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新疆伽师县举办农民居民“萨玛舞”“刀郎舞”汇演


天山网讯(特约记者陈晨 通讯员邹张国摄影报道)“眼睛一刻不眨,也看不过来,电视台播放录像时,还要再看看。”12月20日,新疆伽师县农民居民“萨玛舞”“刀郎舞”汇演散场时,一名观众的话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共鸣。
近4000人同台共舞,演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火热和欢乐,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再加上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多元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寓意深刻的情景剧,怎能不令人目不暇接?怎能不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代表队有280人参赛。由230人组成的方队从主席台的对面入场,他们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正当观众沉浸在欢快的萨玛舞曲中时,由3匹骆驼组成的丝绸之路驼队,驼铃声声地从舞台前经过。驼队中,一匹骆驼拉着一架木制高车,车上一位详和的老人白鹤晾翅似的展示着纺花技艺,另一位老人安详地展示着碾米石头磨,两个孩子通过柳枝编织品,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当观众沉浸在古老的文明中,由古老的丝绸之路联想到建设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时,突然间代表“三股势力”的三只老鼠蹿出来,拿着砍刀斧头兴风作浪,热爱家园的人们绝不允许任何人的任何破坏活动,他们即刻团结起来,展开的舞蹈队形迅速形成了三个包围圈,燃烧的熊熊烈火将“三股势力”化为灰烬,人们跳起了欢快的刀郎麦西来甫。
正当观众稍稍松口气时,动画片《熊出没》中的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在舞台前出场。光头强拿着强哥专用的大锯准备砍伐森林中的树木,在熊大、熊二的耐心说服教育下,光头强不仅收起了锯子,还自觉保护树木来建设美丽的家园。熊大、熊二主动邀请光头强,手拉着手,一起汇入跳着刀郎麦西来甫的人群中,共享幸福生活。
偌大的舞台,没有区域划分,但观众却能分明地感知到表演的前台和人们生活的舞台。在8分钟的时间里,克孜勒博依乡代表队凭借表现手法独特、简单明了、寓意深刻的歌舞情景剧夺得了一等奖,蝉联了农民居民“小苹果”集体舞汇演、“萨玛舞”“刀郎舞”汇演冠军。
“夺得第一名,完全是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该乡党委书记刘立洋的体会。
原来在汇演前,克孜勒博依乡将每个村在乡赛中表现出来的特色集中起来,并加以完善。驼队中的木制高车就是在阿润村的表现形式上,加上了古老文明,通过与现代文明的对比,令人产生遐想,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伽师县把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点放在乡村,一月一场活动,首先在村民小组间展开评比,再以村为单位在乡里比赛,再到县上汇演,三个层面的参与者再加上观众,基数不可谓不大。这种点面结合、纵横评比的文体活动机制,因为喜闻乐见,深受群众的喜爱;因为寓教于乐,点燃了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热爱生活的主动性。
克孜勒博依乡离县城24公里,三匹骆驼主利用两个小时提前一天将骆驼赶到县城周边,将自己和心爱的骆驼在亲戚朋友家借宿一晚后,又在第二天早早地将骆驼赶到现场,他们说:“能在县城的大舞台上秀一把,自豪又光荣,很值得”。江巴孜乡的参赛人数达到了335人,远远地超过了参赛队200人的要求。就连克孜勒苏乡的两头狮子也随着大家,温和地迈着萨玛舞、刀郎舞舞步。英买里乡党委书记贾仲虎说,文体活动吸引青年人参加,促进了社会稳定。
古勒鲁克乡则将勤劳的人们和伽师瓜演绎到了极致。音乐响起,3米高的伽师瓜造型像花一样地绽放成8瓣瓜牙,手举伽师瓜的瓜仙子翩翩起舞。由男女老少组成的192名人员围着开屏的伽师瓜,生长、蔓延成12条瓜藤,每个男子手托2个伽师瓜,由男子组成的6条瓜藤上总共挂了192个瓜。12条瓜藤一起一伏,跳起了萨玛舞。
伽师瓜丰收了,大家跳起了欢快的刀郎麦西莱甫,队形一会变成了长方形,一会变成了圆形,一会变成了正方形,跳出了农民的喜悦,跳出了丰收的欢乐。随着乐曲《56个民族是一家》的响起,融汇着传统文化的12条多彩的艾得莱丝绸被拉起,艾得莱丝绸一会在头顶飘起,一会在胸前舞动,一会在腰际摆动,一条条绚丽的艾得莱丝绸幻化成一道道齐整的瓜埂,瓜地里的一幅劳动场面在此上演,伽师人在演绎甜蜜事业的同时,也演绎着多民族大家庭的多彩生活。古勒鲁克乡以0.01分之差名列第二名。

铁日木乡以一对新人的婚礼为开场,吹拉弹唱,热热闹闹地办起婚礼,人们围着新郎新娘跳起了欢快的萨玛舞,以此消解极端思潮。棉花补贴优惠政策也被搬到了现场。 “算算算,算棉花收入、算奶牛养殖收入、算西梅收入”,领到种棉补贴的老农拿着算盘,算着算着心里乐开了花,大家一起开心地舞起了丰收的麦西来甫。
县委书记王志军说:“各参赛队以萨玛舞、刀郎舞作为表现形式,展现‘去极端化’工作,颂扬民族团结,赞美幸福生活,艺术性和思想性比上个月‘小苹果’集体舞汇演有了很大的突破。”
这个突破,是该县把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点放在乡村得来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常态化,自然会让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开花、结果。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