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视频《甘霖》观后感 扬州歌舞剧院男子三人舞
- 舞蹈鉴赏
- 2018-11-09
- 1805
《甘霖》观后感 上海师范大学舞蹈系12级 许钧茹
男子三人舞《甘霖》是华东六省表演一等奖,该节目用彝族地域特色肢体语言,以男子三人舞的表现形式,原生态地表达了人类对生命之源——水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作品呼吁人们珍惜自然,保护自然。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亢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
甘霖表达的是求雨的舞蹈, 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属龙日是楚雄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祈雨节,彝语称为“门捏底”。
季春三月是一年中夭干少雨时节,彝族群众担心四月间小秧栽不下去,就以村落或家族为单位,相约成群,在毕摩的主持下,选择寨子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到山顶祭天求雨。彝族认为祭天求雨的山越高离行雨的天龙越近,求雨就更加灵验。祭夭求雨仪式是在村寨附近最高的山顶,选一棵大树作为“龙树”,在龙树下摆设祭坛,在祭坛上铺垫青松毛,摆上酒、茶、米、肉等祭品,点起清香,杀鸡宰羊,敬奉“天龙”。
祭祀仪式开始,毕摩要在参祭人员中选出一个强壮的小伙子,让他抹成大黑脸装,扮“龙王爷”的模样。龙王爷腰间挎着一个盛满水的大葫芦攀上龙树,在毕摩念“求雨经”时向下泼洒“雨水”。其它参祭人员跪在祭坛前默念祈雨。毕摩手摇冲夭铃,身披法衣,头戴法帽,施展法事,边跳边念“求雨经”。念完一段经,龙王爷就向地面洒些“雨水”。问树上求雨人,雨下得如何?求雨众人答:“雨水太少,庄稼长不起来,请龙王爷多行点雨”。毕摩又念一段“求雨经”龙王爷又从树上多洒些“雨水”,再问如何?求雨众人答:“雨下得太多,庄稼受涝,难有好收成”。毕摩最后再念一段“求雨经”,龙王爷才均匀地洒下雨水。祈雨祭祀完毕,大家开始吃祭餐,吃完祭餐,众人就启程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毕摩手持法器在前边引路,年轻小伙子们则临时扎一乘轿子,把黑脸“龙王”抬回家。一路上毕摩吟唱“鲁更恰②”,认为这样做了,就能把“真龙”接回家,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彝族古老的祈雨节,世代相传延续至今,表达了彝族人民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朴实心愿。
祈雨舞也即求雨舞。是一种为了祈求作物生长需要的降雨而表演的仪式性舞蹈,从古埃及、一些印地安部落(如 玛雅文明 )到20世纪的巴尔干国家都可发现这种性质的舞蹈。现在还在非洲干旱地区流行。
甘霖这个舞蹈三个男子跳的非常的好,表演的非常的生动,把那种祈求感,渴望雨水的感觉都展现了出来,带到雨水来的时候那种感动,对自然的爱护都用这个舞蹈表达出来了,在我看来三个男子的人物也是正面人物,表达了淳朴、老实、善、,每天都勤劳努力的工作,保护家人和孩子,做男人应该做的事情,这样老天看到了这种情况下起了雨,虽然我想的有点神话的感觉的,但是他们的舞蹈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看完这个舞蹈让我感觉这个舞蹈很舒服,很有看头,也告诉了人们得到不容易,随意一定要加倍的珍惜。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9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1704.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1704.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