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地区非遗舞蹈总汇
- 舞蹈知识
- 2018-11-09
- 558
昌黎地秧歌 秦皇岛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邻滔滔渤海,北枕巍巍碣石,是连接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经济走廊”。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民间舞种之一,相传产生于元代,流传至今。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到了元代,因受蒙古族文化影响,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
昌黎地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其明显的个性,从活动形式上,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从表演内容来看,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当分为“妞”、“丑”、“擓”、“公子”,表演各具特色。以著名地秧歌艺人周国宝为代表的周派、以张谦为代表的张派、以卢凤春为代表的卢派和一大批无宗无派风格独具的地秧歌艺人,共同推动了地秧歌艺术的发展。
1956年,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参加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盛传“从南京到北京,狮子、跑驴、荷花灯”的佳话。
1993年在沈阳国际秧歌艺术节获最高奖“金玫瑰”奖;1994年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舞大赛获最高奖“兰花”奖;1996年参加全国“群星奖”广场舞比赛获铜奖等国际、国家级大奖,还多次参加北京龙潭庙会;1999年参加昆明世博会河北周展演等,在重大演出活动中屡获殊荣; 1996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地秧歌)”;2002年被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民间艺术之乡”。
青龙满族寸子秧歌
满族寸子秧歌是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清朝的宫廷中有旗人和汉人之分,汉族女人有裹小脚的风俗,裹上小脚的女人走路颤巍巍的,身形婀娜多姿,犹如舞蹈一般,旗人也想模仿,但又不想改变本民族的习俗。因此,她们就在鞋底上安一个小假脚,这种鞋被称为旗鞋。为了表现满族这一特殊的生活习俗,满族人就想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由于制作旗鞋工艺烦琐,演员们又不易在拥挤的观众中扭动,所以,人们开始用不足一尺的小高跷代替旗鞋。这样,就产生了满族寸子秧歌,逢年过节,大多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满族寸子秧歌会,逐步传承至今。
满族寸子秧歌是秧歌中的一种,它是在秧歌的基础上加入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渴望,逐渐地增加了许多艺术色彩。在表演时,男演员表现的温文而雅、玉树林风,女演员表现的端庄大方、婀娜多姿。在扭法上,变化多样,优美飘逸,在扇子的扭法上尤为突出,有七十多种扇花的扭法。表演的步伐也种类繁多,每一种扇子的扭法,都会相应的配上不同的步伐。如在单个节目出现的时候,步伐和扇花是变化最多的时候,演员会根据不同的剧情,运用不同的步伐及扇花,以求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从中也体现出满族人对艺术的追求。 表演形式分为秧歌走街,单个节目打场,在小出子上一般有《救罕王》、《摸花轿》等,在音乐伴奏方面一般用《柳青娘》、《句句双》、《五匹马》等。
青龙猴打棒
