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卡塔克舞专场 跳舞就像神的召唤
- 舞蹈新闻
- 2018-11-07
- 458
1月26日晚,印度卡塔克古典舞团——卡塔克肯德拉舞团在商城剧院举办了一场卡塔克舞专场,尽现了印度八大古典舞蹈之一卡塔克舞的样式和脉络。
(早报记者 廖阳 实习生 王心怡)
印度八大古典舞蹈之一
卡塔克舞的舞蹈形式可追溯至古印度北部的游吟诗人。相传,卡塔克舞的名字来源于说书艺人“卡塔克尔”,一个通过歌唱和舞蹈讲述印度教相关神话故事和传说之人。
卡塔克舞最早是随着信仰“黑天神”克利须那的宗教运动扩展,在北印度形成了表现克利须那故事的歌舞剧。伊斯兰教初现于印度时,卡塔克舞还仅限于印度统治者施舍的寺庙中表演。莫卧儿王朝(1526-1858年)时期,诗人、舞蹈家纳瓦布将卡塔克舞带入宫廷,卡塔克舞渐从寺庙舞蹈变身宫廷舞蹈,宫廷舞伎常着华丽服饰起舞,专供王公贵族茶余饭后取乐消遣,卡塔克舞的发展也达至高潮。
卡塔克肯德拉舞团用三段舞蹈再现了卡塔克舞最基本的样式。开场舞“倪塔拉·丹歌”,虚拟了亚穆纳河(恒河支流)边的一处宁静场景,克利须那神随着笛声跳舞欢庆,六位女舞者先是团坐于地,手臂往返做柔软摆动,而后起身踏地跺脚,频繁转圈,脚踝处的脚环和铜铃跟着叮当作响。舞者迪帕克·阿娄兰(Deepak Aurora)介绍说,这段舞展现了印度女性的形体和心灵之美,也表现了人与神灵融合的渴望。
第二段“帕汉特”则由男女混合着跳。男女舞者分坐舞台两侧,有节奏地发出“哒哒得……得哒哒”的人声吟唱,男方唱罢女方响,类似中国民歌里的情歌对唱。而后,舞者错落起身,踩着打击乐、鼓点和人声吟唱,赤足踩地,越跳到后面节奏越快,观众也被这种“炫技”型表演带得激动起来。这段舞重在展现卡塔克舞的技巧,亦探索了人声吟唱的奥秘。作为收尾,第三代“塔拉那”则呈现了印度最常见的欢庆场景。
卡塔克舞中,舞者动作经由繁复的手部姿势、细琐的脚步踩踏,以及夸张的面部表情结合呈现。手部姿势是印度舞蹈中最重要的表演元素之一,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与神交流的符号,每种手姿都有其特定意义。卡塔克舞特点在于,舞者保持双腿笔直,靠脚掌贴地维持身体平衡并演示复杂步法,脚踝系小铜铃,随着鼓点变化踩出或铿锵或婉转的声响;舞者手部交叉上扬,用不同手姿代表美丽、丑陋、愉悦、生气等不同情绪和意向,比如要表现花朵之意便要摆出“花”的造型;颈部左右晃动,并强调眉毛动作的参与。
在传统印度古典舞中,男舞者更注重速度和力量的表现,女舞者则看重柔美。但在卡塔克舞中,女性亦通过脚步快速移动展现速度,男性也会注重肢体的柔美。在印度八大古典舞中,卡塔克舞是唯一一种含有即兴成分的舞蹈,这也给舞者带来了挑战,“很考验舞者的创造性。”
卡塔克舞演出现场照
跳舞就像神的召唤
和很多国家用舞蹈娱乐不同,阿娄兰说,印度几乎所有的古典舞、民间舞都与宗教信仰有关。
印度舞蹈源于古印度人对神的崇拜。为了取悦于神,古印度有了门类繁多的祭祀礼仪,这些祭礼后来逐渐定型,在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衍生出舞蹈。古印度的舞蹈活动多集中于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寺庙进行,印度当时传教的手段之一亦是歌舞。除了正常的传教活动,印度寺庙还设有专门侍奉神祇、为娱神而设的舞女,时兴舞女在寺庙中跳舞。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派别繁杂,巨大的教徒群体客观上为印度舞蹈的传播建立了市场。阿娄兰说,在印度人看来,舞蹈是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方式,通过跳舞,他们获得了与神灵沟通的渠道,可从中了解人的善恶,获得神灵的启示。因而印度舞蹈常用于表现印度神话和民间传说,卡塔克舞同样如此。但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有时间去宗教场地朝拜。“舞蹈却可以。”阿娄兰说,大部分印度人都相信神的存在,学舞之人亦会根据老师教授的技巧及其述说的舞蹈渊源,了解神的存在以及各方神灵的故事。
印度也是全世界最热衷拍歌舞电影的国家之一,据说要在宝莱坞当影星,舞技占首位。虽然古典舞、民间舞在印度不乏传承者,但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宝莱坞电影中出现的更具现代风格的舞蹈。“古典舞更多是舞者与神灵的沟通,有祈祷意味,宝莱坞舞蹈更类似于锻炼身体、娱乐身心。”阿娄兰说。
素日里,印度人也很容易即兴起舞,“高兴时跳,不开心时也跳。”阿娄兰笑说,印度人几乎每天都会跳舞,尤其是年轻人,舞蹈和宗教一样成为印度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热衷唱歌跳舞大概也和印度人普遍乐观的天性有关。阿娄兰并不否认这一点,“印度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我们会通过舞蹈传达喜悦欢乐之情。”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7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333.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333.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