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蹈《蒙古人》分析蒙古族舞蹈表演的风格
- 舞蹈鉴赏
- 2018-11-09
- 1068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笔者对舞蹈《蒙古人》的分析和各时期的蒙族舞蹈风格特点,这两大部分的分析将蒙古族舞蹈表演的风格进行了论述。以前关于记载蒙古族舞蹈表演的书籍、资料与文献很少。通常我们只能从老师那里学到舞蹈的动作,而关于这个舞蹈风格的理解与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需要我们自己的体会和想象。这不是老师能通过动作就能教会的一种内在“感觉”,这就需要每个学习舞蹈的人自己去感悟。在这个感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掌握蒙古族舞蹈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过程,使自己在学习蒙古族舞蹈中更快更好的领悟到舞蹈中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蒙古族 《蒙古人》 舞蹈表演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有人口480万余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族源脉络源于今日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古代部落。春秋时代,该部落逐渐壮大,史书上最早被称为“胡”或“匈奴”等。在唐代蒙古族先民已活动在中国北方草原,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即是他们的汉文音译。蒙古,最初只是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并发展成为今日的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无比丰富多彩,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民族根据他们当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创作的,并且通过各种祭祀礼仪、民俗活动在群众直接传承中流传下来。如今,创作这些舞蹈的古代民族,有些已不复存在;然而,他们所创作的舞蹈却在其他民族中保留下来。有些舞蹈形式虽已消失,但它的精华部分却常常会保存在其他的舞蹈形式之中,或成为一些民族共有的舞蹈动作、舞姿与技巧。一个民族的舞蹈从其原始舞蹈中发展而来,具有本民族古代生活的文化特征,而后成为生理的、心理的、形态的、神态的等特殊的形象标志保存在民间舞蹈中。
一、舞蹈作品《蒙古人》的剧目分析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该作品为情绪舞的三段体结构。第一段,热情奔放。舞蹈在一个蒙古味十足的侧身勒马造型中开始。在激昂的音乐中,动作不断加大,双手提着又宽又长的裙边,置于胸前,上下耸肩,左右横移挥甩,似骏马驰骋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展现出蒙古游牧民族豪放、开阔的性格。第二段,深情委婉。随着优美的歌声,舞者以舒展优美的动作语言来表现蒙古人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眷恋。她以悠缓的舞步从舞台深处漫步前来,神态安然。用舒缓的柔臂和干脆利索的提压腕来表现一种情感的抒发。整个舞蹈的第二部分,不论动作是仰头凝视,还是缓慢走步,无不流露出舞者对家乡的一片深情。第三段,热烈激昂的音乐再次响起,舞者激情奔放,策马挥鞭。火红的舞裙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高低开合俯仰,拧倾的动态形成强烈的动力,震撼人心。在这瞬间,音乐和动作戛然而止,舞者的姿态定格在一个向前行进,似“挥鞭”的特定造型上。它恰似强音的最后奏响,点睛一般地再现、强化了主题,余音不尽地给人们以力的启示。蒙古民族在“诗的海、歌的海、舞的海”中充分显示了一个民族的艺术想象力及其悠久传统。该作品以蒙古舞语汇为素材,采用了“勒马”、“骑马”、“耸肩”、“硬肩”、“碎抖肩”、“提压腕”、“柔臂”等动作,并有所发展延伸。这些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民族的气魄和蒙古族人民博大的胸襟以及豪迈奔放的性格。舞蹈《蒙古人》在服装上,通过艺术夸张变形的手法,将原有蒙古袍子加长加宽,使得服装不仅更符合角色的形象与舞蹈表演的需要,而且也给观众以充分发挥想象的余地和艺术享受的空间。
民间舞蹈的韵律、韵味、节奏,犹如“语音”;动作、技巧、姿态,犹如“词汇”;动作、技巧、姿态的衔接规律、组合方法,犹如“语法”。三者有机结合表演中的形态与神态才能产生共鸣,起到近似语言的交际功能。该舞蹈在舞蹈语言上,运用加长加宽的袍子演化出形态不一的摆动走向――或胸、肩、含、仰,带动裙摆以中8字线路甩动,似翻江倒海,气势汹涌;或收聚在胸前做“勒马”姿态,似骏马奔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表现出蒙古人成熟深邃的思想及豪放宽阔的性格。另外,在脚步的运用上也是很有新意的。在蒙古舞中运用了“悠缓漫步”向前走的步态,以表现蒙古女性的雍容大度,令人耳目一新。舞蹈第二段一开始,舞者双手自然相握,垂放在身前,以“悠缓漫步”的步态,自信地微笑着向前走来,其整体形象,让观众感到走来的是一位光彩照人的个性鲜明的蒙古女性。
二、蒙古族舞蹈表演风格特点的形成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蒙古贵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蒙古民族是于12世纪以后,由我国北方许多阿尔泰语系的氏族和部落融合而成。“蒙古”称谓始见于唐代,系分布在大兴安岭北段的室韦部中的“蒙兀室韦”部。时称“蒙兀”或“蒙瓦”。宋辽金时,又有多种音译。“蒙古”二字作为族称,为清代译名并被确定下来。在辽、金、元时期的舞蹈,于继承借鉴、融合吸取中,沿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别具一格地发展着。
