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浙江歌舞剧院先锋舞蹈剧场《释·江南》全国首演

《释江南》选取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为元素,诠释江南韵味。 李晨韵 摄

《释江南》选取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为元素,诠释江南韵味。 李晨韵 摄

刘福洋一袭白衣出现在舞台。 李晨韵 摄


       12月19日晚,由浙江歌舞剧院舞蹈团创排的先锋舞蹈剧场《生命舞迹》第三季---《释·江南》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首演,三潭印月、断桥残雪等人们熟知的西湖十景被搬上了舞台。
据了解,《释·江南》系浙江歌舞剧院舞蹈团团长刘福洋继第一季《生命舞迹》、第二季《三新二意》之后首次用舞蹈思维诠释江南的作品。
《释·江南》分两部分:上半场延续《生命舞迹》的风格,舞蹈以生命的起源为引,舞者以粗狂激烈的肢体语言表达生命初生,借助节奏明快的鼓点来表现生命的张力和对自由的向往。民歌《康定情歌》、童谣《泥娃娃》耳熟能详的配乐响起,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起舞弄影,舞者们踏歌而行。下半场紧扣江南主题,选取“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柳浪闻莺”、“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及“平湖秋月”,将西湖景色融入舞台,通过“对影”、“闲叙”、“留念”、“缘生”、“问世”、“知音”等六章展现先锋创意和独特视角。
刘福洋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我第一次触碰江南题材的东西,也是用世界上舞蹈艺术潮流来支配江南的体现,这样国外的人也会接受。人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一个艺术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呼吸和韵律,而我想告诉他们,这种呼吸、这种韵律就是江南。”
记者发现,舞蹈中加入了“风”、“花”、“雪”、“月”等元素,为观众诠释江南如画的山、水、城。而配乐则以笛子、琵琶、古琴为主,辅以佛教的晨钟暮鼓,整体风格内敛而大气。
“完全的转变是最大的亮点,同样是我编的东西,一拨演员,但是完全不一样的呈现,两个篇章完全看不到一点印迹,包括音乐的选择、灯光的角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刘福洋说。
刘福洋表示,这种风格跟他东北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希望创作出有冲击力的作品。
刘福洋说,“一部作品中,时空轮换、地域变化包括文化也换了,就是要给观众很强烈的感觉,这也是大胆的尝试,所以也要求我们演员一定要静下来,需要极强的心理的承载来诠释。”
有十二年团龄的演员高谷音对记者说,“大家状态都是挺不错的。江南的感觉就是节奏比较慢,所以演员要能沉下来。”
浙江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陈正良表示,“演员们希望把这台演出打造的更加精致,这段时间大家非常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在呈现这部舞剧。东北汉子对于江南风情的理解,还要观众来评判。”
2011年加入浙江歌舞剧院的舞蹈团演员刘坤告诉记者,为了达到最好的舞台效果,这几天演员们一直排练到凌晨两三点钟,早上九点钟又要集合继续彩排。
“有些节目要求演员穿一件很薄的衣服,跟地面有些身体接触,不管天气多冷,大家都会把披着的衣服脱掉,既然上了台,就要对得起观众”,刘坤说。
刘福洋说,“舞者要找到适合的感觉,《释·江南》放慢了表演的节奏。我想告诉我们的演员,慢下来也可以跳舞,不那么强烈也是一种舞蹈风格。”(完)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