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认识——宴席舞
- 舞蹈知识
- 2023-04-21
- 482
宴席舞-舞蹈起源
宴席舞据《化隆县志》记载:化隆回族的源流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元代迁入最多,嗣后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又逐步迁入,
其来源有:
一,唐朝与西域贸易交往中,有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通过西宁经商,至化隆置产垦居,这些西域人能歌善舞, 将其具有浓郁西域风格的歌舞流传于此地。
二,西域亲军定居。十三世纪初,蒙古铁骑西征,从西域带回大批“西域亲军”及其家属,还有随之而来的商贾、工匠、传教士等,被安置在甘、宁、青地区驻守屯垦。
三,南京市珠玑巷移民入居。因触犯皇室,被发配至青海,辗转一、二百年后进入化隆定居。四,明清年间,为逃荒避难从外地进入化隆定居者为数较多。历代王朝实行“屯耕移民”政策而迁入。不论军屯或民屯,移民定居的户籍中有一部分回族,至清代雍正初年,从山西、陕西等地迁来大批回族在化隆筑城实边,屯耕屯田。清同治、光绪年间,两次回族反清斗争失败后,一些人避居化隆。“经过数百年的分化组合、承袭演变,基本实现了中国化、本土化,由寄居到定居,人口数量已相当可观,而且具有了相对集中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并选择以汉语汉文为主作为交际语言文字,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从而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和风俗习惯,为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在这形成过程中,唐诗、宋词、元曲也对回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对西域乐舞表演盛况的描述有“石国胡儿人少见,蹲舞樽前急如鸟”;在《唐书礼乐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舞蹈者立毯上,旋转如风。”从这些歌咏舞蹈情景的诗句中可以得知西域乐舞的特征:舞者有高超的技艺,而这高超的技艺与化隆地区回族宴席舞的特征相似。
至元代时,回族的文化艺术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元代专门设立了回回乐舞机构,并由回族人自己掌管,回回乐舞也成为有特色的宫廷舞。至“明末清初,经过长期互渗和交融,形成儒、释、道、清(伊斯兰教)四教会通型的文化体系。”回回乐舞也在此定型。清朝时,统治者推行反对民族政策,迫使回族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艰难的生存环境使回族人的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炼和弘扬,在进行思想情感和语言艺术等交流活动时,基本采用含蓄默契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深深感到仅有文化艺术对本民族的发展是不够的,还要有武术才更能发展和保护自己的民族与宗教。于是代之兴起的回族武术,为回回舞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尚武精神也成为回族人的追求,并融入到舞蹈中。
“人是文化的携带者,民族的迁徙,人口的流动不仅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社会结构,而且改变着这一地区的文化风貌。”历史上大批回族人移居青海,将后来古老的民俗文化代代相传,并与当地的汉、藏、土、蒙古等民族相融合,互通婚,从而形成了既有自己独特之处,又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具有中国式的回族伊斯兰文化艺术。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与它的历史密不可分的,化隆回族宴席(曲)舞的表演习俗也是如此,因此,通过对化隆回族历史的回顾可知,青海化隆回族宴席(曲)舞的形成年代大致在元代或更早些,但它的兴起与广泛流传不会早于明代。”
宴席舞-简舞蹈介
