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留住民族文化的DNA
- 舞蹈新闻
- 2018-11-07
- 350
民族文化的基因,使我们区别于别人,使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
它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一盘意面、一场球赛、一段芭蕾 都是它的载体。
它通过孩子传承和延续。让我们跟随以下 镜头 ,去往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从不同民族孩子们的生活场景中,领略民族文化DNA的承继。
妈妈的味道
意大利首都罗马。12岁初一学生托马索 巴西利科正在厨房陪伴母亲做饭。
母亲克劳迪娅 巴西利科往平底锅里倒进橄榄油,加入切好的培根。煎至微焦后,培根散发出香味。托马索捏起一片肉放入嘴里,满足地舔了舔手指。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意面,蛋汁培根面, 托马索笑着说。
克劳迪娅把加盐煮过的意面用筛子沥干水分,趁热拌入生鸡蛋、奶酪粉和煎好的培根,简单又美味的意面做好了。
其间,托马索忙着帮母亲打下手,拿这个递那个,还把奶酪块磨成奶酪粉。克劳迪娅微笑着看着儿子说: 有时让他动动手,会吃得更香。我也想让他知道意面是怎么做的,让他学会做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
工程师父亲吉多 巴西利科和14岁的姐姐露西娅 巴西利科回来了。一家四口坐在饭桌前。饭桌上,除热腾腾的意面外,还有海鲜和蔬菜沙拉。像其他意大利家庭一样,4人循例互道: 祝你有个好胃口!
妈妈做的是最好吃的, 托马索说。托马索偶尔也会去吃麦当劳,但他说自己并非喜欢麦当劳的口味,倒是更中意它的玩具赠品。对他和他的很多朋友而言, 没有意大利面,就好像一顿饭缺了什么 。
克劳迪娅说,尽管家庭成员有时也会外出尝尝中餐和日本料理,但意面、比萨饼、意式烩饭等传统饮食仍占全家一周食物比例的70%。
托马索边吃意面边说: 别的食物没有妈妈的味道。
在意大利,细长、螺旋、菠菜绿、南瓜黄 各种形状、颜色的意大利面有500多种,这些面搭配各类酱汁能够混合出1200多种口味。小小意面,经由母亲之手,传递的不仅是意大利人的饮食文化,还有意大利人代代相传、无比珍视的家庭观念。当托马索长大成人,他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这一幕幕饭桌前的温馨画面,将继续朴实而平凡地呈现着
坚守的舞者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一个贫民社区中心。
10月20日是肯尼亚公共假日 肯雅塔日 。尽管学校放假,15岁的约瑟夫 奥金加依然早早起床,从位于内罗毕马塞尔贫民窟的住所出发,步行30分钟来到卡里奥科社区中心参加舞蹈课学习。
社区中心训练厅的鼓声响起,奥金加腼腆的脸上随即绽放欢快的神情。和其他孩子一起,他赤着脚,随狂野而紧凑的节奏灵活扭动身体,时而轻快跳跃,时而闭目击掌。奇特而富有感染力的舞姿点燃了空气。
一曲终了,奥金加已汗流浃背。欢快、狂野的舞蹈似乎激活了他每个细胞。奥金加学习的是肯尼亚卢奥族的卡拉巴布拉舞。教授者是当地知名的 非洲通巴斯 艺术团舞蹈演员。艺术团副导演戴维 卡瓦什亚说,他们在出国巡演之余,经常赴各贫民居住区义务演出。
在肯尼亚这片古老的非洲土地上,舞蹈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娱乐方式,每个部族都有各自独特的舞蹈。发现不少孩子喜爱部落舞蹈后, 非洲通巴斯 艺术团决定开设舞蹈班,教孩子们学习非洲传统舞蹈。奥金加所在的舞蹈班有18名学员,年龄10岁至15岁。奥金加的 舞龄 已有4年。
艺术团演员教授孩子跳舞,从不收取任何报酬,只利用自己在外表演的薪酬维持舞蹈班的运作。尽管资金匮乏、困难重重,但这个小小舞蹈班还是坚持下来,并且不断吸引着新的孩子加入。
我们的目的不是赚钱, 卡瓦什亚说。他认为,借助对孩子的舞蹈艺术熏陶,能为保护和传承非洲文化出一份力。
眼下,西方音乐、电视和电影冲击肯尼亚文化,非洲传统部落舞蹈这类文化形式逐渐被遗忘, 卡瓦什亚说, 舞蹈是文化最鲜明的体现之一。我们要让更多孩子学习传统舞蹈。这样,当我们老去,这一独特文化还能一直流传下去。
奥金加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会练上三四个小时的舞蹈。他说,尽管学舞很苦很累,但他会坚持下去,力争成为一名专业舞者。
我长大后,会像老师一样,教更多孩子跳这种有趣的非洲舞蹈, 奥金加说。
困难的生存条件无法阻挡民族传统的世代相传,总有一些民族文化的坚守者会让属于本民族的优秀基因得以延续。奥金加,这名15岁的少年,正是这些坚守者中的一员。他将踏着那来自非洲人灵魂深处的舞步,拾起民族精神的火种,让它在未来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