(一)绕树而舞、踏跺而舞、拍手而舞的舞风 古代,在茂盛的树林或参天大树下举行全民性的各种活动,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共有的一种习俗。此俗在观念上直接来源于“社树”的宗教信仰,与原始社会的民众对乡土、土地的崇拜有着渊源关系。古代蒙古族人民普遍认为,他们最崇拜信奉的精灵――“翁贡”便寄寓在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上,故在决定某一重要事件时,都要聚在大树周围,以彩布饰树,在萨满的主持下绕树而舞。踏足跺舞,同样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一个显著特征。到了元代,这个特征在蒙古族舞蹈中显得更加突出,《客舍书事》:“干酪瓶争契,生盐斗可提,日斜看不足,踏舞共扶携。”正是这种粗犷强劲舞蹈动势的真实记述。拍手而舞,依然是古代蒙古族舞蹈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当他们要为某人举行盛宴款待或被邀参加盛宴时,他们都拍着手,随琴声起舞。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拍手为节”、“鼓掌作歌”等,都不难看出拍手而舞在蒙古族舞蹈中的明显作用。总而言之,绕树而舞、踏跺而舞、拍手而舞的特征与习俗,是蒙古族舞蹈的传统。它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至今仍然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延续着。
(二)《倒喇》 在蒙古语中,“倒喇”是歌唱的意思。在元代,它是一种含有蒙古族戏曲雏形的歌舞形式,因此又有“《倒喇》金之戏剧名也”和“倒喇之戏”之说,故被称为北杂剧中的一个艺术品种。《倒喇》用民族语言和传统歌舞表演,多以蒙古族古筝、琵琶、胡琴等乐器伴奏。关于其表演的动作和风格而言,则与现今仍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和赤峰市北部牧区等地,普遍流传着的《顶碗舞》、《顶灯舞》、《盅碗舞》等民间舞蹈,有着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
(三)萨满教舞蹈 元代前后,反映宗教内容的舞蹈,主要包容在萨满教的各种仪式中。拟兽而舞和耍鼓而舞,是萨满舞蹈的两个主要表现特征。拟兽而舞的起源应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和动物崇拜、图腾崇拜。自元代起,三门舞蹈对动物本身的神化或将神灵视为动物的形态,无疑是萨满教继承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结果。耍鼓而舞,即以鼓为道具边耍边舞,是萨满为达其目的所必须。从古至今,萨满所学包括耍鼓在内的各种技艺,各有师承,许多蒙古萨满艺术在以鼓和鼓鞭为道具的舞蹈中,技艺相当娴熟,不仅能在旋转、下腰、跳跃中将鼓得心应手的进行拧转盘绕扔接,还可同时舞2至8面鼓。
结语: 总的来说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是:粗犷、奔放、豪爽、热情。因为蒙古族是一个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又以游牧为生活特点的民族,所以其动作以粗犷、奔放为主要动作特点。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展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在蒙古族众多的舞蹈形式中应当属运用道具的舞蹈最具代表,例如筷子舞、盅碗舞和顶碗舞等道具都会运用到舞蹈的表现中。
从前面对蒙古族舞蹈风格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蒙古舞在表演方面很注重上肢动作的运用,像是肩、臂和手的动作记载都非常的详细、丰富。相对来说,对于下肢步法和脚位的记载就显得略为简练。随着蒙古族民间舞蹈基训教材整理的不断完善,使得现今的蒙古族舞蹈逐渐脱离了传统蒙古舞蹈这种形式的影子。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前面第一部分对舞蹈《蒙古人》的分析中清晰的看到,舞蹈采用了“耸肩”、“硬肩”、“碎抖肩”、“提压腕”、“柔臂”等上肢动作,将“勒马”、“骑马”的动作发展并延伸,首次创造性的在蒙古舞中运用了“悠缓漫步”向前走的步态。从这些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舞蹈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后其舞蹈表演风格特点的发展还要在不断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发掘和整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罗雄岩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黄明珠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六卷――《中外舞蹈精品赏析》贾安林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9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1675.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1675.html
下一篇:现代舞《初祭》引发的思考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