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艺术特点
- 舞蹈知识
- 2023-04-21
- 1002
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伞头"。伞头必须具有眼明手快、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顺口溜或说些吉祥话,语言必须风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队还要有3至5人的教练,专管训练演员并兼做演员。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种,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单数。
表演形式: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与小戏两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秧歌相同,小戏则专门演小戏,两者除服饰相同外,没有内在联系。从前述安锅组班,到扮演的人物、人物关系以及服饰等方面,可以看到它属于由秧歌向小戏和现代戏曲发展的过渡形式。所扮演的人物有:
鼓子:原是挎鼓表演,后改为水袖,扮成40多岁的中年人,有如戏曲的老生,潇洒诙谐。
棒槌:持双棒表演为年青人,扮如戏曲中的小生、武生,英武矫健。
翠花: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姑娘温柔娴静的性格。持折扇,舞时并不打开,扮如青衣。
扇女:持折扇,舞时打开,年青妇女形象,扮如花旦,舞姿优美。
小嫚 (小姑娘): 为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持团扇表演,伶俐活泼。
膏药客:穿大褂、戴礼帽,持伞与虎撑。此人不跑大场,多是戏班的负责人,说些插科打浑的话,引人发笑,犹如丑角。扮演人物的服饰、打扮完全是为了后面的小戏,并有了生、旦、丑等行当的划分。在伴奏乐器上,除唢呐、锣鼓外,还加了演出戏曲用的板鼓、拍、板、堂鼓等乐器。演出场地可在广场,也可搭台,因地而异。
表演内容:胶州秧歌的表演内容可分为"跑场引人""膏药客打浑""乡土小戏"等。跑场引人:演出前先打几通锣鼓招徕观众,然后开始跑大场,场面是一般秧歌常用的摆队、十字梅、四门斗、绳子头等。在台上跑大场时,多由鼓子带队从两面交叉跑出,每种角色两人相遇时要对舞,交错而过时男角还做些翻扑技巧动作,女角则对舞而过。过场中,演员可以即兴发挥技艺,充分表演。但舞时从不唱。场面多少、时间长短、因观众多少而定,人员己满则开始演小戏。人来不齐,由膏药客插科打浑后,再来一次跑场。
膏药客打浑:大场后膏药客上场,调剂气氛,并让演员休息,以便后面的小戏演出。他上场时,撑着打开的伞,拿着虎撑缓缓而上,即兴编词诙谐逗趣。如演出中各角色都是女孩子扮演的,上场后就来段逗趣的话:"锣鼓煞住乐自然,尊声诸位听我言,今年小屯这台耍,尽是女的缺少男。有心还想说几句,我的膏药又不粘。叫声伙计们再把锣鼓敲起来,膏药不粘来二遍。"于是又跑一次大场后,才开始小戏的演出。
乡土小戏:小戏"闯关东"已无人能演,目前常演的传统剧目有"拉磨""顶灯""双拐""打灶王"等。这些虽然是流传的农村秧歌戏,但由于运用当地民歌小调与唱腔,语言通俗风趣,表演中有舞蹈又有技巧,因而极受欢迎。如"拉磨"要充分运用方桌表演技巧,"顶灯"要顶着灯作些高难动作,所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无怪乎当地有这样的谚语:"听见秧歌唱,手中活茬(活计)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着老命瞅一瞅。"充分表达出人们在拥挤中争看秧歌,焦急与欢快的心境。
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羽调式的民间吹打乐。秧歌的音乐与舞蹈动作配合密切,音乐中用来表现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动律的附点八分音符贴切典型,音乐根据舞蹈情绪灵活运用,两者在力度与速度上高度和谐统一。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还有《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小戏。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鼓子"的动作有"丑鼓八态",韵味奇特。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当地老艺人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胶州秧歌的动律与风韵。舞蹈家们又把它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而这一动律特征的形成,关键在于脚掌的富有弹性,脚跟的灵活扭动,而这些特点都和过去演员脚上要踩着"跷板"表演不无关系。所谓跷板,即特别制成带有假小脚型的鞋,穿上后只用前脚掌着地,裤中只露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妇女的步态。
(文章作者:王丁丁)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1347.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