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舞蹈教学与研究及舞蹈书刊的出版

80年代,舞蹈创作繁荣发展的同时,舞蹈教学更加科学规范;舞蹈史论与现状的学术研究已纳入正轨,对各次会演、比赛或新剧目的上演都及时进行研讨和评论,使创作与研究的密切结合成为新时期舞蹈发展的特点之一。同时,舞蹈史及理论方面的著述纷纷问世,充分体现了我国舞蹈事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舞蹈教学

建国以来,国家即极重视舞蹈教育,1951年,中央戏剧学院设立了由吴晓邦主持的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开设了由朝鲜舞蹈家崔承禧主持的舞蹈研究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首批舞蹈骨干和人才。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正式成立,首任校长戴爱莲。1978年10月改建为北京舞蹈学院,陈锦清、李正一、吕艺生相继任院长,不少著名舞蹈家都曾经在该校受业,被誉为“舞蹈家的摇篮”。李正一、唐满城、许淑英、潘志涛、曲皓、尹佩芳、孙天禄等一批舞蹈教育家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古典舞、民间舞与芭蕾舞教授。另外,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为少数民族和部队培养了一批批高精尖的舞蹈人才,在新时期的舞蹈创作表演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上海舞蹈学校创办于1960年,设有民族舞表演专业和芭蕾舞表演专业,李慕林、胡蓉蓉、凌桂明相继任校长。1964年,该校师生根据同名歌剧改编演出了芭蕾舞剧《白毛女》,得到好评。广东舞蹈学校已有14届毕业生,现在更成为现代舞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各省、市也办有中等专业的艺术学校,如甘肃艺术学校校长高金荣,以创建“敦煌舞基训班”,培养敦煌舞演员而闻名海内外。东方歌舞团的张均曾建立“东方舞蹈训练班”;内蒙古的斯琴塔日哈整理出《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教材。另外,一些大专院校相继举办了一批舞蹈大专班,为舞蹈工作者的再教育提供了机会,而一些私人办的舞校也如雨后春笋,如以曲皓、陈爱莲、汪齐凤、贾作光等人命名的舞蹈学校。在台湾,50年代,高梓、高琰创建了文化大学舞蹈系,以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了舞蹈科,由李天民、刘凤学、李英秀先后任科主任,由林怀民主持的国立艺术学院舞蹈学系也培养出了很多舞蹈专业人才。

二、舞蹈研究

中国是唯一设有中央和地方舞蹈研究机构的国家,专业理论人才和专业资料的积累,为新时期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全国最高的综合性艺术科学研究机构。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十余个研究所、室。舞蹈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为吴晓邦,副所长董锡玖、薛天。现任所长为资华筠,副所长刘峻骧、冯双白。该所设有舞蹈史、舞蹈理论、外国舞蹈研究室、资料室、陈列室。研究生部的舞蹈系,是全国唯一能授予舞蹈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第一任系主任为董锡玖,现任系主任为冯双白。舞蹈研究所在研究方面,从浩瀚的文献与考古文物的剥离与研究中,建立起了中国古代舞蹈史以及近现代、当代舞蹈史和中国舞剧史的研究体系;在有关舞蹈概论、舞蹈语言学、舞蹈生态学、舞谱、少数民族舞蹈史论、戏曲舞蹈、外国舞蹈、东方人体文化等方面都有从事专题研究的研究人员。如舞蹈史学家对敦煌舞姿的研究,给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提供了依据,对敦煌学的研究,起到了开拓作用。该所经常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1989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华舞蹈文物图片展”,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各省地的舞蹈研究也都有其历史与现实贡献。

三、舞蹈书刊的出版

舞蹈研究所先后出版了《唐代舞蹈》、《中国舞蹈史》(自原始社会至明清,共五册)、《历代舞姿图》、《敦煌舞姿》、《中国古代舞蹈家的故事》、《中国当代舞蹈家的故事》、《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剧史纲》、《汉族民间舞》、《少数民族舞蹈图册》、《怎样记录音乐舞蹈场记》、《北京传统节令风俗和歌舞》、《舞蹈生态学导论》、《中国武术与文化艺术》、《巫舞八卦》、《二十世纪的中国舞蹈》、《中国舞蹈艺术(1942~1992年)》、《中国舞蹈辞典》等舞蹈论著和舞蹈资料集。在译文方面,出版了《芭蕾简史》、《世界舞蹈史》、《现代舞》、《印度美学理论》等。1980年创办的《舞蹈艺术》丛刊,至1994年底已出版了49辑。此外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有:正在逐步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将当代舞蹈名家、名作以电视手法,形象地进行载录的《中国当代舞蹈精萃》科研系列专题片等。这些都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很高的学术与资料价值的学术性巨制。中国舞蹈家协会也先后设有学术研究部、理论研究委员会,并曾出版理论性刊物《舞蹈论丛》和综合性刊物《舞蹈》,在国内外发行。另外,各地舞协也内部发行了一些舞蹈期刊,如广东的《舞蹈研究》、上海的《上海舞蹈艺术》、云南的《民族舞蹈》等等,还有中国舞协半月一期的《舞蹈信息》。一些出版社也出版了一批舞蹈家的专集与译著。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