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鉴赏 > 正文

浅谈舞剧《粉末春秋》


浅谈舞剧《粉末春秋》
    挥毫浸墨,那人执笔向上,镜中的脸一半明净,一半靛蓝,有人在前台,或唱或做,几声清啸传来,又几声喝彩,灯光转暗   看不清本来面目,事物有事物的规律,那人说:“愿闻其详。”感觉到窸窸窣窣的绸缎衬里      ——题记
    第一次知道知道《粉末春秋》的舞剧是在微博里闲逛的时候看到了许多关于它的精美剧照和简介,剧照的生动,让我仿佛看到了武生利落的耍着的髯口功,旦角穿着寸跷在凳子上自由的做着高难度的动作……尤其是在一次电视的访谈节目中看到了演员们为了精准的表现出寸跷的动作,几个大男生的男子反串硬是将半脚塞进小小的“三寸金莲”里,在凳子上演绎着“中式芭蕾”。本来就特别喜欢戏曲的我顿时被它牢牢地吸引住了。于是我开始收集舞剧的视频开始观看。
    《粉墨春秋》由先后8次担任央视春晚舞蹈总监、现场导演的邢时苗担纲编导,由创作过电影《霸王别姬》剧本的李碧华担任编剧。在《粉墨春秋》的舞剧中演员们将蒲剧《挂画》中的椅子功,越剧《探山》、京剧《挑滑车》、《杀四门》中的经典片段复现出来,并将寸跷、水袖、髯口、靠旗等各式戏曲绝活融入舞剧结构。其虽然是舞剧,却以戏曲演员为表现主体,将大量的戏曲元素加入到舞蹈表演之中,比如,男生双脚踩跷反串女角。踩跷是秦腔、汉调的旦角特技,表现的是三寸金莲。男子反串,双脚需套上又小又尖的木制跷子,不仅要走得轻盈,还要旋转蹦跳,这功夫不是轻松练出来的。演员在窄窄椅背上的踩跷独舞,只见金莲翻飞、腾上落下,更是带着几分惊险和优美;男演员们的髯口群舞,边手足舞动边要屏足气把须髯吹得激情澎湃,同样大展了中华一绝的风光。舞蹈与戏曲间的结合,是将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全新诠释,这种对艺术的独特创新,与淋漓尽致的表现也是舞剧的一大亮点。有舞评家认为,舞剧《粉墨春秋》将京剧“武生”几百年来的舞台记忆浓缩和承载开来,是当代舞蹈艺术家为京剧“武生”竖起的一尊有韵无字的丰碑。它利用舞蹈与戏曲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内涵与魅力。
    “心有多大,舞蹈就有多大”,舞剧《粉墨春秋》取材于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梨园戏班的故事。故事以民国初年为历史背景,以梨园戏班的几经沉浮为线索,以戏班中三个师兄弟的人生经历为主要内容,描摹了北国梨园戏班三个师兄弟,反映出当时戏曲演员们台上俨若风华绝代,台下则受尽欺凌、唯能苦练成才。一个仗义挡枪,聚散经历叫小师弟跌至谷底,在穷途末路时,顿悟戏路,闯出一片新天。舞剧深刻的描述出了师徒情,兄弟手足情,男女情感,江湖恩怨。舞剧通过对社会底层的人物刻画,用其人生经历,以小见微,描绘出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的艰辛生活,社会百态一展无余。
    在舞剧中最吸引我的当属黄豆豆饰演的三师弟李黑豆一角。三师弟李黑豆在这部五幕舞剧的前四幕中,都是不起眼的一角,淡淡的隐在人群中的一人。也许是那小师弟的身份使得他的角色十分低调听话,也许是因为师兄们高超的技艺遮住了他的光芒。第一幕描述了北方喜福顺戏班子的三位武生师兄弟用心苦练与闲时的嬉闹耍玩。第二三幕则是说讲述了二师兄与军阀三姨太之间的爱情以及二师兄白衣袂袂,潇洒出演武戏《杀四门》,赢得满场喝彩,却被军阀寻仇。枪声,血溅梨园。第四幕戏班被封,班主无奈遣散戏班,把女儿燕儿托付给三师弟照顾后含冤身故。
    显然,直到第五幕,三师弟才逐渐放射出了他的光芒,才开始真正成为剧中的主角。戏班子散伙之后,他重操武生旧业以演戏谋生,却因并不聪慧的天资以及稍逊才艺,屡次演出时遭遇观众扫兴离席的场景。终于李黑豆从猴群中猴子的姿态里产生顿悟,一番勤学苦练之后,创造了美猴王的新武生戏路,大获成功。从充满信心的独自登台,到遭遇冷场如坠冰雪,再到与燕儿的不离不弃,至最后的茅塞顿开学猴戏,扮演猴王潇洒威武……天资并不聪颖的三师弟性格成长过程被演绎得形象生动,丝丝入扣。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三师弟的那份坚持里我们看到了两个方面:一是无论是漫漫的舞蹈之路还是漫漫的人生之路,结局的好坏与否都只存在于所谓的一念之间,假如还觉得不辛苦,假如还能再坚持一会,那就请继续坚持下去,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所被困扰的艰辛背后是什么,永远都无法事先预料它到底要持续多久,也许你多坚持的那些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色彩。二是要细心的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就是你成功的另一个方式。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