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傣族舞蹈基本知识(文字+视频教学)


傣族舞蹈教学主讲: 熊莹

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我们可以看出,服饰的特点、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势神态等都较为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型有: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头)、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基本脚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弯的勾绷脚;基本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双合翅”、“抱翅”、“JI质展翅”等。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即是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
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在“宁静的田园”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种律动不仅模拟孔雀行走时的步态,还颇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多种柔媚线条的组合,体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详、舒缓的规律特点。舞姿“一顺边”来自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扬场劳动时的步态和形态。又如农家活中,手拿特大的蔑扇风筛选谷时,手、脚、身体一致,都顺着一个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仅有三道弯的特点,也具有“一顺边”之美。

傣族舞蹈典型的表演形式:   “孔雀舞”是傣家最喜爱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审美特征的生动具体的体现。其表演的形式是:一种是以广场上表演片段为初始的,由男子挎道具舞蹈,舞者头戴塔盔假面具,身穿绘有孔雀羽毛花纹的衣衫,腰部系上用彩纸或彩绸扎成的雀身和雀尾,表演时双手拉线牵引雀尾以使其舞动,内容多为表演孑L雀的林间漫步,溪嬉戏,飞翅下山,拖翅、晒翅、尾翅、飞翔以及极为精彩的开展抖翅等。这种孔雀舞借助道具的表现力,使舞蹈更具形象化,但它同时却又影响了舞者身体动态的发挥。
女子傣族舞蹈《孔雀飞来》 表演徐萌
另一种“徒手的,孔雀舞是道具舞的进一步发展。傣族舞蹈家毛相率先改革了笨重的面具和舞具,吸收了许多外来民族舞的动作和技巧,如汉族的圆场步,蒙族的碎抖肩等。1957年他和白文芬表演的《双人孔雀舞》在苏联莫斯科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银质奖。同年由中央歌”团金明编导的群”、由崔美善等…表演的《孔雀舞》,对原民间舞作了新的创作和发展,以浪漫的色彩和写意的表情升华了作品主题,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金质奖。
《傣族嘎光组合》

   “嘎光舞”也是傣族民间舞蹈的主要表演形式。傣语意为“围着鼓跳舞”,表演形式自由,时间地点不拘,男女老幼皆可参加,是民族风格浓郁的自娱性舞蹈形式。舞者围着象脚鼓和错锣屈膝半蹲并均匀颤动,以手部的转腕动作,突出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和“一顺边”。男子舞蹈时还有较大幅度的俯仰、转身和划动手臂动作。近年,由群众舞蹈工作者加以规范的“新嘎光”,在德宏地区普遍展开。新嘎光不强调颤动,步法为错步或点步,舞姿活泼、欢快、潇洒自如,深受群众喜爱。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