回族宴席舞主要流行于甘、青、宁地区和新疆昌吉回族聚居区,它是广大回族人民在喜庆佳节。特别是民间传统婚礼仪式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表演形式。以歌为主、舞蹈为辅,这种歌与舞不分开并与富于抒情性的口头文学融为一体,成为回族宴席舞最显著的特征。在甘、青、宁回族地区,每逢人家举办婚礼时,亲戚邻友们要来戏耍亲人,谓之“闹床”。青年人撕窗户、扔鞭炮,以及做其他恶作剧,不到心满意足决不罢休。有些亲友们把公婆簇拥到院中,耳朵上挂起两串红辣椒,头戴破草帽,脖子里挂钥铃,倒骑毛驴、老黄牛等,在众人的起哄下转圈、逗笑,热闹非凡。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青海卷》中对宴席舞有这样的记载:“宴席舞流传于青海回族聚居区,是一种由男性成对表演,边唱边舞的即兴表演形式。”青海地区的回族群众当儿女成人之时,便为儿女操办婚礼,这一婚礼仪式被称为“办宴席”,前来贺喜的人称之为“吃宴席”。在婚礼“吃宴席”的场合中演唱的民间歌曲,称为宴席曲,所表演的舞蹈也自然称之为宴席舞。
宴席舞是中国西北回族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形式。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回族宴席舞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深入分析了这一舞种的动作形态与演唱歌词内容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阐述了舞蹈语言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青海化隆地区流行的回族宴席舞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典型的舞蹈有《虎狼马》、《莲花落》、《上山打柴》、 《菠篮舞》等。这些宴席舞,舞蹈程式性强、舞姿优美纯朴,且歌且舞,自娱自乐,很受当地回族群众的喜爱。
宴席舞-表演形式
回族宴席舞一般无音乐伴奏,为烘托气氛,舞蹈者在表演时一般就地取材,即左手拿宴席中所用的“醮池”,右手捏筷子,有节奏地敲击瓷碟边。在强、弱、缓、急的碟音的伴奏下,时而激情饱满地把一些个性鲜明的动态展现出来,时而以低沉、抒情的音调演唱出歌者所表达的情感。
宴席舞的表演形式,有独唱和对唱,多是二人或四人对歌对舞,或由二人或四人主唱,再由二人或四人伴舞。在表演过程中有一定难度的表演动作,如单腿翻身、双蹲步、弓步、凤凰展翅等。其舞蹈动作主要有两种,即模仿鸟类飞翔的动作和武术动作。模仿鸟类的飞翔体现了回族人浪漫、洒脱的气质及对自然生态的向往。如在铁力盖村的宴席舞《笸篮舞》中,舞蹈动作主要模拟鹦哥的展翅飞翔,舞者边唱边轻舒双臂,上下起落,动作温柔浪漫,给人以美的享受;另一种舞蹈动作带有武术动作特点,体现了回族人在过去为免遭生存受到侵扰,崇尚武术以求自卫强身的含义。在化隆地区的回族宴席舞中,回族人将喜爱的传统拳术动作融入到宴席舞,如“鸽子翻身”、“黑鹰展翅”、“老爷抽刀”、“三倒步”、“犀牛望月”、“猛虎蹬腿”、“回头望月”、“跳跃扑打”等。这些刚健挺拔、英勇豪迈的舞蹈动作中闪烁着武术的敏捷迅疾、静止沉稳的特点,舞蹈的细腻与武术的刚健、洒脱融为一体,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创新意识。
这两种舞蹈动作都是随着歌词内容进行变换,歌词对动作的要求都有制约作用,属于即兴创作类。舞者必须是悟性高、手脚灵活,要有眼观八方的本领,即见什么,就唱什么,跳什么,要求比喻要恰当、生动、形象、活泼。而且舞者必须熟悉曲词,合着节拍自唱自舞,自由发挥。
宴席舞-动作特点
宴席舞来源于保安族的婚礼习俗。结婚时由新郎和本村的青年组成“迎亲队”到女方娶亲,女方村里的男女青年也组成迎亲队,在村口以墨笔涂男方陪送者的面部,并用拳击之,以相戏谑。娶亲后,新郎新娘骑马回家,举行宗教仪式,随后即散发核桃、红枣。凡是贺喜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向主人索取一份,祝贺他们吉祥如意,红喜临门,夫妻和睦。最后宴席开始,在篝火的映照中,请本村最好的歌手唱宴席曲,大家也就随着唱词边歌边舞。宴席舞的表演者,人人能触景生情,随口填词。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舞步稳健、潇洒,一般多为对唱、对跳,即兴表演。
宴席舞的动作特点是头部有规律、有节奏地摆动。动律是由下颏的左下侧向右上侧自然摆动,摆动时节奏性强并有停顿。整个身体的左右摆动较明显,尤其是两胯部分更为突出。腿部屈伸较大,脚落地时有力、稳健,多属邀请动作。手形为半握拳,大拇指伸展,其意为夸赞保安族在气质上是一个“有自豪感的”民族。这种手式在保安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甚为普遍。保安人民在舞蹈时喜欢昂首挺胸,整个动作和情绪都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宴席舞-代表剧目
青海化隆地区流行的回族宴席舞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典型的舞蹈有《虎狼马》 、《莲花落》、《上山打柴》、《菠篮舞》等。这些宴席舞,舞蹈程式性强、舞姿优美纯朴,且歌且舞,自娱自乐,很受当地回族群众的喜爱。
