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鉴赏 > 正文

北舞举行吴蓓副教授《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创作谈

北京舞蹈学院举行吴蓓副教授中国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创作谈     6月26日,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教育研究所【舞院沙龙】第十期新剧研讨系列在综合楼6F会议室举行,此次沙龙邀请了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副教授、该部舞剧的编剧/总编导/编舞——吴蓓老师作为主讲人,由中国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引发了以探寻女性题材的舞剧表现为议题的学术沙龙。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孟广城教授、张建民教授、编导系章民新教授、国家一级编导吴明奇老师、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编导黄蕾老师、音乐剧系书记兼副主任张永庆老师、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长温柔教授、苏娅副教授、舞剧服装设计吴蕾老师以及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六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

     吴蓓老师由2012年赴绍兴和杭州采风的收获说起,进而从舞剧创作的现实意义、创作视角的选择与表达、创作中的“表现”与思考三方面,阐述了舞剧创作的背景、过程以及她的感悟。谈到舞剧创作在当代环境中的现实意义时,吴老师说本剧并不仅限于主旋律历史题材,更重要的是剧中所刻画的秋瑾作为一位女性能够对理想执作的追求,对民族的复兴肩负责任,并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唤醒民众的觉醒,对学院而言也需要培养对社会和民族有责任感及使命感的艺术栋梁。关于创作视角的选择,吴蓓老师谈到她并不想塑造面具化的豪杰,而是希望以“女人”的视角及刻画,突出秋瑾为女性进步事业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她端庄秀丽的气质容颜,还有女人独立的精神追求。而“秋天”是吴蓓老师将编导内心的艺术冲动,以及秋瑾书写了的大量秋诗并出生在秋天的事实,艺术凝练为贯穿于舞剧全剧的主题意象和精神意境。“唯美”则是编导所追求的,讲究的是由内容、情感、精神的深度表现所引导出的形式和语言的美,这种“唯美”是有内涵、有思想、有创作的追求,它具有动人、动情的艺术表现。最后,吴蓓老师从侧重“表现”、强调“写意”、诠释但“不颠覆”、关注“语言性”等方面进行了清晰详实的阐述。


     国家一级编导吴明奇老师从舞剧的选材、结构、编舞三方面对舞剧进行了评述。从选材来看,秋瑾是有历史依据的真实形象,任务的具体化为舞剧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编导既要尊重历史真实,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表达,在这一点上吴蓓老师的选择是大胆、智慧、正面、积极的;从编舞上看,中国舞剧的基础是古典舞,舞剧的创作也为古典舞语汇的发展、开掘上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章民新教授肯定了吴蓓老师的努力,她说作为舞剧的创作者,不仅要收集材料、理解和思考,更重要的是从感受到感动有感悟,找到舞剧中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个性。


     孟广城教授谈到通过这部舞剧的创作,吴蓓老师是以身示范的在教学生,让学生知道编导不仅是编舞、导演,还要会写剧本、选择音乐、服装和舞美等,编导是需要具备全方位的素养和能力的。在剧本的创作上,孟教授认为剧本围绕秋瑾这一主线,没有庞杂的叙述,脉络清晰、简洁。在编舞上,不仅有巧妙的构思,而且独舞、双人舞、四人舞及群舞等在编排上都具有新颖独特的动作语言,编舞是完全围绕人物的塑造和刻画来实现的。国家一级编导黄蕾老师认为舞剧中人物语言的刻画非常到位,第一幕中动作的设计、双人舞的把位很有特色。
     张永庆老师谈到编导的创作就是通过不断打破禁忌、打破规则、突破自我,从而创立自己独特的创作体系和风格,吴蓓老师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张建民教授谈到这部舞剧具有现实意义,特别在双人舞编排上动作简洁但又达到了塑造人物的目的,同时符合古典舞语汇规则。最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从舞种语汇的运用、舞剧的立意和选材等不同角度与编导进行了互动和提问。每一个作品的诞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2012年科研课题的研究和积累,吴蓓老师潜心创作,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学生做一名编导、如何坚守编导这一辛勤而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艺术事业。
   文/舞蹈教育研究所周狄    图/学生记者冯伟杰     剧照/牟可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