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民间舞蹈概况
- 舞蹈知识
- 2023-04-21
- 365
基诺族,自称基诺,原称攸乐,有阿西、阿哈、乌攸三个支系。“基诺”的含义有多种解释,多数认为“基”即舅舅,“诺”为后代或后辈,意译当为“舅舅之后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洛克区(攸乐山)和勐旺区的补远乡,另有少部分散居于基诺洛克区附近的其它区乡。
基诺洛克区境内有杰卓、亚诺,班遥和基诺山脉。主要河流有小黑江和帕尼河。茂密的森林里栖息着多种珍禽异兽。种植茶树有悠久的历史,位乐山是久已驰名的“普洱茶”的原产地。此外,还盛产芝麻、棉花、砂仁等。
基诺族历史悠久,是西双版纳的土著民族之一。语言同彝语支较接近,无文字。基诺族在汉文史籍中有“三撮毛”之称,清道光《云南通志》的《宁海县采访记》记载:“三撮毛思茅有之。男穿麻布短衣裤,女穿麻布短衣筒裙。男以红黑藤篾缠腰及手足。发留中,左,右三撮以捕野物为食。”
基诺族留发三撮,称之为“切波”,左为父留,有为母留,前为自己留。双亲只要有一方去世,当时剃去,事后再留。一旦父母双亡,留发全剃去,从此也就不再留了。基诺族留发三撮是尊敬、怀念父母的一种标志。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政府命傣族兵慰使管理攸乐的事务。傣族兵慰使委任基诺族头人帕雅龙贡为“舍伞大帕雅”(打舍伞的大头人),以后又委任白腊腰为“召怀”(土官),管理攸乐山的事务。从而把他乐山各个寨子变为傣族兵慰使的养象寨,养马寨使基诺族成为傣族封建领主的负担户,并在山区推行傣族封建领主的土地公有制。
1950年解放前,基诺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主要劳动方式是刀耕火种。农村公社由每个村的卓巴(村社头之一)、卓畲(村社头之二)、巴奴(卓巴的候选人)、畲奴(卓畲的候选人)、乃奴(巴奴的候选人)、乃额(管账者,畲奴的候选人)、可婆罗(物品保管员)统管全寨的事务。
基诺族无自己的成文历史记载,世代相传的创世传说《阿麦腰白造天地》,称现在聚居的基诺洛克他乐山是基诺族发祥地。
基诺族居住的房屋分为干栏式的草房和平房两种,屋顶都用茅草复盖,四周支撑木柱,内有舞蹈场地和举行各种祭祀仪式的柱子,其中有四根是主要的:“捏叭腊爱克”(猎神柱)、“眉莫爱克”(爱神柱)、“阿布阿摸爱克”(父母柱)、“思巴爱克”(寨神柱)。干栏式的草房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夫一妻小家庭居住的草房;另一种是父系家长制氏族“节佐卓么”(大房子)。“节佐卓么”可以容纳一个姓氏的数代人。这种同姓合居的长屋保留着氏族大家庭的残余,它是当今研究古代人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例证。当新房落成进行剽牛仪式时,要跳“刹锅克”并要用弩射牛三箭,由氏族内最年长的老妇(卓么)第一个登上新房,举行丢东瓜仪式,之后主人才能把东西搬进新房内。
基诺族婚姻属一夫一妻制,本世纪50年代初还保留有对偶婚和群婚的残余。恋爱不受制约,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但婚后就要保持贞节,离异现象少,一旦被人们发现有婚外恋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
孩子长到十三岁之后,要进行“朱柯若柯迫”(成年礼),之后才能与其他成年人享受同等的社会权益。
葬式为独木棺土葬。人死后把大树砍倒,取其中一段剖开挖空,将死者置于棺木之中,深埋一米多。墓表搭一小竹房,房里架一张竹桌献饭。人们根据死者的不同年龄跳不同的舞蹈,以示对死者的悼念。
基诺族信仰多神,有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图腾崇拜(蚂蚁包称之为舅舅)、祖先崇拜(阿麦腰白)。负责宗教祭祀者有管神的“白腊泡”和管鬼的“末丕”两种。在每年的“祭野牛头”祭相中,要把野牛头煮熟后的头骨架,供置于火塘上方高柱的台子上,同时把打猎用的七音竹筒放置于屋内猎神柱的角落处。每年举行“叫谷魂”仪式,要把鸡拿到“司基作密”(基诺人称死后到的地方)祭奠祖先魂灵。