宴席舞的唱词可以说基本反映了回族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赞美东家、赞美亲友和赞美自然的赞美曲,如《恭喜曲》、《赞东家》等;有反映劳动、生产的生活歌,如《高山上挡马》、《庄稼人》等;有规劝人们向善的规劝歌,如《学生哥》、《娘怀胎》等;有描写旧中国军阀强行拔兵的征战歌,如《高大人领兵》、《马步芳征兵》等;还有反映妻离子散、人生悲欢离合的思念歌。旧时代新婚夫妇被战争逼迫分离,丈夫赶赴沙场,新妇独居闺房深夜思夫的《莫奈何》、 《哭五更》等;有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为题材的历史叙事歌,如《脚户哥》、《方四娘》、《满拉哥》等;还有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歌,如《园子家》等。这些唱词将抒情与叙事自然融合,人物刻画细腻动人,情节曲折,语言流畅,既顺口悦耳,又显得生动完整,深刻地反映了回族人的生产与生活。宴席舞主要以规劝、教育、赞颂为主题,属自娱自乐的歌舞活动。化隆地区的宴席舞,主要以德恒隆地区的《上山打柴》、《小罗成》和石大仓乡大岭村、铁力盖村的《虎狼马》、《莲花落》,以及二塘乡龙泉村的《笸篮舞》为代表。
《笸篮舞》源自明清以来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曲艺“宝卷”的著名曲目《鹦哥宝卷》。大概内容为:一只红嘴绿毛的小鹦哥,为挽救母亲垂危的生命,飞过遥远的山岭,去寻找葡萄仙果,不料被人用弹弓打伤后捕捉,在好心的仆人的帮助下,它逃脱牢笼,衔着葡萄去找母亲,而母亲已亡。绿鹦哥悲伤不已,全身绿毛脱落,生出白色羽毛为母戴孝。因其孝心感天动地,白鹦哥被神仙收留于天界。这则故事出自敦煌佛经《鹦哥宝卷》 ,故事中所表述的孝敬老人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德,故被回族群众汲取后,加以创造,从而演变成今天的宴席舞。
回族宴席舞是回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大量汉族文化艺术,经过长期加工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曲调、韵味、歌词内容、舞蹈身姿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情趣和民族风韵。回族宴席舞主要是以唱为主,以舞为辅的一种民间艺术。因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艺术体,所以在具体的演唱中,从音乐角度称它为宴席曲,也称“家曲”、“菜曲”,以表示“野曲”与“花儿”的区别;从舞蹈的角度称之为宴席舞。
宴席舞-舞蹈评价
化隆地区回族的习俗风情为宴席舞的产生、培育与发展,开启了广阔的艺术天地。回族宴席舞艺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是这一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也是本民族现存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回族宴席舞艺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是这一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也是本民族现存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既能见到古代宫廷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因素,也能见到伊斯兰教国家音乐的影响,是中华文化中多元一体的艺术瑰宝。化隆回族宴席舞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回族的民族史、迁移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着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文章作者:吴小盼)
本文由bosco于2023-04-21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1489.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1489.html
下一篇:怎么和幼儿一起创编舞蹈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