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舞起源
- 舞蹈知识
- 2023-04-21
- 490
一、峨山彝族花鼓舞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据调查和文字资料显示,峨山彝族自治县大概于19世纪末(1898年左右),就已经有民间花鼓舞的表演和传授活动。彝族花鼓舞在峨山的发展应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最早跳花鼓的几个村寨中,按已知情况统计,已有了六代以上的花鼓艺人。新中国成立前,民间花鼓队从数量来说相对较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峨山的彝族花鼓队伍迅速发展和壮大。现在,县内每个彝族村寨几乎都有一支或一支以上的花鼓队。甚至包括哈尼族、汉族等村社现在都有彝族花鼓舞表演队。在滇中地区,彝族民间的这种特有文化艺术形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峨山的彝族花鼓舞也已走向省城、走向首都,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2006年5月,峨山彝族自治县被云南省命名为省级“彝族花鼓舞之乡”。
二、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及产生发展剖析
(一)彝族花鼓舞的民间传说
在峨山县富良棚、塔甸一带流传着关于花鼓来历的古老传说。古时,有个能歌善舞的彝族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时.无意间手拍打了罐口,瓦罐便发出咚咚的声音。她觉得很好听,在上山砍柴时便取回了一段空心树,两头蒙上羊皮,用木棍敲击,其声响特别悦耳动听。从此后,彝族人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活动。彝族后人为了纪念花鼓的发明者,就做了一个牌位,上书“有感花鼓娘娘之神位”,在每次跳鼓前都必须杀鸡献牌位,举行一定的仪式,以示崇敬和保佑舞者不受伤。
民间的这种传说只能是一种本民族的精神依托和崇敬祖先的意识愿望,但也说明了花鼓舞在彝族生产生活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和历史。在很早以前,彝族人民就有用花鼓舞进行丧葬娱尸、祭祀等活动的风俗习惯,这一风俗在彝族民间一直传承至今,从未中断。彝族花鼓舞的原始属性就是祭祀和丧葬娱尸。早先除了在这两种场合外是不得跳花鼓舞的,且舞者只能是男性(一般为5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这一花鼓舞的原始属性内涵得以扩张和延伸。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丧葬等场合外,如过年贺家、喜庆节日典礼、开新街、娱乐活动,等等都少不了花鼓舞的表演。表演者也从以前的男性为主逐步变为现今以女性为主(占9(占90%以上)的局面。
(二)外来汉族文化的影响是产生彝族花鼓舞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之一
汉族民间舞的两大体系秧歌、花鼓可谓妇孺皆知,而南方各地流行的花鼓、花灯、采茶,溯其渊源,大多与“凤阳花鼓”的传统有关。淮河流域的传统花鼓经历史上凤阳人流浪卖艺传人云南,并受到云南彝族人民的接纳、吸收和同化,逐渐形成今日的彝族花鼓舞和其他文化艺术形式。
元朝的势力发展到云南后,当时嶍峨的阿焚酋归附了元朝,设熠峨干户所(公元1256年),这是官方机构的正式出现。公元1289年设嶍峨县。也就是说汉民族文化在峨山开始出现。
明末清初是“凤阳花鼓”盛极一时的时期。很有可能在这个时期汉文化艺术“凤阳花鼓”才流传到了云南,流传到了滇中等地区。经过长时间的民间舞渊源流变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从理论上讲.产生和形成一种具有艺术特质、规律,具有较丰富艺术内涵和结构较为完整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需要相当长的时期和各种因素及条件。因此,可以说外来的汉文化及艺术形式是影响产生彝族花鼓舞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及因素。这些汉文化艺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影响、渗透到当地少数民族当中为少数民族所接纳、吸收并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之中,从而以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现。如果没有汉文化传入这一因素和条件,很可能也就没有现今彝族花鼓舞这一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了。也就是说在历史环境变迁、社会文化相互影响、渗透的大背景下,汉族文化和彝族文化有了相互吸收借鉴、相互融合的结合点与发展契机,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式。
(三)彝族“跳乐”是彝族花鼓舞的舞蹈语汇母体
