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鉴赏 > 正文

如人生一样精彩的醉鼓

人生如梦,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角色,不是我演给你看就是你演给我瞧。我是一名体育学院的学生,从小酷爱武术,当我在舞蹈鉴赏课上看到黄豆豆的醉鼓时让我一下联想到醉拳,那七分醉三分醒的意境让我如痴如醉。

《醉鼓》作者黄豆豆以鼓为主线,表现了一位民间艺人酒醉之后的真情流露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限感慨。作品通过戏鼓、鼓情、鼓舞三段体展开:一个醉意未尽醉态蹒跚的民间艺人跃上盈尺方桌,伴随着断断续续的鼓点声嬉戏玩耍;寄情于鼓,如痴如醉如幻如梦地抒发心中情志。鼓是艺人心中至真至诚的情感寄托,鼓是民间艺术生命的物质载体。鼓舞人心,锣鼓点响起,呼喊声沸腾,激起艺人心中无限的感慨。

《醉鼓》的舞蹈以高难度的技巧、高速度的节奏而著称,同时又是在几尺高台上一气呵成,可谓难上加难,要求演员有技艺卓群的技术和极好的心理素质。编导没有过着意在舞台上进行复杂的调度,而是刻意在方桌上发展高台空间并设计动作和技术。编导借鉴了戏曲中的高台技术,扩展了舞台的可视发展空间并向难、险、绝的表演方式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在紧张、激烈、快速的节奏中舞者时而扫堂探海变形转,时而走丝翻身、左右开弓,时而双旋接旋子360度下桌。编导恰到分寸地把技巧的编排和演员的情绪化表演以及舞蹈的风格有机地衔接起来,使技巧符合整个剧情,动作符合整个人物的需要。整个舞蹈充分展示了演员的才华,给观众一种振奋人心、斗志昂扬的感觉。《醉鼓》的创意给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不再是古代人物形象的当代塑造,也不是戏曲舞蹈的变形呈现,更不是宫廷燕乐歌舞的舞台再现,也不是对花鸟鱼虫的写意追求,而是雅文化的古典舞向民间大众艺术中的俗文化汲取养料,使古典舞从题材到素材都融进了民间舞的元素。

对于黄豆豆本人我也是十分崇拜的,据查黄豆豆,1977年2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现为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国家特殊津贴)。 黄豆豆酷爱舞蹈事业,在业务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积极上进,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优秀舞蹈家。他的表演风格阳刚洒脱、情意并茂、意韵深涵、挥洒自如,代表作有古典舞《醉鼓》;教学现代舞《椅子》;舞剧《苏武》等。

黄豆豆表演《醉鼓》前的一段体验着实让人感叹―――就在那个月黑风高的深夜,见父母已安然入睡,我壮着胆子,到厨房间“偷”来家中残留的半瓶料酒,一个人躲到小房间里一边听音乐一边找感觉,找导演要求的那种“醉”的感觉。也许是平生第一次猛然灌下这么多酒的原因,我感到一阵头晕,站起来时脚底下不自觉地“打软”。当时,我估计那就是所谓的“醉”吧,于是就在那种状态下听着音乐,以床为桌,以空酒瓶为鼓,比划了起来。

那种对舞蹈的执酌,对我深深的打动,虽然无没有学过舞蹈几乎从没跳过舞蹈,但当我看到黄豆豆的〈醉鼓〉竟让我一下子感到十分的亲近。他体现了中国舞独有的舞蹈韵味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佳作,让人们在意醉神迷、出神入化中品味中国舞蹈。我喜欢黄豆豆的醉鼓,他给我一个清淡、雅致、高远的意境。当我在以后的日子中每当遇到挫折时会给我力量,让我向前!

《醉鼓》用民间文化中“鼓”这一典型道具,将其贯穿于整个作品的始终,并创造了一系列动作,如抱鼓、提鼓、托鼓、举鼓等。编导还有突破性地在古典舞的基本运动规律中融人了民间舞鼓子秧歌的“靠鼓”和武术中的“剪步”动作,巧妙地使其风格得到了统一。这在以往古典舞作品的风格和题材中是不多见的。此外,一个借酒浇愁、以醉戏鼓、寄鼓抒情的形象。在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之间,在人醉情不醉、形醉神不醉之时,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惆怅。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