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现代化”是民俗舞蹈的出路还是末路

“民族地区的农民情愿跳文化馆的老师们教给他们的轻快美丽的舞蹈,也不愿意跳那些传统的,他们看来粗糙、沉重的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冯双白在6月13日“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研究”论坛上,早早甩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在“文化遗产日”当天举办这样的论坛,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这个话题的提出更为这个论坛赋予了一个重要的核心议题。

冯双白在谈到一次去青海做田野调查的经历时说:“我们请当地的藏族群众为我们跳一下传统舞蹈。20多位农民放下手中的农活,一上场就摆成三角形,边跳边向我们坐的地方逼迫过来。我们非常惊喜,多年田野调查见到的都是圆圈队形,三角形还是第一次看到。我们很迫切地问:‘这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流传了多少代?’结果农民们说:‘这是省里的老师们给我们排练的。’我们唯一的感觉就是很无语。经过再三要求,并承诺付劳务报酬,有两三位农民不情愿地跳起传统的舞蹈。我们从来没见过半高山地区的藏族跳的这种十分沉重的舞蹈,非常震撼。但当地人却因为传统舞蹈‘太累’、‘不好看’而不愿意跳。”

随后的两天里,参会人员就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教育现状、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创作趋同化现象、中国民俗舞蹈与旅游文化及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舞蹈数字化研究四个议题作了主题发言汇报以及评议。尤其就近年来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发展面临的现代化、舞台化、趋同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主任金秋教授认为,市场的功利化需求和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对现代性的追求,使一些创作者对民族传统舞蹈进行了肢解和修改,一些原本完整的、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失去了独立性,导致舞蹈语言模糊、风格缺失,影响了少数民族舞蹈的健康发展,暴露出市场的功利化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遗产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之间的矛盾。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金浩认为,被消解了文化分类界线的“民族民间舞”粗暴地利用民俗文化的各种材料、形式和主题,将其很快处理成流行的东西,这种在利益驱动下变调走样的发展令人忧虑。真正有价值的原生态民间舞的存在环境越来越恶劣,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在这种环境下必然处于弱势地位。我们需要在坚持民族民间舞蹈自主性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护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尊重每一种特质文化人群,而在对其进行静态传承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它的自我创新,不要让盲目的“现代化”成了泯灭民俗舞蹈特征的末路。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旨在挖掘、保护、传承、研究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类型的少数民族民俗舞蹈,并致力于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国民艺术素质教育体系建设。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区域的高等舞蹈艺术教育院系的一线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参与其中。代表们在会上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和创作体会以及理论研究的成果。会议共接收论文55篇,精选主题汇报33个。

专家们普遍认为,民间原生态的舞蹈传承正在面临消解,许多农民放弃了真正原初的民间舞蹈,转而接受更具“现代感”和“舞台”效果的“排练”,这种追求流行审美观念、模糊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身份的现象须引起重视。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离现代化的“舞台”越近,离原生态的“民俗”也就越远。如何保护少数民族舞蹈原生态土壤是一个值得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

(编辑:袁微)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