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陈维亚首部原创舞剧《马可·波罗》自10月建组排练

国家大剧院三周年院庆大戏、首部原创舞剧《马可·波罗》自10月建组排练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日前,该剧总编导陈维亚携各位主创与演员亮相国家大剧院,展示了剧中最精彩的舞段。在发布会上,国家大剧院与参演《马可·波罗》的东方演艺集团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大艺术机构的强强联合。 

陈维亚表示,该剧将集合所有舞蹈之大成,它既是多种舞蹈语汇的交融,又是两个时空的交融。值得一提的是,刚刚执导完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陈维亚,将在《马可·波罗》中沿用亚运会“水上丝绸之路”的概念。“这两个创作之间其实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亚运会开幕式是一艘大船‘走出去’,而《马可·波罗》则是乘着大船‘走进来’,这一来一去正是交流,正是沟通,正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话。”陈维亚说。

 

在音乐创作方面,作曲张千一将融合欧洲西洋音乐、元代宫廷音乐、蒙古民族音乐、江南民间音乐四种风格;而全剧的舞美设计也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舞台技术打造一个梦境般的浪漫国度。

 

第一次推出原创舞剧,自然要体现出国家大剧院的品质。这种品质到底是什么呢?总导演陈维亚说:“创作组今天碰面后有一种共同的感觉,现在各种演出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电视化,而我们则要避免这种趋势,踏踏实实地做一部舞剧,制作出浪漫、梦幻、唯美的感觉。”

 

舞剧以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古代中国的形式讲故事,避免以简单“游记”来串联。作曲家张千一介绍,舞剧音乐混合了西方、宫廷、蒙古、江南四种音乐。“虽然具有混合风格,但作为舞剧这样一个整体的配乐,一定要有‘核’,不能散。”同时,舞剧将采用现场乐队伴奏。

 

《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取材于《马可·波罗游记》,《游记》内记录了元皇帝忽必烈应波斯君主之请,将阔阔真公主下嫁波斯的故事。在舞剧故事中,马可·波罗离开中国前应忽必烈要求接受了这护送公主远嫁的“最后的使命”。经历了风暴肆虐、海浪颠簸,两人互生情愫,却最终“发乎情止乎礼”。

 

这个富含东方意味的含蓄爱情故事,本身具有中外文化交融的寓意。该剧由中美意法四国艺术家合作打造,成为世博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上耀眼的明珠。

 

据介绍,该剧服饰和舞美设计由意大利著名时尚大师皮尔·卡丹亲自操刀;法国巴黎歌剧院编舞约瑟·马丁内斯担当编导;奥斯卡颁奖典礼音乐总监、美国作曲家丹尼尔·沃克谱曲,秉承其一贯的清新作风,旋律优美,配器亦十分精妙,并由著名指挥家陈燮阳领衔上海交响乐团录音。

 

据悉,芭蕾舞中的马可·波罗和元代皇帝忽必烈、阔阔真公主、波斯女仆、蛇女等,都穿上了由皮尔·卡丹亲自设计、度身定制的服装。这些服装都华丽又充满异域风情,精美无比。

 

同为威尼斯人的皮尔·卡丹有着很深的“马可·波罗”情结,自称是他的“终身粉丝”。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透露,戏中阔阔真公主的结婚礼服,是皮尔·卡丹本人在年轻时亲手缝制的。5月,皮尔·卡丹在上海两次观看演出,深深为之倾倒,最后一场是在几乎赶不上飞机的情况下,才恋恋不舍地被助理“强行带走”。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