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民间舞蹈,分为舞台表演、秧歌走街打场和广场文艺表演等表演形式,表演者以不同表演形式把古老的民间热烈、欢快、优美的独特舞蹈风格、击棒技巧与唢呐打击乐伴奏浑为一体,场面宏大,舞姿抒展形象,动作灵敏粗犷,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振奋向上的启迪,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猴打棒流传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部长城沿线满族聚居的乡村,三拨子、凉水河、肖营子、青龙镇等乡(镇)村尤为盛行。 猴打棒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康熙年间,满族正蓝旗“跑马圈地”于此,以猎为生。满族人民认为孙悟空降妖捉怪、除恶扬善胜过他们所信奉的萨满,还认为穿黄布衣敲花椒木棒能驱魔逐妖,因而扮成戏曲中的孙悟空模样表演猴打棒,由击棒驱兽降妖避邪的民俗活动演进而成的民间舞蹈猴打棒不无古傩之意。满族人为保人丁平安,平时进山,敲击木棒,以震虎狼。夜晚及逢年过节,由两人装扮成神话故事中的“顽猴”,手持双棒,跳跃、呐喊、击棒,降妖驱邪,保佑人丁四季平安,猴打棒由此产生得名。
同治五年,青龙民间举办花会将猴打棒纳入其中,列为十档之首。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舞蹈,在乡村广为流传。起初,表演者只有二男,逐步增至六男、八男。表演形式分“踩街”和“撂场”两种。棒花有“一击头”、“二击头”、“三击头”、“四击头”和“单转花”、“双转花”。步法有“碎步”、“虚步”、“蹲步”、“蹲跳步”、“转跳步”、“十字步”等。舞姿舒展粗犷,蹲步稳,虚步轻,棒声铿锵有力,与唢呐、锣、鼓浑然一体,显得欢快、优美。 近年来,青龙文化部门经过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将《猴打棒》搬上文化娱乐舞台,在1994、1995两年中分获省、市民族音乐舞蹈大赛创作和表演一等奖。
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人民自编自演的民间舞蹈,蕴涵了丰富和深厚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是探索研究满族人民生活情景的珍贵文化史料,是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的一个典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它是广大群众普遍喜爱的一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具有很强群众性,通过普及猴打棒艺术活动可以愉悦广大群众身心健康,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抚宁太平鼓
太平鼓原是巫人跳的舞蹈。历史上称“鞞舞”、“鞞鼓”、“鞞扇舞”。经数千年流传,几经易名,现已成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宋书倠志》载:“鞞鼓未详所起,然汉代已施于燕京矣。傅毅、张衡志赋,皆其事也。”到清代又多见易名为太平鼓的记载。清人何耳作《燕台竹枝词》描写当时的太鼓舞:“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可见太平鼓历史悠久。
抚宁太平鼓在整个冀东地区民间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因鼓的形状像葵扇,故又称“扇鼓”,流传在抚宁县的太平鼓因冠以地名而得名。抚宁太平鼓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代中叶已广为流传,且为妇女所舞。《永平府志》曾记载清道光十四年元宵节盛况:“元宵花鼓响咚咚,士女欢腾庆年丰,点缀太平春宝贵,满城大树月灯红”。 抚宁太平鼓分为舞蹈表演和太平鼓演奏两大部分,用于年节喜庆等场合,在炕头、屋内、庭院、广场、舞台均可表演。抚宁太平鼓是边舞边击鼓的鼓舞,主要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同享太平、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其舞蹈形式可分为独舞、对舞、轮舞、群舞等多种;队形变化有夹寨子、串门子、龙摆尾、四季平安、四面斗、八面风等二十余种;舞步有踏步、虚步、碎步、进退步、横挪步、别腿步、交叉步、十字步等三十余种,并利用逗趣、偷看等表演动作使得舞蹈更加活泼、诙谐、朴实。抚宁太平鼓没有其他伴奏乐器和唱腔、唱词,为女性所专用。
太平鼓是抚宁太平鼓舞中的唯一道具,同时它又是唯一的伴奏乐器,由于鼓的形制大小不一、演奏方法和演奏部位不同,既可演出单一的音高和音色,又可演奏出混声的音高和音色。根据演奏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鼓心、鼓边、鼓环等八种。演奏方法有独奏、重奏、对奏等20余种,鼓点有太平点、弹棉花、嗑瓜子、翻锅盖等四十余个。两人以上的演奏又可奏出多种交替的节奏,技艺高超的艺人,还可以演奏出各种复杂的复节奏。
抚宁太平鼓是河北省冀东地区的优秀民间艺术,是古老舞蹈艺术的遗存。其丰富的内容和古老的历史,在全国其它同类鼓舞中实属罕见,将对丰富和完善我国舞蹈史,弘扬整个冀东民间舞蹈产生积极的作用。
伦派地秧歌
