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艺术学院“和田班”孩子用自信激情舞人生
- 舞蹈学校
- 2018-11-09
- 475
一米七出头的个子、瘦溜的身材——也许,这个充满活力的18岁男孩,天生就是一名舞蹈演员。
即将中专毕业的努尔(化名),是“和田班”一员,正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节目排练,他的舞蹈专业课是班里25个孩子中最优秀的。
2007年招生季,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以下简称新艺附中)到和田地区福利院招收“订单生”,由于这些孩子均来自和田地区福利院,所以,学校给这个班级取名为“和田班”。
转变
“小时候是恨过家人,但现在没什么了。”
努尔的家在于田县一个小乡村,在努尔的记忆深处,母亲曾不止一次对他念叨,在他三岁那年,父亲骑自行车外出时,被汽车撞倒,再也没有醒来。
靠着几亩薄田,母亲带着努尔和几个月大的弟弟艰难过活。2004年,母亲突然感到身体异常,经诊断为心脏病,第二年就撤手离开了努尔和弟弟。
母亲的病逝,将兄弟俩的人生舢舨推向了一个未知的汪洋,13岁的努尔和10岁的弟弟,成了亲人们一个沉重的负累。母亲离开5个月后,他们被送到了当地福利院。
努尔记得,那天姨妈把他和弟弟托付给一个人后,转身离去……任凭两人在大门内哭喊。那晚,努尔搂着弟弟躲在被子里,哭了一整夜。
13岁,正是背叛的年龄。努尔常孤独地蜷缩在屋角流泪,他的心里充满了自卑绝望和太多无奈。
他没想到,一次机会把他引上了舞蹈之路,这成为了他生活的一个转折点。
5月12日,记者见到“和田班”的孩子们时,他们正在排练节目。在排练中,他们或腾跃,或踢腿,或在舞台上翻滚,一招一式十分投入。
或许在有些人眼中,他们是性格怪僻、敏感、自卑的“另类”群体,但事实上,他们不仅在校园里健康地成长,并寻找回了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自信。
一次次的谈心拉家常,一次次的鼓励与支持,在老师们父母般的关爱下,努尔和班里其他的孤儿一样,越来越“阳光”了。
“太难了!”提起初学舞蹈的经历,努尔流露出不堪回首的表情,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练,再加上柔韧度不够,练起基本功来很辛苦。
“练横劈时,老师先是压住我的后背,帮助我抻筋,把我疼得直掉眼泪。”但是,努尔抽泣着坚持着,等到老师宣布课间休息时,他忍着痛爬起来,泪如雨下。
“没了家,并不是我的错,但不勤奋学习,就是我的错了。”努尔说自己不止一次地在心底发誓:要努力学习舞蹈,这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渐渐地,努尔开始喜欢上了舞蹈,并且为之着迷。舞蹈让他找到了自信和激情。
努尔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经常每天早晨7点就起床,一个人去操场上练习。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经过四年的艰苦学习,努尔于4月份参加了乌鲁木齐两家用人单位的招聘,都顺利通过考试。
“小时候是恨过家人,觉得他们都不管我。但现在没什么了,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很快乐。拥有这些,我应感谢他们。”
努尔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供还在福利院寄居的弟弟上高中。
感悟
“200块钱生活费,够花了。”
今年15岁的阿依古丽(化名),同样来自和田地区另一家福利院。阿依古丽在班上年龄最小,虽然不是舞跳得最好的孩子,却是汉语说得最好的。
“孤单?刚来时有,现在没了,那么多人陪着我。”她说,自己现在过得很好,不仅衣食无忧,还能上学学习知识,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与“和田班”里的其他同学一样,在学校学习期间,阿依古丽和哥哥的学费、学杂费、日常生活费用全部由和田地区民政部门负担。除了每月350元的伙食费,每人每月还有200元的生活费。
阿依古丽除了日常开支、学习用品外,她很少用这些钱去买衣服、买零食,经常省下来给哥哥用。
阿依古丽和同学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二道桥、大小西门,这些地方离学校近,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衣服,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小玩意儿。
“我这件衣服20元,她那件T恤25元,漂亮吧?”阿依古丽说,“200块钱生活费,够花了。”
经历
从老师到“爸爸”,四年的爱心教学。
