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3D《春之祭》震撼上演:异度空间的现代之舞


7月7日与8日晚,备受瞩目的3D《春之祭》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震撼上演。此次3D《春之祭》由奥地利新媒体艺术家克劳斯?奥伯迈尔导演,张洁敏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并邀请萨拉?格雷瑟担任独舞。它是传统古典作品的现代演绎,也是实时媒体技术和舞台艺术的绝妙结合。观众们戴上3D眼镜欣赏这部经典作品,纯正的交互式体验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使舞者与背景仿佛触手可及,给每位入场观众带来了奇妙的观感和体验。回顾百年《春之祭》
《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于1913年创作的芭蕾音乐,被称为现代音乐的杰作。在这里,音乐不再是温暖、明媚的,而是尖锐、粗野甚至原始的。
在《春之祭》诞生之前,传统芭蕾剧目多是神话、传说题材,舞者们身穿奢华优美的服饰,展现辉煌的古典技巧,随着动听的旋律翩翩起舞。而横空出世的《春之祭》却一反常态,斯特拉文斯基谱写的音乐堪称刺耳,满是冲突的和弦与调性,乐曲的节奏和灵魂都十分野蛮,全无以往舞剧音乐的温文尔雅;被后世尊为“舞蹈之神”的尼金斯基,则将自己大胆非凡的构思与设计化为那令人心惊肉跳的舞步。尽管1913年《春之祭》仅在巴黎和伦敦总共上演了八场,但这部杰作依然被视为“一部打破二十世纪舞步土壤的作品”,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可见。


百年后的前卫演绎
本次的MISA舞台之上,一位舞者——德国芭蕾舞蹈家萨拉?格雷瑟。在属于她一人的黑色舞台上,有六台摄像机从各种角度同时进行拍摄,捕捉她的动作和影像,再通过技术合成,投到舞台后面的大屏幕上。此外,音乐也与3D空间紧密融合。管弦乐队奏出的动态鲜活的音乐经由设备拾取,使3D影像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复杂的3D技术创造的视觉效果和舞者不可捉摸的现代舞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台3D《春之祭》的丰富感官震撼。
为了观众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令人“震惊”的作品,音乐会上半场,首先由舞者萨拉?格雷瑟为大家进行了生动而丰富导赏讲解。格雷瑟从斯特拉文斯基说起,介绍了作曲家的平生、作曲风格及那场著名的《春之祭》首演骚动,上海交响乐团则配合演绎了斯特拉文斯基的一部短小的音乐作品《焰火,作品号第4》。之后,格雷瑟介绍了导演克劳斯?奥伯迈尔的3D技术和新版《春之祭》,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在舞蹈区勾勒出一颗心,并实时在屏幕上显现出来。最后,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勋伯格的《为一个电影场景所配的音乐》结束了上半场的演出。与一般演出不同的是,经由设备拾取,这里乐团的声音和指挥的动作也化作了屏幕上的影像,使舞台充满了离奇梦幻的色彩。

音乐会下半场,3D《春之祭》正式上演,观众们纷纷带好3D眼镜拭目以待。可以看到,在舞台右方,是格雷瑟在黑色舞蹈区进行独舞;而通过3D眼镜从屏幕看去,则是格雷瑟正处于一片幽深的异度空间之中。之后,音乐愈演愈烈,舞者仿佛被红色的根茎困住,奋力地跃起、挣扎,充满了力量与蛮性的美…3D《春之祭》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诠释了为春日的降临而被献祭的舞蹈少女这个古老的故事。随着乐章的进展,屏幕上的场景不断变换,充满现代之感,舞者也仿佛不断变幻成不同之物,自我复制甚至变成碎片。一切怪异、梦幻,令人困惑却又予人震撼。结尾处,舞者的形象化作舞动的花瓣,最后消逝,象征了少女的死亡,或是融入了即将来到的春天之中,或者是消失于最古老的斯拉夫文字——格拉哥里字母和矩阵空间之中。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