伦宝善,1905年生人,卢龙县阎大岭店村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9岁开始就迷上了冀东秧歌,12岁随艺人下场表演,这一扭就是80年。从农村到城市、从关里到关外,无不留下他秧歌艺术的足迹。同时,他善于钻研,能熟练地表演“妞”、“丑”、“擓”等行当的各种角色,而且样样皆通,尤以扮“丑”为最佳。随着视野的拓展和艺术水平的提升,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了享誉关内外的一代秧歌名“丑”。他的秧歌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集扇花、身段、表情韵味一身,表演细腻技艺精湛,在冀东一带被同行们誉为西北派,就此形成了独特的“伦派”风格,也因此被命名为“著名民间秧歌艺术家”。
伦派秧歌艺术风格有以下特点:“全身轻松微微颤,挺胸收腹揉双肩。表情细腻眼传神,风趣幽默加浪漫。屈腿滑稽步敏捷,扇花翻飞舞翩跹。臀部左右来摇摆,蹲裆扶膝脖颈转。小巧玲珑满堂戏,造型奇巧真美观。自摘自戴樱子帽,别具一格不虚传”。在小折子秧歌戏的表演中,伦宝善勇于探索,大胆借鉴京剧等其他剧种中的丑角动作,巧妙利用唢呐的音乐节奏,根据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表达出一颦一笑、一羞一闹,动静相生、刚柔并济,表演与剧情可谓珠联璧合。特别是他独创的“自摘自戴缨子帽”、“小愰腰”、“窥探步”等动作,既俏皮浪漫,又不失纯朴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野情趣。他就像魔术大师一样,手中的扇子能变化出五十多种扇花,舞动时如蝶儿上下翻飞,跑跳时像风儿轻盈飘逸,真是美仑美奂。他的表演步法多达二十余种,可谓缓快交错、轻松敏捷。表演时,他两腿稍弯,臀部摇摆,双肩揉错,脖颈旋转,帽缨环绕。突然,他猛地将头往后一甩,双肩上耸,脖子低缩,帽子便突然飞起,又紧随着惯性不偏不倚地扣在了头上,乐观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再看他的表情,丰富而细腻,喜怒哀乐,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为了继承发展秧歌技艺,他精心培养了张玉和、薛桂兰、卢春然、解文宽、杜庆志等一大批秧歌表演人才,其中,张玉和、卢纯然、薛桂兰均被河北省舞蹈家协会吸纳为会员。在卢龙的乡间村镇,伦派秧歌获得了最朴实、最广泛的追随和喜爱,以伦派传人为代表的秧歌队遍及全县。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到了元代,因受蒙古族文化影响,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
昌黎地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其明显的个性,从活动形式上,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从表演内容来看,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当分为“妞”、“丑”、“擓”、“公子”,表演各具特色。以著名地秧歌艺人周国宝为代表的周派、以张谦为代表的张派、以卢凤春为代表的卢派和一大批无宗无派风格独具的地秧歌艺人,共同推动了地秧歌艺术的发展。
1956年,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参加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盛传“从南京到北京,狮子、跑驴、荷花灯”的佳话。
1993年在沈阳国际秧歌艺术节获最高奖“金玫瑰”奖;1994年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舞大赛获最高奖“兰花”奖;1996年参加全国“群星奖”广场舞比赛获铜奖等国际、国家级大奖,还多次参加北京龙潭庙会;1999年参加昆明世博会河北周展演等,在重大演出活动中屡获殊荣; 1996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地秧歌)”;2002年被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民间艺术之乡”。
青龙满族寸子秧歌
满族寸子秧歌是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清朝的宫廷中有旗人和汉人之分,汉族女人有裹小脚的风俗,裹上小脚的女人走路颤巍巍的,身形婀娜多姿,犹如舞蹈一般,旗人也想模仿,但又不想改变本民族的习俗。因此,她们就在鞋底上安一个小假脚,这种鞋被称为旗鞋。为了表现满族这一特殊的生活习俗,满族人就想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由于制作旗鞋工艺烦琐,演员们又不易在拥挤的观众中扭动,所以,人们开始用不足一尺的小高跷代替旗鞋。这样,就产生了满族寸子秧歌,逢年过节,大多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满族寸子秧歌会,逐步传承至今。