和努尔、阿依古丽一样,“和田班”共有25个孩子在新艺附中学习生活,四年里他们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记得刚接触他(努尔)时,他连续几天不跟我说一句话,有啥困难也不吭气。你看他现在,无论和谁相处都没有问题。”帕拉提是“和田班”的班主任,自担任这一职务后,他还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25个孩子的“爸爸”。
一次,帕拉提经过排练房时,看到一个孩子站在楼道里,耷拉着小脑袋。
“你怎么出来了,不参加训练?”这个孩子迟疑了好一阵,怯怯地说:“练功服丢了,老师让我出来了。”
帕拉提掏钱给他买了一套练功服,然后把他送回课堂。这件事后,这位同学见到帕拉提,都亲切地叫他“爸爸”。
新艺附中党总支书记吾拉音·克里木介绍:“和田班的开办,是学校的一个尝试,不仅解决了这些孩子的国家义务阶段的教育,还带领他们走进了艺术殿堂。”
地里木拉提是新艺附中实训科主任,负责“和田班”的毕业汇演编排工作,地里木拉提告诉记者,舞台需要热情和自信,起初,因为特殊的经历,这些孩子缺乏足够的自信,缺乏对生活的热情,缺乏舞台表情。因此,一个动作要练习到位,需要反复再反复,可他们没一个人叫苦,练得很认真,即便是他不在的时候。
虽然经历了艰辛和磨难,但让老师们深感欣慰的是,现在孩子们掌握了专业舞蹈技能,个头儿长高了,更重要的是,也爱说爱笑了,有了自己的朋友。
在老师们的关爱和指导下,“和田班”的孩子们凭借自身的努力,逐渐在舞蹈表演上赢得了尊重。4月16日,“和田班”的全体毕业生在学校音乐厅成功举行了毕业汇演,获得了现场观众及有关专家的好评。
目前,班里所有学生都找到了实习单位,有几名学生已经开始实习。其余学生正在进行实习节目排练,5月24日,他们将奔赴伊犁实习。实习结束后,他们将离开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母校,告别师友,奔赴自己人生的新战场。
“我们是不幸的,但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又是幸运的。如果有一天自己有能力了,一定回报这个社会。当然,首先要回报的,是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很多孩子用各种形式,表达出了这一相同的观点。
爱让他长大 爱不会停歇
一口标准的汉语,一脸灿烂的笑容,走起路来轻松跳跃,仿佛脚下安着一串小弹簧……完全颠覆了不少人以往对孤儿的印象——自卑、不苟言笑,用一双迷茫的眼睛远远地看着你。
他们完全不同,他们爱说爱笑,他们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甚至还有很多孩子所没有的各种才艺,如果不告诉你他们是一群孤儿,没有人会从孩子们阳光般的脸上读出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凄楚过往。
艺术教育没有被遗忘的角落。2007年,和田地区民政局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与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合作,培养25名舞蹈表演专业人才。这些孩子全部来自和田地区福利院。入学四年来,他们在党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老师们的关爱时刻温暖着他们的心灵。
采访过程中,一位老师说的一句话感动了我:“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虽然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多做点善事。”老师们善意的付出,换来的是“和田班”孩子的成长。和孩子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们的懂事、快乐让我感动。在早已习惯城市生活的同龄孩子看来,学校生活并没有太多乐趣,上课,才艺,逛街,简单得甚至有些单调,但是和田班的孩子们却乐在其中,如此享受。也许,就是这种简单,这种单纯的快乐感动着我们,让我们不能释怀。
除了快乐,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们的懂事。一起就餐时,阿依古丽把饭菜拨给同学,努尔给每个人端茶;排练过程中,即使老师不在,他们也能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
看着一个个活泼开心的孩子,我脑子里不止一次闪过一个念头:如果不是福利院、新艺附中这群“爸爸”“妈妈”,这些孩子现在又该是什么样子?
时光如梭,转眼间这些孩子已经毕业,将迎来人生中的重要考验——工作,相信在众多温暖的手的指引下,这些孩子一定会顺利地走好这一步,将来也一定会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因为这场爱心接力并没有结束,有爱就不再孤单,有爱就有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4272.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