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坛英雄话说“桃李”
- 舞蹈教学
- 2023-04-19
- 1423
【幕后】
门文元
曾任沈阳军区前獭团团长
结缘桃李:
三人舞《金山战鼓》被确定为“桃李杯”规定剧目和舞蹈院校教学规定剧目。
桃李感言:“桃李杯”最大的贡献是输送了一大批的优秀演员。记得我当时参加比赛完全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就是要培养孩子,给孩子参加比赛的机会,在这之后才会考虑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才促使我参加了一届又一届的“桃李杯”,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孩子。
陈维亚
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艺术总监、副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结缘桃李:
l991年《木兰归》获第三届“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1994年《挂帅》获第四届“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l999年《秦俑魂》获第五届“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共获“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lO余次)
推荐演员:黄豆豆、海燕
欣赏剧目:《残春》、《秋海棠》
桃李感言:“桃李杯”比赛是我到北京以后在舞蹈创作上的一个台阶,也是我在创作成长道路上的又一个起点,我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桃李杯”比赛得到肯定的。一提“桃李杯”,就想起自己年轻时在舞蹈学院当教员的日子,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想到那个火热的年代。
丁伟
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导
结缘桃李:
2003年《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获第七届“桃李杯”优秀剧目创作一等奖;
2003年《蚂拐》获第七届“桃李杯”优秀剧目创作一等奖。
2006年舞蹈《赞哈》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创作一等奖;
(获“桃李杯”创作剧目一等奖20余次)
推荐演员:玉米提、武帅、王琦、宋洁
欣赏剧目:《荞麦花开》
桃李感言:对“桃李杯”我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编导生涯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为“桃李杯"而编的。因为有了“桃李杯”我才有创作的机会,才会有创作的土壤。我真心希望“桃李杯”能一直办下去,作为一个“资深桃李杯",我希望年轻的选手能踊跃参加比赛。在这里,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高成明
广东艺术研究所、广东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结缘桃李:
l991年《太庙惊魂》获第三届“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推荐演员:李恒达、刘震、刑亮、黄豆豆
欣赏剧目:《秦俑魂》、《木兰归》、《风吟》
桃李感言:我希望“桃李杯”组委会对这个比赛的走向、宗旨以及倡导的方向进行一些讨论。我们比的是技术还是艺术,作品需要的是创新还是对以前的重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另外就是对于观众审美的引导功能,现在观众常常会为眩目的技巧欢呼。我担心这种固定的审美模式长期下去,会限制我们的创作思路,会削弱“桃李杯”比赛最初创办的意义。我不希望把“桃李杯”变成艺术体操的比赛,技术的东西可以有,但不应该成为主流。
高度
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教授
结缘桃李:
2006年《边塞》获第七届“桃李杯”优秀剧目创作二等奖;
2000年《一片绿叶》获第六届“桃李杯”优秀剧目创作二等奖。
推荐演员:刘敏、李恒达、沈培艺
欣赏剧目:《轮月》
桃李感言:目前看来,“桃李杯”作品的编导都是针对这一赛事来编创作品,虽然演员肢体解决的很好,但是创作上缺少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桃李杯”的初衷是展现创作教学成果,它应是一种高水准作品的呈现,是学院派的,不该仅仅停留在肢体展现的表层上。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几个学校搞一台晚会的形式进行交流,以便更进一步、更单纯、更直接地来促进教学。
刘凌莉
四川省歌舞剧院一级编导
结缘桃李:
2OO3年《俏花旦》获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2003年舞蹈《茶倌》获第七届“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推荐演员:殷硕、宋洁
欣赏剧目:《孔乙己》、《走在白云间》
桃李感言:每一届的“桃李杯”比赛都能推出很多优秀演员,这是一个出人才、出优秀教学剧目的比赛。通过比赛能够交流舞蹈教学经验。不过有的时候评委组打分会因为个人感情色彩过浓而影响了评判的公正性,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佟睿睿
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
结缘桃李:
2006年《碧雨幽兰》获第八届“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推荐演员:唐诗逸、华宵一、毕然
欣赏剧目:《罗敷行》、《乡愁无边》
桃李感言:小时候学舞蹈,当时大家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能站在“桃李杯”的舞台上。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其他的舞蹈比赛,只知道“桃李杯”是最有名的。这是很多舞蹈人小时候奋斗的目标。“桃李杯”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在仓l作上都是一种展示。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平台,通过这个比赛我们能在教学经验、科研成果上相互学习。现在我每次给新演员排练都会觉得,学生素质和技术跟以前相比越来越好,领悟力也有很大提高。这些都是舞蹈教育能给与的,当然这也是舞者的自我觉醒。
张云峰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编导
结缘桃李:
2003年《棋魂》获第七届“桃李杯”优秀教学剧目创作一等奖;
2OOO年《秋海棠》获第六届“桃李杯”优秀教学剧目创作一等奖。
推荐演员:武巍峰、刘岩、郭爽
欣赏剧目:《推敲》、《棋魂》、《秋海棠》
桃李感言:现在“桃李杯”越来越变质了,我觉得不应该再办下去了。坐在赛场里,我常常会觉得舞台上的演员们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舞蹈,表情的背后是深深的茫然。作为编导我同他们一样浴血奋战在这片沙场上,但内心深处充满惶恐,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开始集体迷失方向。在趋向程式化,甚至僵化的比赛程序中,我时常会有一种破茧的欲望。当很多东西都已经是成为定律时,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对于比赛的评价不能以规模定乾坤.,现在犬家参加比赛更多的是;以利益作为出发点,而构不成对学气术探讨的支撑。
赵小刚
广东歌舞剧院创作室舞蹈编导
结缘桃李:
2000年《春天的摇篮》获第六届“桃李杯”比赛评委会剧目特别奖;
2006年《爱莲说》获第八届“桃李杯”教学剧目创作奖二等奖。
推荐演员:邵俊婷、李庚
欣赏剧目:《木兰归》、《秦俑魂》、《昭君出塞》、《孔雀飞来》、《一个扭秧歌的人》
桃李感言:“桃李杯"比赛注重的是过程,结果不是最重要的。看到我的那些选手通过比赛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是最大的收获。一句话,有付出就有回报,有耕耘就有收获。
靳苗苗
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教师
结缘桃李:
2oo6年《田园曲》获第八届“桃李杯”优秀教学剧目创作二等奖。
推荐演员:彭措索南
欣赏剧目:《金刚》、《且吟春雨》
桃李感言:其实我特别感激“桃李杯”。在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参加过“桃李杯",但我是被早早淘汰的那一个。我一直都珍藏着1994年参加“桃李杯”时写的总结。那个时候没有人会专门管你,但是那段时间我没有虚度一分一秒,每天都安排得很有条理,都是一步一步按照制定的计划训练。跟。参赛成绩相比,反而这些是我得到的更大的回报。
田露
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副教授
结缘桃李:
2003年《孔雀飞来》获第七届“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三等奖;
2006年《红珊瑚》获第八届“桃李杯”优秀剧目创作一等奖。
推荐演员:骆文博、冯敬雅
欣赏剧目:《闲鹤》
桃李感言:有的时候觉得“桃李杯”很烦连听都不想听了,但是一到比赛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准备。“桃李杯”跟教学是一体的,可以
直接检验教学的内容,这点尤其锻炼人。我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演员,有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学生得奖,作为一个老师,我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胡岩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师