满族寸子秧歌是秧歌中的一种,它是在秧歌的基础上加入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渴望,逐渐地增加了许多艺术色彩。在表演时,男演员表现的温文而雅、玉树林风,女演员表现的端庄大方、婀娜多姿。在扭法上,变化多样,优美飘逸,在扇子的扭法上尤为突出,有七十多种扇花的扭法。表演的步伐也种类繁多,每一种扇子的扭法,都会相应的配上不同的步伐。如在单个节目出现的时候,步伐和扇花是变化最多的时候,演员会根据不同的剧情,运用不同的步伐及扇花,以求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从中也体现出满族人对艺术的追求。 表演形式分为秧歌走街,单个节目打场,在小出子上一般有《救罕王》、《摸花轿》等,在音乐伴奏方面一般用《柳青娘》、《句句双》、《五匹马》等。
青龙猴打棒
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民间舞蹈,分为舞台表演、秧歌走街打场和广场文艺表演等表演形式,表演者以不同表演形式把古老的民间热烈、欢快、优美的独特舞蹈风格、击棒技巧与唢呐打击乐伴奏浑为一体,场面宏大,舞姿抒展形象,动作灵敏粗犷,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振奋向上的启迪,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猴打棒流传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部长城沿线满族聚居的乡村,三拨子、凉水河、肖营子、青龙镇等乡(镇)村尤为盛行。 猴打棒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康熙年间,满族正蓝旗“跑马圈地”于此,以猎为生。满族人民认为孙悟空降妖捉怪、除恶扬善胜过他们所信奉的萨满,还认为穿黄布衣敲花椒木棒能驱魔逐妖,因而扮成戏曲中的孙悟空模样表演猴打棒,由击棒驱兽降妖避邪的民俗活动演进而成的民间舞蹈猴打棒不无古傩之意。满族人为保人丁平安,平时进山,敲击木棒,以震虎狼。夜晚及逢年过节,由两人装扮成神话故事中的“顽猴”,手持双棒,跳跃、呐喊、击棒,降妖驱邪,保佑人丁四季平安,猴打棒由此产生得名。
同治五年,青龙民间举办花会将猴打棒纳入其中,列为十档之首。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舞蹈,在乡村广为流传。起初,表演者只有二男,逐步增至六男、八男。表演形式分“踩街”和“撂场”两种。棒花有“一击头”、“二击头”、“三击头”、“四击头”和“单转花”、“双转花”。步法有“碎步”、“虚步”、“蹲步”、“蹲跳步”、“转跳步”、“十字步”等。舞姿舒展粗犷,蹲步稳,虚步轻,棒声铿锵有力,与唢呐、锣、鼓浑然一体,显得欢快、优美。 近年来,青龙文化部门经过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将《猴打棒》搬上文化娱乐舞台,在1994、1995两年中分获省、市民族音乐舞蹈大赛创作和表演一等奖。
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人民自编自演的民间舞蹈,蕴涵了丰富和深厚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是探索研究满族人民生活情景的珍贵文化史料,是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的一个典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它是广大群众普遍喜爱的一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具有很强群众性,通过普及猴打棒艺术活动可以愉悦广大群众身心健康,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抚宁太平鼓
太平鼓原是巫人跳的舞蹈。历史上称“鞞舞”、“鞞鼓”、“鞞扇舞”。经数千年流传,几经易名,现已成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宋书倠志》载:“鞞鼓未详所起,然汉代已施于燕京矣。傅毅、张衡志赋,皆其事也。”到清代又多见易名为太平鼓的记载。清人何耳作《燕台竹枝词》描写当时的太鼓舞:“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可见太平鼓历史悠久。
