益虫:你怎么看这次比赛演员和编创的整体水平。
万玛尖措:我先说编创,我实在是觉得整体水平同其他艺术门类或同国外的发展现状,差距还很大。我不是单说民间舞。整个的创作氛围不理想,不能够给予创作人员足够的空间,新老交替得比较慢。这次“桃李杯”比赛全国很多地方都涌现出不少很好的演员,同前两届比起来是演员综合水準比较高的一届,但由於作品或其他某些原因没能真正把好选手通过成绩体现出来,其实是挺遗憾的。
益虫:如果从地域上看,目前北京已成为一个全国的编创中心,我不十分清楚的是目前在京的编导能否做到彼此间不定期地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交流。
万玛尖措:就我本人而言我比较注重这个,比如同舞院、军艺包括地方上的一些合作过的编导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学习、探讨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大部分编导会比较注重这个,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我充电。
益虫:你认为目前民间舞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万玛尖措:创新。形式的创新很重要,但关键是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先要解决“治本”的问题,才能谈上标本兼治。
益虫:那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创新呢?
万玛尖措:两方面,一个是编导自身的问题,积累不够,对博大精深的民族底蕴和民族歷史不求甚解,对丰富的各民族舞蹈语汇只停留在取“形”而舍“神”和“义”上;再有就是前面提到的民间舞创作的氛围不够理想,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太多。有了这两条,意识形态上的创新就很难做到。
益虫:你瞭解国外的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吗?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万马尖措:我瞭解了一些,比如1993、94年我曾看过美国的一部《生命有灵》的舞剧,是一部关於印弟安民族的舞剧,它几乎没有改变任何印弟安人的舞蹈动作,音乐也是原原本本的古老的印弟安人的音乐,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把印弟安人的民族精神、性格和舞臺呈现进行现代化了,这就容易被现代观众接受,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感受中,你会感动会铭记。不像很多舞剧或舞蹈做得很漂亮,可是除了满目浮华的一个虚幻的景象外,你根本记不住别的东西。所以说一定要展现民族的精髓和文化,创新要从这一点做起,而不是做皮毛功夫。
益虫:有的编导持这样一种态度:民间舞不必要一定是原生态的或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做文章,你会不会觉得这个说法有偏激的一面?
万玛尖措:应该这样看,就像古典舞,有人完全按照音乐编动作,也有编导把音乐只当成背景完全不理会节奏的需要,这只是不同的编导技法。民间舞创作可以有不同的做法,给人以空间去尝试,不必所有人都这么做,或不能这么做,解放思想观念对於艺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一个必然要求。
益虫:这次“桃李杯”舞蹈比赛你有7个作品参赛是吧?获奖情况怎么样?
万玛尖措:对,7个剧目8个选手,都进入了决赛,一个创作二等奖《雨竹林》,一个表演二等奖,二个表演三等奖,大概是这个情况。
益虫:你的专业是民间舞表教专业,很多民间舞编导也有你这样的经历,从非职业编导转向编导职业,这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具体到你本人是如何开始的?
万玛尖措:是这样,我做演员时也有编导给我编节目,在排练中我有一些体会:就是在灵感的传递中,我有时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编导有些东西用在我身上不合适,如果换作我就会这样处理。另外就是上学时有校内舞蹈比赛,鼓励我们在创作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益虫:一方面是感兴趣,一方面是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想在这方面往深了发展。那么你同职业编导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是吗?
万玛尖措:是,或是说有优长也有不足。比如我作了小品后请一些编导来指教,他们会说作品的技法或结构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於我来说有些费解,因为我没学过,不熟悉。我一般属於即性创作或音乐编舞,另外由於技法上欠缺,自我意识更重一些,我会注重捕捉生活细节和真实形象。在创作时我会想到上学时老师教写作文,要求仔细观察生活,这可能算是我的一个优点。所以我的作品写实的多,写意的少,但是这次的《雨竹林》应该说是我对写意作品的一个尝试。谈不上成功,但大家能接受。
益虫:你本人是藏族人,但是你一直以来都是在搞蒙古族舞蹈,从跳《奔腾》到编演《博回蓝天》、《出走》,对於藏族舞蹈你有这方面的考虑吗?
