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北舞院庆 81岁孙颖汉墓“挖”出《铜雀伎》
- 舞蹈演出
- 2018-11-09
- 579
昨晚,北京舞蹈学院55年院庆的开篇舞剧《铜雀伎》伴着如潮的掌声在保利剧院落下帷幕,留给观众难以磨灭的印象。
和近些年流行的中西合璧舞剧不同,《铜雀伎》中没有丝毫芭蕾和现代舞的印记,而是用汉墓壁画、汉代画像砖(石)中记载的“以舞相属”、盘舞、踏鼓舞等充满生机和魅力的舞姿,讲述了汉代艺伎的悲惨命运该剧编剧、编导和总导演,北京舞蹈学院81岁的老专家孙颖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戏称,《铜雀伎》中的舞姿无一不是从“坟墓”里挖出来的。
魔鬼训练再现踏鼓舞绝技
《铜雀伎》中贯穿始终的踏鼓舞给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种舞蹈是汉代独有的绝技。为了复原它,孙颖不得不对演员开始魔鬼训练。“这种表演要求演员的踝关节、膝关节非常灵活,而且能够发力,这样才能站在鼓上,边舞边踏,而不是靠使劲踩鼓发出声音。”当然,踏鼓过程中,演员上身还要同时做出各种动作。孙颖说,他曾见一幅汉墓壁画中描绘舞师拿着鞭子训练两个小女孩跳这种舞,“可见这种技术太吃功夫,近乎杂技。汉代之后失传,恐怕也是因为它难度太高。”孙颖说,他曾要求演员一只脚一次踏鼓300下,结果50下之后演员的脚就已经承受不了了。
正是因为以踏鼓舞为主题舞蹈,全剧摆脱了一跳双人舞就借鉴芭蕾托举的模式。让男子手击鼓,女子脚踏鼓,相互应和,自然天成。孙颖说,其实古代舞蹈中男女对舞通常是一个女子和一个小丑斗舞,如今这种主人公之间的双人舞也算是在继承中的一种发展。
600幅汉画像揭秘汉代舞姿
30多年前,一直潜心研究中国戏曲史和舞蹈史的孙颖,渐渐感到继承中国古典舞时只继承戏曲舞蹈还远不够,把戏曲舞蹈往芭蕾模式上套也不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方向。那么,古典舞的继承到底该抓住什么呢?他考察汉墓、木俑、陶俑、汉画像石等大量文物,并从自己多年收藏的600余幅带有舞姿的古代画像(汉画像居多)中找到了答案。
“画像中舞伎的动作流动感非常强,很多动作贴近自然状态。在动态的姿态中能看出,汉代舞突出力量和速度。”孙颖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汉魏之风。但是作为继承者,他必须明白这些舞蹈产生的文化背景。
后来孙颖在研究中发现,汉墓中大都有北斗七星的图案。孙颖说,汉代人以天地为空间,总是想尽量升高接近天,这种思想构成了其审美根基。汉代的图腾是朱雀,其舞蹈发达多变的上肢动作其实是演化了翅膀动作。之后历代舞蹈中躯体的屈曲多变则与龙的姿态相关。而壁画上经常出现的鼓,在《说文解字》中就是“星”的意思。汉代人通过鼓舞以及像北斗七星一样排列的“七盘舞”,来实现自己“在天上舞蹈”的想象,这是何其浪漫和宏放啊!
抓住了汉代的审美根基,孙颖就找到了复原汉代舞蹈的钥匙。24年前,他平生第一次当编导,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合作排演了《铜雀伎》。
珠屐击打出天籁之音
昨天的演出中,即便坐在最后一排,观众也能清晰听见演员用脚打鼓的声音。24年前,这个效果还无法达到,这次成功的秘诀就在演员脚下的盘、鼓和鞋上。相传踏鼓舞需要用带珠子的鞋才能打出动听的声响,孙颖只在一幅汉代墓葬画像中见到过鞋底画着黑点点的舞伎,就根据这个图设计出一种舞鞋,前脚掌镶了一圈5颗珠子,后跟也镶了两颗,模仿出传说中的珠屐。
此外,演员脚下的鼓只有一面有鼓面,另一面是空的,使得声音比较清脆。孙颖还曾设计鼓中鼓,通过机关控制内外两个鼓面之间的距离,调节音高,让两个鼓之间最多可以有四度差,踏起来如同曲子,有趣多变。但就在此次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他觉得还不成熟,就去掉了这个环节。他说,要真正恢复汉代舞蹈,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6129.html
下一篇: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震撼上演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