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舞蹈的艺术形态与特征
- 舞蹈教学
- 2018-11-09
- 1135
自19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的人们不断地涌入中国,由此形成了今天的中国朝鲜族。他们生息繁衍在以延边为中心的东北三省朝鲜族地区,以农耕生产为主,水、旱田井作,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巫俗是其传统信仰习俗。朝鲜民族很久以来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濡染,儒家思想浸透于其思想、行为以至深层的性格中。自古以来喜相聚,喜饮酒歌舞。正是受这些历史文化的影响,朝鲜族舞蹈具有农耕文化特色,诸多形态与巫俗水乳交融。其舞蹈特点是上肢动作较之下肢动作更加丰富多彩,舞姿多曲线,舞动多绕、划、抻、提等,动作既柔和又有韧劲,呈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舞动、呼吸、节奏相互配合。
朝鲜族在历史上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采的歌舞文化,切且在深受中国乐舞文化的影响过程中,形成了宫廷舞蹈、民间舞蹈、伎房舞蹈、宗教仪式舞蹈等存在空间有异、社会功能有别的传统舞蹈形态。当朝鲜族从半岛迁入中国时,只带来了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原本存在空间、社会功能有异的舞蹈形态,被带入中国后均落根于民间,有的为民众所传承,有的则被民间艺人所保存。据调查,迄今尚在朝鲜族地区流传的传统舞蹈形态约有四十余种。在此,介绍其中的几个主要形态。
农乐舞是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依其旧俗多在春节、农作季节举行,旨在驱邪鬼迎福神,折祝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村宅平安,还用于欢庆、娱乐活动。农乐舞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对于它的来源,中外学者众说纷坛,有“狩猎生活起源说”,“农事祭神起源说”、“训练农军起源说”“佛僧乞粒起源说”等。然颇具倾向性的观点认为,农乐舞最早源于狩猎生活,后被用于农耕祭祀,亦被用于训练农军及佛僧的乞粒活动中,而且其功能渐次转向农间自娱,传至当代的即为祭祀与自娱相结合的形态。在朝鲜族民间,农乐舞有多种称谓,如风物、风作、丰争、乞粒、乞工、球庭游戏、庭院游戏、踩地神等。这些不同的称谓,说明农乐舞被用于各种活动中,当然也因地域称谓有异。农乐舞队通常通常由两部分成员组成,其一是手持各种乐器,土:小金、大金、长鼓、圆鼓、唢呐等,探马既伴奏也舞蹈,统称“持手”;其二是头戴面具或不戴面具的表演者,他们装扮成各种人物或动物,统称“杂色”。活动时,由写着“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农旗在前引导,众“持手”与“杂色”随其后,在鼓乐声中载歌载舞。其形式有沿街行进表演的“街游戏”和在一定场地进行表演的“场游戏”,主要舞蹈形式有:手鼓舞、象帽舞、群舞、独舞等。主要队形有:五方阵,即中央皇帝阵,东方青龙阵、南方朱雀阵、西方白虎阵、北方玄武阵等。农乐舞角色众多、结构复杂、舞蹈丰富,是融自娱性、娱神性、表演性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形态。
假面舞是朝鲜族民间舞蹈。朝语为“塔尔寸”,泛指戴假面具和穿假服跳的舞蹈。在古代主要流传于民间,宫中虽有假面舞,但种类较少。对假面舞的来源,朝鲜族舞蹈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中国传人说”;其二“本土产生说”。依据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朝鲜族的面具文化历史相当久远,假面舞历史亦如此。且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假面文化也给予了巨大的影响。依据史料记载,中国唐朝时期,百济人味摩之学伎乐舞于中国江南之吴地,并将所学到的伎乐舞,不仅东传朝鲜,且又续传日本。传于新罗时代的“大面”、“束毒”,高丽宫廷中的“傩礼”。均为中国假面文化东渐的结果。在接纳中国假面文化的同时,朝鲜族又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假面舞蹈。目前在中国朝鲜族中尚流传的有:初目舞、鹤舞、龟舞、狮子舞等。初目舞原为《凤山假面舞》中的片段。根据舞蹈史学者的考察,日本史书《教训抄》所载的百济人味摩之相传的伎乐舞,与流传在朝鲜半岛黄海道地区的《凤山假面舞》在人物、舞具、舞段等方面具有颇多的相似之处,所以,视其有源流关系。完整的《凤山假面舞》共为七个科场(段落),初目舞是第一科场中的舞蹈。由一面戴墨僧假面的舞者表演,主要内容是批判和讽刺僧侣和两班(贵族)的丑恶行经。据史料记载,高丽宫廷即有鹤舞。朝鲜朝时期又将鹤舞、莲花台、处容舞串联在一起演出,称《鹤处容莲花台合设》。现流传在中国朝鲜族中的鹤舞,虽由朝鲜半岛传入,但为独立的舞蹈形态。舞蹈主要通过模拟鹤的悠闲走动、搭颈、啄鱼和摆臀等动作,描写出人们向往蓬莱仙境的美好心态。
