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演出 > 正文

大型舞剧《铁道游击队》 为军旅舞剧创作再攀新高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光辉而伟大的节日前夕,一向以高昂时代主旋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红色经典为己任,始终注重科学发展,坚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艺术上勇于创新的军旅舞蹈团队,在党的旗帜辉映下,为我们饱蘸艺术激情,演绎奉献一幕幕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经典舞剧。 


舞剧《铁道游击队》是总政歌舞团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献礼建军83周年创作的。该剧艺术总监由总政歌舞团彭丽媛团长担任;音乐总监、作曲由赵季平担纲;总编导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编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核心创意组成员杨笑阳负责。



演出现场,最令人震撼的是将1:1的“火车”搬上了舞台。“火车”在舞剧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除了舞剧开始和结束时的火车头,“打票车”一场戏的火车车厢则是火车表现最充分的一幕:虽然火车不能动,背景却在动、火车上的人在晃,把飞驰的火车表现得栩栩如生。此外,该剧有的舞蹈身段不仅依靠脚部力量依附在倾斜的车体上,同时还要表演对刀等难度较大的武术动作,个人技艺可见。


首先,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由总政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具有示范意义大型舞剧《铁道游击队》,为军旅舞剧创作再攀新高,锻造时代辉煌。该剧根据刘知侠同名小说和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鲁南军区部分真实人物史料创编而成,以艺术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攀岩精神,在适于发挥舞剧艺术特质上设制剧情人物的定位方式。以今人视角,走进红色历史,重温感人心魄的抗日英雄壮举,用发生在山东鲁南地区枣庄一带党领导下的八路军、铁道游击队与当地人民群众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个个历史片断,通过饱含艺术激情的肢体语言加以概述、渲染。该剧让人们在脍炙人口的“微山湖”音乐的烘托映衬下,感受红色经典里涌动与升华着的熠熠发光的革命精神,在充满艺术真实中去身临其境地感受,领悟铁道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所建树的英雄伟业和不朽丰碑;在深切缅怀和饮水思源中接受心灵的洗礼,与人生境界的升华。这就是军事题材舞剧独有的艺术感召力、独具的审美特征。由于它所传承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内涵和民族精神而具有可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永恒艺术魅力。不仅于此,该舞剧的制作精良还体现在编创者对剧情人物设置刻画,音乐设计的不同凡响,洗炼、简洁、精准和大气恢宏。如剧中主人公刘洪与芳林嫂的双人舞段既注重浓郁地域特色的展现又有机融合,发挥出适于两人情感演绎的双人舞技艺,为烘托和升华、塑造人物起到画龙点睛之笔。群舞场面及其它情景如打票车、劫洋行等等场景设计的别具一格,既凸显了战斗环境的险恶,又彰显了铁道游击队抗日英雄们的智勇双全。让浓烈的地域文化底蕴,在充满艺术真实的质朴之中铺陈,以至舞美、服装等设计中时尚元素、现代手段、民族风格的有机融合,都达到一种艺术的完美境地。作为强调本体的舞剧创作给人一种艺术返朴归真之感。值得一提的是舞星荟萃的演员表演阵容,他们中不论角色大小,正面还是反面人物,那种对艺术表演上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激情四射,技艺的娴熟,以至于在角色赋予的有限表演空间里展现发挥到极致,如此追求真、善、美地塑造人物,创造角色,确实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使人感悟军事题材舞剧创作只有融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才能使其在民族精神与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上迈向新起点。 