万玛尖措:藏族舞我也研究过,它的风格韵律和历史我了解得比蒙古舞要全面,藏族舞蹈的歷史很悠久,它很早就有了宫廷舞,经过历代的传承,已经很完善了,这样才能让达官贵族们享受。破藏族舞很难,它太完善了。所以我不想过早地介入,还需要再积累一段时间。
益虫:《出走》採用了大量蒙古族舞蹈语汇,但它是以当代舞的身份参加了某些比赛,你能为我们解释一下吗?
万玛尖措:其实不是当代舞,上次“荷花杯”精品晚会把《出走》放在现代舞里,有些又把我们放在当代舞里,也就是说舞种上很难定度。但里面的很多素材都是蒙古族舞的,可能是用了现代舞的技法,比如地面的动作处理,比如节奏上和空间的转换上,民间舞很少有虚实的空间对比,一般是一个场面。另外,无音乐的处理同虚幻空间的对照。有人说原素不像民间舞也不是现代舞,其实就是民间舞的原素,只不过我给它破成了4个节奏,进行四种不同的处理。关键是现代意识在作品中有足够的体现。
益虫:你怎么看这次比赛演员和编创的整体水平。
万玛尖措:我先说编创,我实在是觉得整体水平同其他艺术门类或同国外的发展现状,差距还很大。我不是单说民间舞。整个的创作氛围不理想,不能够给予创作人员足够的空间,新老交替得比较慢。这次“桃李杯”比赛全国很多地方都涌现出不少很好的演员,同前两届比起来是演员综合水準比较高的一届,但由於作品或其他某些原因没能真正把好选手通过成绩体现出来,其实是挺遗憾的。
益虫:如果从地域上看,目前北京已成为一个全国的编创中心,我不十分清楚的是目前在京的编导能否做到彼此间不定期地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交流。
万玛尖措:就我本人而言我比较注重这个,比如同舞院、军艺包括地方上的一些合作过的编导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学习、探讨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大部分编导会比较注重这个,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我充电。
益虫:你认为目前民间舞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万玛尖措:创新。形式的创新很重要,但关键是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也就是说先要解决“治本”的问题,才能谈上标本兼治。
益虫:那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创新呢?
万玛尖措:两方面,一个是编导自身的问题,积累不够,对博大精深的民族底蕴和民族歷史不求甚解,对丰富的各民族舞蹈语汇只停留在取“形”而舍“神”和“义”上;再有就是前面提到的民间舞创作的氛围不够理想,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太多。有了这两条,意识形态上的创新就很难做到。
益虫:你瞭解国外的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吗?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万马尖措:我瞭解了一些,比如1993、94年我曾看过美国的一部《生命有灵》的舞剧,是一部关於印弟安民族的舞剧,它几乎没有改变任何印弟安人的舞蹈动作,音乐也是原原本本的古老的印弟安人的音乐,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把印弟安人的民族精神、性格和舞臺呈现进行现代化了,这就容易被现代观众接受,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感受中,你会感动会铭记。不像很多舞剧或舞蹈做得很漂亮,可是除了满目浮华的一个虚幻的景象外,你根本记不住别的东西。所以说一定要展现民族的精髓和文化,创新要从这一点做起,而不是做皮毛功夫。
益虫:有的编导持这样一种态度:民间舞不必要一定是原生态的或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做文章,你会不会觉得这个说法有偏激的一面?
万玛尖措:应该这样看,就像古典舞,有人完全按照音乐编动作,也有编导把音乐只当成背景完全不理会节奏的需要,这只是不同的编导技法。民间舞创作可以有不同的做法,给人以空间去尝试,不必所有人都这么做,或不能这么做,解放思想观念对於艺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一个必然要求。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9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0548.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0548.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