结缘桃李:
2006年《孔乙己》、《少年聂耳》获第八届“桃李杯”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推荐演员:黄豆豆、王亚彬、李恒达
欣赏剧目:《爱莲说》、《推敲》
桃李感言:不管是做演员还是做老师,“桃李杯”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坚持。除了一轮轮的赛程还有学院的层层审查,有的时候会觉得很煎熬。所以我们经常说,谁能顶到最后,谁的拼劲足,谁就能拿奖,只要坚持就会有回报。说心里话有的时候真觉得很累、很矛盾,编作品需要很感性,要让作品生动饱满,但是编组合叉需要很理性,要考虑怎么样才能把选手最大的优势表现出来。以前小时候我母亲说我没什么缺点就是太较真,但是现在看来这是取得成功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台前】
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
结缘桃李:
l985年第一届中闰舞“桃李杯"邀请赛获女子成年组一等奖
桃李感言:作为一名“老桃李”特别想对选手们说几句话:1.跟自身心理抗争,心理压力、肉体压力、体能必须都要达到极限,才能在全国出类拔萃,信念非常重要,这跟指导老师有直接的关系。2.作品一定要合适于你,扬长避短。3.一定在编排组合中强调艺术性和文化性,使你在组合当中更加饱满。
另外作为比赛的评委,应该本着对全国舞蹈人才负责任的态度去做这件事,才能真正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保证在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下,推出优秀人才。
沈培艺
总政歌舞团舞蹈队艺术指导
结缘桃李:
1985年第一届中国舞“桃李杯”邀请赛获成年组三等奖。
桃李感言:“桃李杯”是在我一生中最青春、最美丽的时候遇到的最丑陋的事件。
现在“桃李杯”于我而言,只是封存已久的记忆不能激起任何涟漪。也正是因为这个事让我在最美丽的时候遇到最美丽的人那些在我遭遇挫折的时候帮助我的人,他们一如天使让我在磨砺中成长。我现在常常告诉我的学生:对奖项不要太认真,很多事情也许只是人生本来就该经历的一次考验。
金星
上海金星舞蹈团团长
结缘桃李:
1985年获第一届中国舞“桃李杯”邀请赛少年组一等奖
桃李感言:第一届“桃李杯”含金量比较高,很纯粹,大家都是凭实力,赢,赢得光彩,输,输得心服口服。
对于现在的“桃李杯”,其公正性我很怀疑,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桃李杯”本来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现在出来的演员大都是“昙花一现”,比赛之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跳一、两个小节目,在事业上没有长足的发展。
“桃李杯”不能做成舞蹈界里的“自娱自乐”,这是管理者和策划者,评委和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真正把舞蹈“扔”到社会,“扔”到市场上去,才能检验出它的价值,只有做公众爱看的东西才是真的。
于晓雪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
结缘桃李:
1985年第一届全国“桃李杯”舞蹈邀请赛少年组表演奖;
l991年第三届“桃李杯”民间舞青年组表演第一名。
桃李感言:我参与了八届“桃李杯”,也即将参加第九届。前三届是以演员的身份,后六届是以导演的身份。可以说像我这样这么多年与“桃李杯”保持着血肉联系的人是比较少的。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桃李杯从小到大,从oo多人到3000多人,从北京到沈阳。
我相信“桃李杯”会变得更加产业化,其编舞、表演、服装、音乐、支援团队都会更加丰富,更多地体现集体力量,这正是未来中国需要的模式。没有商业价值的艺术作品就没有艺术价值,艺术需要市场来体现。
丁洁
北京舞蹈学院考级中心教师
结缘桃李:
1988年第二届“桃李杯”古典舞青年组一等奖
桃李感言:现在的“桃李杯”更精练、技术技巧更高超了,演员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创作上显得过于匆忙,作品不是太完美,炫技的痕迹过重,应该同时加强艺术表现力,及选手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主次不能颠倒。
山翀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演员
结缘桃李:
1991年第三届“桃李杯”表演双人舞三等奖。
桃李感言:“桃李杯”并不一定要市场化,我认为特别高端的艺术产品,有它自身的艺术规律,这也决定了它一定跟一部分人群是脱离的,而市场也有市场的规律,这两者不一定要合二为一。在宣传力度上,“桃李杯"的力度要加强,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关注它,支持它。
刘震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演员
结缘桃李:
