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别开生面落下帷幕

 2013年再相会
   今夏的新疆,一朵朵耀眼的舞蹈奇葩在夜晚绽放,点燃了新疆人对艺术的期盼和梦想,释放着人们的审美激情和精神追求,凸显出新疆人的开放心态和文明素养,传递出新疆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浓烈渴望,以及促进新疆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的自信和豪情。
  2011年8月5日,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一段舞蹈节精彩片段的回放专题片中别开生面落下帷幕。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伟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自治区政协、新疆军区、兵团的部分领导与上千名各族观众观看了闭幕式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图为: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舞蹈节闭幕式上演出。新疆日报姚彤摄

8月5日晚,随着压轴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新疆人民会堂谢幕,标志着为期17天,上演75场演出的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圆满结束。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伟等领导莅临舞蹈节闭幕式。

从7月20日舞蹈节开幕至8月5日,来自俄罗斯、乌克兰、朝鲜、西班牙、印度、新加坡、委内瑞拉等13个国家的专业舞蹈团以及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湖南省歌舞剧院、中央芭蕾舞团、新疆军区文工团等11个国内、疆内的代表团献上75场专场演出。

除《天鹅湖》、《丝路花雨》、《红楼梦》、《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经典剧目场场爆满外,其它首次被观众知晓或首次来疆演出的国内外院团节目也得到广大观众朋友们一致认可。观众阿拉法特看了香港团现代舞后说:“香港团的现代舞让我惊艳了,舞蹈的肢体语言性强,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舞蹈中所融入的舞者之情,从这个团的表演上,我看到了国内现代舞的高水准。”

而在欣赏完博茨瓦纳团、中国台湾团的原生态表演后,许多观众都表示他们的舞蹈是舞蹈节上最本真、最娱乐的代表。

据记者了解,从7月10日售票开始,《天鹅湖》、《大红灯笼高高挂》两场芭蕾舞剧以及《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天山礼赞》等几场演出的门票在4天内售罄。中央芭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本不对外售票,由于市民对该舞蹈剧热情十分高,组委会才决定对外公开售票,虽然最低和最高票价均高出前74场演出的3倍,可7月28日售票当日,2500张门票依然在5小时内售完。

有着47年历史、在全世界演出超过3000多场的《红色娘子军》虽然只上演一场,演出后观众张越说:“经典剧目必然有它独特之处,不管是从故事情节、高难度的舞蹈技艺,还是舞台效果都让作为观众的我们眼前一亮!我能感受到它背后的魅力,真的值!”

据舞蹈节组委会称,下一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将于2013年举行,今后形成固定模式每两年举办一次。

   本届舞蹈节是让无数人惊喜的盛大的节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9个艺术表演团体,奉献了74场形式多样的演出,节目品质优良、精彩纷呈、多元丰富。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唯美典雅、中国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美轮美奂,民族舞剧《红楼梦》曲折浓烈、博茨瓦纳舞蹈原始粗犷,舞剧《天山芙蓉》真情激越,《丝路花雨》经典瑰丽,它们独有的标签和名片,从宣传单的平面显形为立体舞台声、色、形的完美组合,浸润人们的心田,引来一轮又一轮的观看热潮。



节目的高水准和国际化是形成“舞蹈节现象”的基础。许多演出团体都是该国最知名或最具特色的团队,许多演出节目都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当这些精品剧目千里迢迢来到新疆,来到距离海洋最遥远的歌舞之乡,人们当然想一睹为快。舞蹈节组委会在对第一届新疆国际舞蹈节总结和思考后,对节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以专业的眼光,请来了一台台高质量或特质性的节目,节目的高品质是舞蹈节的灵魂所在,也是吸引观众广泛参与的核心所在。

观众的心理需求是形成“舞蹈节现象”的内因。文化,是人的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身相伴的需求。如同人们要获得空气、食物、水等基本物质条件满足身体的需要一样,人们也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归依。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当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文化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疆国际舞蹈节,就是契合各族群众的心理需求的节日。“节日”只有在民间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响应,才能真正成为有影响力和持续性的节日,才能成为人心所向、人心所盼的品牌节日。从本届舞蹈节观众的反馈来看,每个人不是“被节日”的,而是对之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寄托和情感依赖的,新疆国际舞蹈节已成为承载新疆人精神需求的重量级节日。