温故而知新,大型舞剧《铁道游击队》的创演成功,从一个方面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与思考,部队舞剧创作,达到今天的造诣与辉煌,恰恰是因为它前行的每一步都是对历史积淀深沉的回应与攀升。寻着部队舞剧60年来的发展轨迹,令我们清晰可见的是它题材选择上的独有性,反映生活层面的现实性,艺术形式的民族性与当代性,究其原因,就要从军旅舞剧创作的主要代表作说开去,并引以为佐证。像早期的舞剧《罗盛教》,此剧根据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光荣牺牲的真实故事创作,体现了我军战士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和国际主义精神。反映少数民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泪情仇的舞剧《五朵红云》。根据毛主席诗词改编歌颂杨开慧烈士的不同版本的舞剧《蝶恋花》《湘江北去》《骄杨颂》。反映抗美援越题材的舞剧《椰林怒火》等等始于我军舞剧发展早中期作品,其所具有的共同点是真实反映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生活,并伴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艺术创作上起到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引领作用。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根据李荐葆同名小说改编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舞剧《高山下的花环》,使军事题材的舞剧创作向人物内心的挖掘展现迈进,以求展示今天战士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理想信仰。舞剧《雪花·雪花》,该剧在抗联英雄赵一曼其人其事基础上进行艺术虚构,以抒情的艺术风格,描绘演绎了英雄为革命献身的壮烈和她对祖国人民的挚爱情结。作为配合香港回归反映“虎门销烟”表现中华民族抵御外侵的民族抗争史的舞剧《虎门魂》;展现妈祖文化,用舞剧艺术沟通海峡两岸的舞蹈诗剧《妈祖》;反映军兵种训练生活的舞蹈诗《士兵的旋律》;以现代舞诠释红色经典,成功塑造红岩英烈光辉形象的现代舞剧《红梅赞》:同样以现代舞表现形式,试图表现常年驻守边防丛林的当代军人爱国奉献情怀的现代舞剧《南方丛林》等等都从不同艺术视角的舞剧创作手法与表现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最近上演的根据欧阳山著名小说改编的大型舞剧《三家巷》,以其高昂的革命主题和剧中主人公的爱情为情节双行线,展示出军旅舞剧编创者在展示革命历史题材上的难能可贵。 


因篇幅所限,难免挂一漏万,从上述一系列舞剧作品的产生和历经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断涌现,足以说明,作为现实主义艺术的军事题材舞剧作品,以肢体语言塑造了一批最具直观的舞剧艺术形象和英雄典型,它们旨在不同层面上积极反映和热情讴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充满艺术真实地再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走过的峥嵘岁月,以挖掘展示民族文化瑰宝,把创作触角伸向厚重的历史文化等等的方方面面,也都进一步拓展军旅舞剧创作的视野。然而,注重其作品中所彰显的高昂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时代主旋律,却始终是军旅舞剧创作的主旨,由此而最终使其成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升人们思想境界的最具艺术感染力的舞剧艺术,而备受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支撑,而军旅舞剧艺术所营造的红色精神最具有感人肺腑、催人向上的伟大力量,因为它折射出的是我们精神脊梁,凡是有凝聚力和进取心的民族,都应对自己在苦难中崛起的奋斗历程与光荣传统有一种自豪与敬仰。列宁曾告诫我们,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随着历史的久远,才愈显传承的重要。对革命传统、红色精神在今天的传扬应该说正是军旅艺术家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因为这是军事题材文艺具有的红色血脉所铸就。让我们在高高飘扬的党的旗帜下,扬起艺术的风帆,向着新的艺术高峰前进!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作为新中国60华诞的献礼剧目排演推出,彭丽媛担任了第一章《山河祭》中《曙色》的演唱,而山翀则是第四章《大潮曲》中《海峡愿景》的领舞。山翀说,“彭老师当时是第一次看我的表演,然后就邀请我参演《铁道游击队》。总政歌舞团从来不外借演员,所以她和我都有压力。但全剧第一次审查后,她对我的那一段双人舞赞不绝口,连说用对人了”。


山翀回忆说,排演红色经典不是一件易事,其间进行了无数次修改,也接受了无数次审查,彭丽媛场场不落,每次都先去后台看望她。彭丽媛是山东人,而“铁道游击队”就活跃在鲁南地区,“彭老师给我讲当地的人文、风俗乃至山东妇女的生活习惯、特点,还亲自示范,包括怎么推磨、推车等等,让我的表演有了更详细的参考。”对于舞台上的造型,彭丽媛也亲力亲为,给山翀选头饰、布料,服装做好,她又让山翀试穿,然后指导师傅怎么修改、怎么染色,每次还让化妆师一道配合化妆。说到这里,山翀指了指穿着的九分裤说,“这条裤子就是彭老师帮我设计的,她说我的小腿好看,所以裤子要短一点,露出修长的小腿和脚背。”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