抚宁太平鼓在整个冀东地区民间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因鼓的形状像葵扇,故又称“扇鼓”,流传在抚宁县的太平鼓因冠以地名而得名。抚宁太平鼓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代中叶已广为流传,且为妇女所舞。《永平府志》曾记载清道光十四年元宵节盛况:“元宵花鼓响咚咚,士女欢腾庆年丰,点缀太平春宝贵,满城大树月灯红”。 抚宁太平鼓分为舞蹈表演和太平鼓演奏两大部分,用于年节喜庆等场合,在炕头、屋内、庭院、广场、舞台均可表演。抚宁太平鼓是边舞边击鼓的鼓舞,主要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同享太平、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其舞蹈形式可分为独舞、对舞、轮舞、群舞等多种;队形变化有夹寨子、串门子、龙摆尾、四季平安、四面斗、八面风等二十余种;舞步有踏步、虚步、碎步、进退步、横挪步、别腿步、交叉步、十字步等三十余种,并利用逗趣、偷看等表演动作使得舞蹈更加活泼、诙谐、朴实。抚宁太平鼓没有其他伴奏乐器和唱腔、唱词,为女性所专用。
太平鼓是抚宁太平鼓舞中的唯一道具,同时它又是唯一的伴奏乐器,由于鼓的形制大小不一、演奏方法和演奏部位不同,既可演出单一的音高和音色,又可演奏出混声的音高和音色。根据演奏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鼓心、鼓边、鼓环等八种。演奏方法有独奏、重奏、对奏等20余种,鼓点有太平点、弹棉花、嗑瓜子、翻锅盖等四十余个。两人以上的演奏又可奏出多种交替的节奏,技艺高超的艺人,还可以演奏出各种复杂的复节奏。
抚宁太平鼓是河北省冀东地区的优秀民间艺术,是古老舞蹈艺术的遗存。其丰富的内容和古老的历史,在全国其它同类鼓舞中实属罕见,将对丰富和完善我国舞蹈史,弘扬整个冀东民间舞蹈产生积极的作用。
伦派地秧歌
伦宝善,1905年生人,卢龙县阎大岭店村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9岁开始就迷上了冀东秧歌,12岁随艺人下场表演,这一扭就是80年。从农村到城市、从关里到关外,无不留下他秧歌艺术的足迹。同时,他善于钻研,能熟练地表演“妞”、“丑”、“擓”等行当的各种角色,而且样样皆通,尤以扮“丑”为最佳。随着视野的拓展和艺术水平的提升,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了享誉关内外的一代秧歌名“丑”。他的秧歌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集扇花、身段、表情韵味一身,表演细腻技艺精湛,在冀东一带被同行们誉为西北派,就此形成了独特的“伦派”风格,也因此被命名为“著名民间秧歌艺术家”。
伦派秧歌艺术风格有以下特点:“全身轻松微微颤,挺胸收腹揉双肩。表情细腻眼传神,风趣幽默加浪漫。屈腿滑稽步敏捷,扇花翻飞舞翩跹。臀部左右来摇摆,蹲裆扶膝脖颈转。小巧玲珑满堂戏,造型奇巧真美观。自摘自戴樱子帽,别具一格不虚传”。在小折子秧歌戏的表演中,伦宝善勇于探索,大胆借鉴京剧等其他剧种中的丑角动作,巧妙利用唢呐的音乐节奏,根据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表达出一颦一笑、一羞一闹,动静相生、刚柔并济,表演与剧情可谓珠联璧合。特别是他独创的“自摘自戴缨子帽”、“小愰腰”、“窥探步”等动作,既俏皮浪漫,又不失纯朴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野情趣。他就像魔术大师一样,手中的扇子能变化出五十多种扇花,舞动时如蝶儿上下翻飞,跑跳时像风儿轻盈飘逸,真是美仑美奂。他的表演步法多达二十余种,可谓缓快交错、轻松敏捷。表演时,他两腿稍弯,臀部摇摆,双肩揉错,脖颈旋转,帽缨环绕。突然,他猛地将头往后一甩,双肩上耸,脖子低缩,帽子便突然飞起,又紧随着惯性不偏不倚地扣在了头上,乐观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再看他的表情,丰富而细腻,喜怒哀乐,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为了继承发展秧歌技艺,他精心培养了张玉和、薛桂兰、卢春然、解文宽、杜庆志等一大批秧歌表演人才,其中,张玉和、卢纯然、薛桂兰均被河北省舞蹈家协会吸纳为会员。在卢龙的乡间村镇,伦派秧歌获得了最朴实、最广泛的追随和喜爱,以伦派传人为代表的秧歌队遍及全县。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9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8083.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18083.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