彝族的“扎拉卓”,汉语称“眺乐”或“大娱乐”,是峨山彝族各支系中相传最远,流传最广的一种自娱性歌舞。“眺乐”都是围圈逆时针而舞,花鼓舞中许多舞段与此相同。花鼓舞中都有“跳乐”中的“合脚”、“顺脚”、“串脚”、“点步”、“甩脚”、“跺脚”、“转身”等步法,动作也相一致,只不过花鼓舞中的动作幅度夸张,力度偏大,速度节奏偏快,舞蹈更具激情,有很强的视角冲击效果。“跳乐”的舞蹈动作在花鼓舞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成分,在很大程度上两者间的步法、动作基本一致或者说花鼓舞中的主要步法和动作都是由“跳乐”演变而来,只是手的分工不同。“跳乐”双手是互击产生节奏及变化和增加气氛的作用,而花鼓舞双手是起到护鼓和击鼓的功用。彝族花鼓舞与彝族“跳乐”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原始属性,从而也使彝族花鼓舞更具有独立性、观赏性、艺术性和舞蹈的社会功用性。
(四)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是丰富和发展彝族花鼓舞的主要内因和来源
花鼓舞中有许多不同于“眺乐”的舞蹈语汇和套路。有模仿动物的,如“小兔舞”组合套路,它是采用花鼓舞板鼓节奏。动作起伏较大,形象酷似跳跃的小兔。这种舞蹈动作形态是来自于人们在农闲时上山狩猎,野兔奔跑的场景。反映生产劳动的有“割荞舞”等,主要舞蹈动作动力以舞者往左右两边蹲崴膝,领舞者两手左右做收割状。反映社会自然中事物现象的有“梅花舞”、“开花舞”、“蛇蜕皮”、“螺蛳转”,等等舞段和套路。有驱鬼避邪、保佑平安或祈求死者灵魂安息的“鬼跳脚”、“绕棺”、“十二月采花”等。有的舞段组合是为解决花鼓舞在表演中遇到场地制约的问题而创造发展出来的,如“台阶舞”。“台阶舞”采用板鼓节奏(板鼓即慢鼓)和板鼓的主要动作,用急鼓中的“穿花过街调”队形。相互交叉换位边跳边上台阶或陡坡,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受表演场地约束的问题。在彝族花鼓舞中许多具有较高艺术观赏性和技巧性的舞蹈动作如“探花步”、“蜻蜓点水”、“崴膝”、“韧脚步”、“跺脚”等等,刚柔并济。既轻盈灵巧,又威猛有力,腾跳挪闪,张弛有度。这些花鼓舞中的舞蹈精华是彝族民间花鼓艺人在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实践中,对生活的感悟、对花鼓的热爱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是彝族民间艺人的智慧产物。
三、花鼓舞是汉彝文化交融的结晶
彝族花鼓舞与汉族花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彝族花鼓舞中有相当内容和形式都是汉文化形式,从这一现象更为肯定地说彝族花鼓舞是发展于彝族文化中,经过汉彝文化交融的共同结合体。因为自从有彝族花鼓舞以来,其唱词都是汉语,曲调也都是花灯调,至今也未发现用彝语和彝调作为花鼓舞的演唱词调和表现形式。
那么,汉族的花灯和彝族花鼓舞究竟有多大的联系呢?其一、从彝族花鼓舞中的唱词来看,如:“听唱凤阳鼓”、“听唱云南鼓”、“一进门来二见天,楚石栏杆摆两边”、“金童玉女两边站,一对白鹤摆前面”、“鲁班师傅来瞟粱”等等都是汉文化的表现形式。其二,曲调都是唱花灯调,彝族花鼓舞中称“灯调”,多用花灯中“放羊调”、“五里塘”等。其三,彝族花鼓舞中唱词“十二月花”或称“四季采花”和汉族过去唱“地灯”时的“十二月采花”相同。其四,和“地灯”相同,演唱形式都是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边走边唱。其五,套路名称意义相同。彝族花鼓舞中的“拜四方”和汉族“地灯”的“拜四方”一样,都是表示谦虚尊敬他人之意。其六。汉族“地灯”和彝族花鼓舞都背相同的鼓,等等。
总之,彝族花鼓舞中有着不可分割的汉族文化艺术的成分。这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包含和相互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某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产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结合形式。正因为这样,聪明勤劳、开朗奔放的彝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对生产生活、社会自然的理解与热爱以及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才创造出如此具有魅力的、丰富多彩的彝族花鼓舞艺术。“在历时过程中的同源异流与共时状态下的多元融合,导致了民间舞在渊源流变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的网状交又关系”。正是在这种流变影响下,经过本民族人民长期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形成了民族特色浓郁的,经过汉彝文化交融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彝族花鼓舞。
(文章作者:王丁丁)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1345.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