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彝族“铃铛舞”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1日,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板底中学的学生在表演彝族“铃铛舞”
    鼓点铿锵,铜铃悦耳。随着鼓点与铜铃节奏,舞者翩翩起舞,时而万马奔腾,时而急雨过川——这就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族“铃铛舞”。彝族“铃铛舞”是源于彝族祭祀文化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乌蒙山区的彝族同胞聚居区。舞蹈无音乐伴奏,全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



起舞时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动,双手左右上下转动摇铃并挥舞彩带,时而抬首后仰,时而方步前倾,时而下蹲,一走一停,缓急有序。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铃铛舞”的内容逐渐丰富。彝族同胞也将男耕女织、跋山涉水等生产生活的场景经过艺术化的加工融入其中。表演风格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媚舒展,男女精妙的组合,使原始粗犷的“铃铛舞”更加绚丽多姿、酣畅淋漓。



彝族“铃铛舞”不仅是彝族民间的舞蹈,更是展现彝族同胞民间习俗及歌舞艺术的历史画卷。目前,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彝族“铃铛舞”已走入当地的中小学校,被列入部分校园的“大课间操”进行传承。
新华网图片 杨文斌 摄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