长鼓舞是朝鲜族民间舞蹈。系将长鼓挎于身前,左右手持鼓鞭、鼓棰击鼓面或以掌拍鼓面,边击边舞。中国和朝鲜的古代史料还将长鼓以“细腰鼓”、“杖鼓”等称谓载入史册。[宋]沈括《梦溪笔谈》:“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则唐之‘汉震第二鼓’也。”依其所言,“杖”系今日敲击长鼓的“鼓鞭”,亦即杖鼓本用两杖相击,至宋以降,改至一边击鼓。长鼓何时由中国传至朝鲜半岛,因文献记载不详,尚难断定,然据《高丽史食货志》“文宗三十年(公元1076年)宫中有杖鼓业师”记载,可断定公元1076年之前杖鼓已传入朝鲜半岛。据文献记载,杖鼓传入朝鲜半岛原为宫廷乐舞的伴奏乐器,后流传到民间,除了用于伴奏歌舞,还作为舞具。农乐舞中有长鼓舞技巧表演,另有独立的长鼓舞形态。不论哪种长鼓舞,均节奏复杂,舞动多变。
巫堂舞是朝鲜族民俗舞蹈。朝鲜将巫术者称为“巫堂”,并将巫堂在行巫术时多跳舞蹈统称为巫堂舞。因朝鲜族信仰巫俗,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巫俗活动基本消失。据调查,巫堂舞为个别艺人保存到九十年代初,后因艺人过世而失传。朝鲜半岛的巫俗分为南方型和北方型,北方型为降神巫俗,而南方型为世袭巫俗。前者是巫堂通过神灵附体以行巫术,后者是巫堂以司祭者的身份祭鬼娱神。因此,所跳的巫堂舞亦显出一定的差异。北方型多为神灵舞,而南方型多为娱神舞。中国朝鲜族的巫堂舞属于北方型。巫堂行巫术时,多种神灵附着于其体,行巫中的舞蹈亦有多种形态,如扇子舞、刀舞、钹锣舞等道具舞蹈。朝鲜族扇子舞原为巫堂舞的一种,是巫堂在行巫术时,一手持扇,一手持铃,在扮神或娱神的过程中由手舞足蹈而形成的形式。初为祭神的宗教文化,后渐变成民众自娱性和表演性的舞蹈。巫堂舞中的刀舞是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形态,钹锣舞则是受佛教舞蹈影响的结果。
僧舞原为伎房舞蹈,后为艺人加工。传入中国后流落民间,为个别艺人掌握,依然保持了娱人的属性。关于此舞的产生有多种观点,有“佛教仪式产生说”、“伎房产生说”、“民间艺人创造说”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伎房产生说”。此观点认为:僧舞是由伎房艺人吸收佛教舞蹈和巫堂舞因素而创造成的表演性舞蹈。表演时,在表演场地的后区置一法鼓,舞者戴高帽,着长袖服,上穿红袈裟,双手执鼓槌翩然起舞。舞蹈由舞长袖和击鼓部分构成。舞长袖部分轻柔舒缓,动作细腻;击鼓部分节奏渐急,动作激烈。
刀舞原为宫廷舞蹈,后传入民间。关于朝鲜族刀舞的来源也有多种观点,但主要为"中国传人说”和“本土产生说”。在朝鲜历史上,对此形态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东经杂记》载有:舞剑之戏。黄昌郎新罗人也,该传年七岁入百济市中舞剑,昌郎因刺王,国人杀之,罗人哀之。象其容为假面,作舞剑之状至今传之。“朝鲜朝宫廷刀舞是舞者手持刀片与刀柄用铁环相连的道具,身穿戎装舞蹈的形态,在中国朝鲜族中流传的刀舞与此类同,是由民间艺人相传。此舞将朝鲜族舞蹈的柔韧性与甩刀片瞬间的弹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体现了刚柔相济的舞动特征。
以上传统舞蹈,不仅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创作舞蹈作品的主要素材来源。朝鲜须文艺工作者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许多佳作,如:《农乐舞》、《弓舞》、《看水员》、《淘米舞》、《青山绿浪》、舞剧《春香传》、《长白情》等。这些作品充分显现出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形态特征,并成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宝贵财富。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3107.html
上一篇:论小学舞蹈教育对少儿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幼儿舞蹈的编排与排练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