    舞蹈节阐释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要求。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鲜明地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具体战略选择。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要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使之融入新疆文化,成为新疆文化的内在要素;就要反思和改造新疆传统文化,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消极落后的糟粕。而学习借鉴、反思改造都需要一个前提,即以开放的心态,通过大范围地展示和交流,对各种文化进行比较,进行选择。新疆国际舞蹈节展示的很多节目就包含先进文化和现代文化,经由舞蹈这个载体带来的一系列对照和比较。歌舞是传播现代文化的一种很合适的形式。它是美的,有一种自然发散出来的摄人心魄的气息和魅力,蕴含在其中的先进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强烈的召唤和牵引。《天鹅湖》和《红楼梦》是凄美的,人间的不圆满性反而让人更加懂得珍爱,爱别人和爱自己,包容和感恩;《天山芙蓉》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是壮美的,大主题在人情人性中回归为让人动容的心灵历程;《丝路花雨》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奇美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让中国元素穿越历史时空越发熠熠生辉;还有那些来自印度、西班牙、乌克兰、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的舞蹈,异域色彩浓郁。这些都呼唤着我们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打造具有新疆特色、世界水准的精品剧目,以提升文化的软实力。

舞蹈节彰显了新疆人开放的眼界和胸怀。这个开放,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通,是中外文化的比较和借鉴;这个开放,是空间的打开,也是时间的穿越;这个开放,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传递、展示过程,也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吸收、比较过程。唯有开放,以世界为舞台,新疆舞蹈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特质,也看到自己的欠缺,新疆人才能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也面对自己的不足;唯有开放,新疆才能跨越地域的闭塞,实现思想的跨越;唯有开放,我们才能在新的外部刺激、新的参照中,产生新的紧迫和新的动力;唯有开放,新疆“多元文化汇集之地,四大文明交汇之壤”的优势才能在清醒的吸收和扬弃中永葆先进性。

舞蹈节体现了新疆人的文明素质和修养。我们在欣赏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欣赏我们,我们在为经典欢呼时,外人也在为新疆的特质倾倒。让我们最为欣喜的是,新疆人的文明素养在这次演出中得到了一次整体的展示。剧场外的有序,剧场中的安静和掌声,都是新疆人高素质的体现。在世界面前,在艺术面前,新疆人表现出的是充分的尊重,是热诚地欢迎和真挚的学习。一颗颗厚爱艺术的心灵,在剧场中尽情释放,台上台下的共振和交融,是真正的艺术精髓所在。新疆观众的这些优秀品质,和新疆这块文明交汇的地域是如此相称,和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是如此合拍。我们从不曾封闭自己,地域的偏远不曾让新疆人的心灵闭塞,这一颗颗敞亮的心灵,从来都是向世界打开的,无遮无拦,无拘无束,只是,需要一个契机。

舞蹈节还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自治区把“十二五”开局之年确定为“民生建设年”,率先启动22项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民生实事工程,文化惠民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除免费赠票之外,自治区通过财政补贴,以几十元的低价票将很多在观望中的观众请进了剧场,以公益手段,将还未形成市场意识的公众往剧院里输送,一台台精品节目短时间、高密集、大容量地催生出人们潜在的艺术需求。这场文化惠民行动是对新疆文化艺术土壤的培育之雨,雨落下来,土壤中蛰伏已久的种子,爆出一片片新绿,让世界惊奇地看到:一个被视为气候和文化氛围同样干旱的区域,霎时变得生机盎然、绿意滚滚。

舞蹈节就是撬开新疆和世界通道的那个支点,心灵的通道一旦开启,世界就不再遥远,吐故纳新,畅通无阻,从一时的舞蹈节现象到长久的舞蹈节效应,舞蹈节上吸纳到的精神之气和革新之变会持续地作用并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以世界为格局,以发展、开放、创新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左右言行,勇敢、坦荡地直面世界和新疆,肯定优势,发挥特长,寻找差距,弥补不足,这样的新疆,距离海洋再遥远也会是恢弘文明的所在、现代文化的中心。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