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宗教:藏传佛教宗教舞蹈
- 舞蹈知识
- 2023-05-02
- 520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藏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能通过它与神灵沟通而得到佑护。
在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中,藏族属于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的古老民族。藏族历史悠久,丰富的人文宝藏和历时两千年的宗教文化,不但造就了藏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习俗,同时也造就了整个藏民族。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藏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能通过它与神灵沟通而得到佑护。
藏族的民间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楚巴"(藏式长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顺边"的美;而虔诚的宗教心理,则给舞蹈渲染上许多宗教的色彩。除前述寺庙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还有:"谐"、"果日谐"、"卓"以及"热巴"等。
"谐"(歌舞之意):也叫"叶",俗称"弦子",以四川甘孜的"巴塘弦子"最为典型,属于农区的舞蹈形式。表演时,由一名操"必班"(藏式二弦琴)的人领舞,参加者随着琴声边歌边舞,曲调悠扬,舞姿优美,充分发挥了"长袖善舞"的优长。其舞姿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张议潮出巡图》的仪仗中,数名汉族女子拂动长袖翩翩起舞的形象近似,可见汉藏文化交流历史之久远。
"果日谐"(意为"围圈歌舞"):流传于西藏的日喀则、山南等地。参加者围成大的圆圈,随着领舞者边歌边舞,沿顺时针方向前进。(这和藏传佛教讲求"右旋"相一致)每首歌曲都有一定的跳法,并分为慢曲和快曲两部分。慢曲时,高歌缓步,抬起同一侧之手挥舞行进;转快后,情绪激昂,波浪式"一顺边"的特征就更为突出。
"卓"(意为"舞蹈"):俗称"锅庄",是流传于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歌舞形式。其舞蹈名称、曲调与动作风格因地区而异。云南中甸"锅庄",唱词中多是歌唱寺庙和喇嘛的内容,如《单其木》:"金子的大床上铺上三层褥垫,请一位大喇嘛坐在上面。"反映出人们对喇嘛的敬重。在名为"孔雀吃水"的表演中,歌词虽都是赞颂孔雀的,但舞姿却是鹰的形态。这是因为当地人把鹰和孔雀都看作是神鸟,所以男子的舞姿拟鹰的形象也比较多,表演者通过舞蹈体现出他们的宗教心理。
日喀则的"卓",常把一些源于劳动的舞姿用于表演中,气势磅礴,技巧性强。如《扎西伦布》:其歌词是赞颂扎西伦布寺的内容,虽也是人们宗教心理的反映,但舞蹈充满乐观生活气息。慢板时,舞姿中有打夯的体态;快板时,男子的动作则是高难的"躺身跃进"的技巧。
"热巴":"热巴"一词,意为"流浪艺人"、也是人们对其表演形式的称谓。过去,一些生活困难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为主、或自由结合组成演出班子,并由一名老艺人作领班,到各地流动演出。由于他们要以此为生,表演带有卖艺的性质,所以经过不断地演出,每个艺人都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专长 。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
要说起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来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教在西藏得以兴起的经过。那是在公元7世纪时,印度高僧莲花生来到西藏宣传当时流行于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当地原始多神崇拜的“笨教”深入人心,对外来宗教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聪明的印度高僧莲花生便采取了将印度佛教与西藏原始苯教相互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义、对唯一最高主神如来的崇敬,又将笨教中的各种神灵收纳为护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对原始多神进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区在唐代诞生了藏传佛教。
随着藏传佛教的建立,莲花生又创建了该教在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祭祀活动中的宗教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随着历史的进展,藏传佛教逐渐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区,以及内蒙等地多个民族中逐渐流传开来。而《羌姆》,也因地域与民族的不同,产生出多种称谓。如蒙族称其为“查玛”,满族称其为“跳布扎”、青海等地又称作“跳欠”等。
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全国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西藏的哲蚌寺、札什伦布寺、桑鸢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普楞寺、内蒙的五当召、北京的雍和宫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数以万计的信徒为了能亲临祭祀活动,有的不远数百里之遥,提前若干天便携家带口启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对神灵进行崇拜和求得自己与家人愿望的实现。
《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届时,在高架于寺院屋顶上的唢呐、长号、莽筒、鼓钹洪亮而庄严的乐曲之中,专门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以示各路神灵已降临人间。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磕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以此作为整个《羌姆》活动的序幕。
紧接下来的是,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祇舞蹈,如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刚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宣扬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以及表演佛经中“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
在这诸多的神兽舞蹈中,要数“骷髅舞”和“鹿神舞”最为活泼可爱、舞蹈性最强,也最受所有观看者的喜爱。虽然这两个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却丝毫没有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而是赋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欢乐、祥和,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希望。这些内容不同、舞姿廻异、面具与服饰制作精细的舞蹈段落,一个个紧密相连。为了活跃气氛,在连续的节目间隙,时而还插入由僧侣们进行摔跤、角斗等表演兼比赛的活动来娱乐民众。西藏《羌姆》中的这些舞蹈,与元代在蒙古族所推行藏传佛教中的祭祀舞蹈《查玛》型态基本形式、表演内容和举行时间都大体相同,只是由于民族的差异而在舞蹈动态、服装式样、作舞时所持法器等方面另具特色。
《羌姆》活动的最后部分为“驱除恶鬼”。在全部驱魔仪式进行完毕之后,各路神灵把大、小鬼怪集中到用酥油和糌粑粉制作的鬼首“朵玛”身上,鬼首“朵玛”便在众神兵天降的押解和众多藏民的拥簇下,移置到距寺庙外有一定距离的空地上,架起柴火焚烧“朵玛”为灰烬。至此,完成了使庙宇和民众驱逐未来一年中所有邪恶,迎来人间祥和与福顺的《羌姆》法事活动。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1624.html
上一篇:芭蕾舞历史有多久了
下一篇:昆曲——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