基诺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民歌、舞蹈等民间艺术,内容和形式都极为丰富。长篇情歌“巴思”是基诺传统情歌的瑰宝。民间音乐有“格儿科儿”(唱调)、“牛儿科儿”(哭调)、“白勒科儿”(白腊泡调)“托科儿”(末丕调)等几种。民间舞蹈“厄扯咽”(即“大鼓舞”)是基诺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基诺区巴雅等七个乡及励旺补远乡;由于流传地区不同,又称为“司土啯”、“阿栖拉布啯”等。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在“特懋克”(打铁节)的三天节日活动中,以及祭鼓神(“司土拉”)的第一、二天晚上,都要跳厄扯咽。舞蹈没有大跳的动作,具有朴实,稳重,刚劲的风貌。
流传于基诺区巴卡等七个乡的习俗舞蹈“刹锅克”,唱词较为精炼,舞蹈以优雅、文静、整齐为特点(现已濒于失传);现在司土乡司土老寨尚保存有刹锅克的部分舞蹈场面。过去在刹锅克的活动中,由青年组织类似纠查队的“若科玛”维持现场秩序。活动的这一天,在新房里可以与往日情人接触怀旧,只能谈情不能纵欲;夫妻之间虽说互不干涉,但如有越轨的苗头,马上就被“若科玛”遣送回家。现在已不存在这些情况了。
基诺族的少年儿童从小就得到民间歌舞的熏陶。根据年龄及活动内容,凡五至十二岁的孩子,均要参加类似幼儿园的组织“诺栽尼柯”,主要是在寨子中心游戏玩耍及唱歌跳舞。儿童舞蹈有“雀罗起戈雀罗”,“勒利锅勒泼”,“牙莫追追”等。十三岁至婚前的青少年每天晚上都要到公房(“尼高佐”)里纺线、歌舞娱乐,但不能在公房里谈情说爱。舞蹈“竹骨能”是在公房外面大场子上进行的歌舞,他(她)们在舞蹈中可以放开歌喉高唱,也可以娓娓细语。基诺族每个乡、村几乎都有青少年歌舞,舞蹈形式多种多样,舞姿活泼大方,多以裁歌载舞形式进行,一般无伴奏。
基诺族自古有重丧事和以舞送葬的习俗,他们确信用欢乐的歌舞来为死人送行是十分必要的。基诺族在丧葬礼俗中形成了一套舞蹈程式,主要有“遮克追”、“打克锅”、“阿嫫松铁祭”、“托跻卡”、“司秋”、“司们”等。丧葬祭把舞分为只舞不唱和边唱边舞两种,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集体舞,队形以围圆圈最常见。舞蹈的特点是庄严肃穆较为深沉。舞蹈动作多以脚的律动为主,手部有简单的动作,不甚突出。少数舞蹈,如阿嫫松铁祭,头戴笋壳面具,手执道具舞动。舞蹈中用动人的歌词,委婉的音乐来表达他们悲切的感情。音乐多为杆击乐,从它的伴奏里可以看出古老杆乐的痕迹。
“跳笙”据基诺族老艺人讲“是老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但基诺语中无“笙”,舞蹈时的歌词亦不唱基诺语。据说跳笙是大批内地茶商和马帮前来基诺山做生意时传入的,年代并不太远。舞蹈时用小三弦伴奏,唱词内容一般即兴而作,跳舞时跟随弦(即弹弦师傅)围圆环舞,有简单队形变化。舞蹈主要有“合脚笙”、“对脚笙”、“羊打架”、“摇头笙”、“叉挂笙”、“跳笙”等套路。跳笙深受基诺族人民喜爱,现在已是结婚喜宴,或过年节及平常晚上串寨时,都要跳的一种自娱性舞蹈。
基诺族的民间舞蹈是基诺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客观反映,同基诺族发展历程和文化风俗等纵横交错在一起,有着古老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并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
(文章作者:王丁丁)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1244.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