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的热情让人感动――访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导演张继钢
- 舞蹈鉴赏
- 2018-11-09
- 502
作者:张忱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第一轮的演出已于春节前落下帷幕。2月19日,《复兴之路》在国家大剧院再度开演,并将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再度连续演出54场。如此盛况,前所未有。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复兴之路》的总导演张继钢,请他谈一谈再次公演的想法。
张忱:《复兴之路》作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和以前的史诗类作品相比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呢?
张继钢:概括地说,《复兴之路》作为具有更深沉的情感表达,更概括的历史陈述,更丰富的视觉呈现,更诗化的美学意味。它对于当代文化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奉献。从2008年10月《复兴之路》第一次创作工作会议开始,我就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要在创作中饱含深情地叙述历史,用艺术的形式歌唱祖国。我认为这是一个负责任的艺术家应有的一种使命感。同时,艺术家在宏大主题的创作中得到了锤炼,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展示了想象力和才华。
张忱:《复兴之路》上演之后,可以说是好评如潮,此次在国家大剧院公演,在年轻人中也激起了热烈的反响。你觉得《复兴之路》是用什么在吸引年轻观众呢?
张继钢:我希望《复兴之路》能够吸引所有的观众,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在创作中抓取了每个时代最具震撼力的事件,用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几乎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其中产生共鸣。比如,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看到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感人场面时,他们会老泪纵横;五六十岁的人看到六七十年代那些他们熟悉的舞蹈,听到那些熟悉的歌曲时,他们会默默地跟着吟唱;而年轻的观众看到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时,他们也会感动得泪流满面。
此外,在《复兴之路》的舞台上,我们还大胆运用了一些过去演出中从未使用过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段,使歌舞编排、服装设计、艺术造型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给观众一种全新的、立体的观赏感受。
张忱:您能说说《复兴之路》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情况吗?
张继钢:《复兴之路》这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又有不少新的创造、新的发挥,毕竟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和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不太一样,变化很大。应该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情况相对更复杂、更丰富一些,这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上,大剧院更具有舞台艺术的魅力和艺术殿堂的风度,而且整个演出浓缩到了2个小时。
张忱:此次《复兴之路》要在大剧院总计演出80场,如何才能保证演员的热情和干劲呢?
张继钢:在国家大剧院参加演出的演员有700多人。这700多人的队伍如果演个三四场,其热情和干劲恐怕还不是问题,但一下演10场还能保持如此热情,我感觉就有难度了。如今一下要演80场,而且要求天天像演第一场一样地热情和投入,我觉得这就要依靠国家大剧院和《复兴之路》导演工作组的组织能力了。不过我相信,凭着全体演职人员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大家一定会尽心尽力地把80场都演好。
张忱:您对《复兴之路》第二轮演出的上座率有信心吗?
张继钢:一部这么大型的音乐舞蹈史诗,要在一个固定的剧场里一下集中演出近百场,这在我国整个演出市场都是很罕见的。在上座率方面我没有太多担心,因为从第一轮的演出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观众的热情,我相信《复兴之路》的艺术魅力。
为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复兴之路》非常深刻、感人。这部作品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因为它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是多么来之不易。
海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芭蕾女孩主刀医生)何:我是作为部队英模代表来观看演出的,这是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看完《复兴之路》,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我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定不能忘记以前的经验教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强大。
下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 [1] [2] 页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1225.html
下一篇:专访Donnie Burns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