l991年第三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古典舞少年组第三名。
1994年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桃李杯”古典舞青年组第一名。
桃李感言:第一次参加“桃李杯”刚从江西到北京来,感觉就是“新奇”二字。“桃李杯”让一个学生通向表演艺术家的成长之路缩短了。在“桃李杯”上拿好成绩确实对就业有好处。但这并不应该成为目的,拿奖是为了获得机会,从而实现更多的艺术梦想。
黄豆豆
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
结缘桃李:
1994年第四届“桃李杯”中国古典舞少年甲组表演一等奖;
l997年获第五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古典舞青年组表演一等奖。
桃李感言:“桃李杯"让我学会无论在怎样恶劣的条件下,都保持最刻苦的状态和最单纯的动机去面对一切比赛。“桃李杯”,我喜欢它的寓意:桃李满天下。通过“桃李杯",各地方院校聚在一起进行一场以友谊为前提的比赛,这是对全国舞蹈界一种加强联系和切磋的很好方式。
王迪
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歌舞团演员
结缘桃李:
1994年参加第四届“桃李杯”少年乙组二等奖;
2000年第六届“桃李杯"古典舞青年组一等奖。
桃李感言:“桃李杯"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历练"二字。
2ooo年的“桃李杯",质量很高,整体水平很强,高手如云,选手之间竞争很激烈,但是我们真正印证了那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家一直到现在都是特别好的朋友。
柴明明
总政歌舞团舞蹈队演员
结缘桃李:
1997年第五届“桃李杯"中国舞少年乙组表演三等奖;
2000年第六届“桃李杯”古典舞表演二等奖。
桃李感言:第一次参加“桃李杯”时我14岁,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舞蹈比赛。当时挺紧张的,但是集中训练1年多,比在课堂中学到的要多很多。可以说那次“桃李杯”中得到的成绩是我进团的一个非常大的筹码和基础。
王亚彬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
结缘桃李:
1997年第五届“桃李杯”中国舞少年乙组优秀表演奖;
2003年第七届“桃李杯”古典舞青年(女子)组表演一等奖。
桃李感言:那一年“桃李杯”竞争很激烈,也给我打了一个好的“底子”,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素质上,这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也是一个磨练的过程。我认为“桃李杯"不应该是舞蹈圈里自己的事,应该多加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
刘岩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
结缘桃李:
1997年第五届“桃李杯”中国舞少年乙组优秀表演奖;
2003年第七届“桃李杯”古典舞青年组二等奖。
桃李感言:
作为一个舞蹈演员参加“桃李杯"最实惠的是可以收获一个作品,同时演员在比赛过程中也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一个专业性这么强的比赛不一定就是最大众化的,如果趋势所需主办方可以投入一定的物力、财力吸引一部分人来关注。
罗莹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师
结缘桃李:
2003年第七届“桃李杯”民间舞女子组金奖。
桃李感言:参加“桃李杯”的过程可以用“苦尽甘来”来形容,一开始受到学院名额的限制,并不能参加比赛,但是自己一直执著地坚持着梦想,抗过了那个艰难的过程。8次审查,由不能参赛到最后一次审查的通过那一年我2o岁。当得知审查通过能代表学院参加比赛的时候,我觉得那是我这么多年来得到的最好礼物!
郭承武
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结缘桃李:
2006年第八届“桃李杯”芭蕾舞少年甲组一等奖。
桃李感言:当时就是抱着拿冠军的信念去参加“桃李杯”的。比赛前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集中训练,最吓人的一次是一天上了16节专业课,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很“练”人的比赛,我觉得无论结果如何,名次如何,在经历这次比赛之后,选手们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因为它不仅使我们的技术技巧得到提高,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充足的舞台经验。
(文章作者:廉建峰)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0524.html
上一篇:印度古典舞传承有术
下一篇:跳好爵士舞只需掌握五点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