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舞池争锋》舞蹈艺术的大众化

它让观众明白,原来高雅如国标、活力如街舞,都和日常生活不无关联。艺术并无门槛高低,人人都能融入其中

mac

说到《舞池争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就不可能不拿它和《美国偶像》比较,两者除了有着非常相似的节目流程设置外,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金牌制作人Nigel Lythgoe 和Simon Fuller的得意之作。《美国偶像》的选手个个高喊自己是" 下一个美国偶像" ,而《舞池争锋》的选手个个都想成为" 美国人最爱的舞者" ,这两个节目都带起了全民热潮。

和所有选秀节目一样,《舞池争锋》由海选开始,期间会有200 名选手进入拉斯维加斯的淘汰周。在淘汰周阶段,选手们将经受各种不同舞种的考验,最后由评委留下10男10女,进入电视直播的决赛阶段。一旦进入直播阶段,他们的命运当然将从评委手中转移到拥有投票权的电视观众手中。

乍一看,这确实和《美国偶像》等选秀节目没什么区别,但是跳舞和唱歌等才艺不同,来参加《舞池争锋》的选手们擅长的舞种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拉斯维加斯淘汰周,观众们会看到街舞小子挣扎着跳华尔兹,踢踏舞选手努力练习嘻哈。也许你在自己的领域确实出色,但是光靠一招肯定走不远。舞蹈还有一个更突出的特点 需要配合。在20强晋级10强的阶段中,选手们会被随机配对,组成一男一女的组合,每场比赛他们都要共同完成、一起拉票。每次观众投票最少的3 对选手将有机会各自表演一段独舞,再由评委来决定最终淘汰的一男一女。进入 10强后,选手们才开始争取自己的观众投票,不过他们每周依然要配对表演,这仍是他们最重要的表现机会。

评委掌握了20强到10强阶段的" 生死大权".Nigel Lythgoe 在成为金牌制作人前,曾以舞蹈演员的身份出道,自然成为《舞池争锋》的评委;与他搭档的是著名的电影电视舞蹈指导Mary Murphy ,她既专业又感性,面对精彩表演时发出的尖叫几乎可以说是《舞池争锋》的标志之一。《舞池争锋》第6 季新加入的固定评委是兼制片人、导演、编舞于一身的Adam Shankman.除了固定评委,每期节目都会有涵盖不同舞种的嘉宾评委:比如现代舞的Mia Michaels、街舞的Shane Sparks和爵士舞的Tyce Diorio 等等。除了被捧红的选手外,事实上受益最多的还有这些嘉宾评委。每一位嘉宾评委,都有一长串合作巨星名单,但在成为《舞池争锋》的评委前,他们的名气大多只限于圈内。随着节目的走俏,他们也开始在普通观众中走红。事实上,这些嘉宾评委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为选手们编舞。这些业内高手的加入,无疑为节目留下了无数让人过目不忘的经典舞蹈。

这个节目的随机性和挑战性也有别于其他选秀节目。选手们配对是随机的,所跳的舞种也是随机抽取的。所以淘汰周里选手挑战自己的能力、学习自己不熟悉的舞种、配合搭档,正是这台" 真人秀" 节目所呈现的最" 真人" 的部分。这可不单单是一个跳舞比赛,在这场华丽的视觉秀背后,它更在意的是如何展现一群本就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如何努力成长,直到实现梦想。

因此,《舞池争锋》可以说是一台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节目,海选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高手们出色的表演外,更多的是那些让人感动的特殊能力人士,其中有患脊柱侧凸的选手,有独臂甚至失聪的舞者。他们或许还达不到这个比赛的水准,但充分体现了评委们一贯强调的" 用心跳舞" 的比赛精神。

《舞池争锋》最大的意义可以说是让大众对舞蹈这门艺术有了更多的接触和理解,在年轻人群中拥有大量的拥趸。它让观众明白,原来高雅如国标、活力如街舞,都和日常生活不无关联。艺术并无门槛高低,人人都能融入其中。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