哈卡 和 全黑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郊区的约翰森维尔体育场。11岁的毛利族男孩罗宾 沃瑞库拉欢快地奔跑着,他正和一群小伙伴参加每星期一次的橄榄球训练。
玩橄榄球是我每星期最快乐的时刻。在球场上,我感觉自己很酷,就像是一名毛利武士, 沃瑞库拉一边说,一边拍打胸脯,做起毛利族 哈卡舞 的动作。
身着 7 号球衣的沃瑞库拉崇拜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队长里奇 麦考,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新西兰国家队的一员。
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穿全黑球衣,故而有 全黑队 之称,2008年排名世界英式橄榄球首位。和沃瑞库拉一样,众多新西兰男孩以加入 全黑队 为梦想。新西兰队队员中,既有毛利人和太平洋岛国民族的后裔,也有欧洲白人后代。各民族队员共同拼搏,令橄榄球这项体育运动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和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西兰人崇尚勇敢、拼搏、合作精神,而橄榄球恰恰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地域文化的特色。在新西兰全国431万人口中,大约有16万人参与这项运动。在最受新西兰人欢迎的10项运动中,橄榄球名列榜首。
民族文化的DNA并非一成不变,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顺利地得到传承,它会相应地发生形态上的改变。移民把橄榄球带到新西兰,而毛利人则把自己勇敢的天性注入其中。在这项运动中,毛利族孩子体味着自己祖先曾经拥有的气质和精神,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也随之悄然完成。
那长长的水袖一收
中国天津市。12岁女孩刘小源在戏台上表演京剧名段《天女散花》。
身高仅1.4米左右的她,身着粉色戏服,轻挪碎花小步,长长的水袖一收,伸出纤细的兰花指。眉梢吊起,忧郁的眼神,跟随兰花指移动的方向。唱腔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其实,8年前的2001年10月,时年4岁的刘小源就在中国第一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大奖赛中获得金奖,一举成名。当时,刘小源奶声奶气地演唱《野猪林》 大雪飘 唱段。 大雪飘,扑人面 ,韵味十足的唱腔引起现场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
天津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高长德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我们当时都很震惊,这么小的孩子,能把京剧诠释得这么完美、体现得这么动人,实在难得!
刘小源从小跟随同为票友的父母学习京剧,两岁起就能演唱完整的戏曲选段。然而,教一个1岁多的孩子学戏,并且记住大段的唱词并非易事。捉迷藏, 找到你就唱一段 ;玩角色扮演,父母当配角。就这样在游戏玩乐中,京剧慢慢地在刘小源的心里扎下了根。
刘小源对京剧的热爱同时感染了周围的人。小学6年间,班上很多小伙伴以及他们的家长都因她而喜欢上了京剧。业余时间,小伙伴跟小源一起唱戏成为他们 最高兴的事 。
2009年,刘小源进入天津市艺术职业学院,专攻京剧青衣。 在专业学校学戏很辛苦。扳腿、下腰挺疼,但我不怕吃苦。 在一个12岁孩子的心里,京剧早已从8年前一种能带给观众欢乐的兴趣转变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我喜欢梅派的戏。我的理想是成为像梅兰芳一样的京剧大师。
在天津市古文化街的一家戏服专卖店里,刘小源看见色彩绚丽的戏服,情不自禁上前抚摸。她选择一款粉色青衣戏服穿在身上,在镜子前左看右看,走了几个碎花步,摆了两下兰花指,久久舍不得脱下。
对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是民族文化基因得以传承的原动力。刘小源轻摆的兰花指,那水袖一收间的气韵,让我们看到了这种爱。
那五颜六色的舞鞋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国立舞蹈学院。
阳光照进芭蕾教室,10几名女孩子正手扶把杆,右手拇指轻捏中指,跟随舞蹈老师的口令认真练习基础动作。
12岁的巴莉娜在这群女孩中身材最为高挑,她的身高超过1.6米,皮肤白皙,淡棕色的眼睛,浅黄色头发整齐的盘在脑后,脖颈上一颗小黑痣显得俏皮可爱。
巴莉娜一遍遍练习踢腿、蹲步,姿态优雅,神情淡定,不疾不徐,在她眼里,整个世界仿佛只有芭蕾,再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吸引她的注意。
离开莫斯科国立舞蹈学院的芭蕾教室,跟随巴莉娜回到家里。在她的卧房,到处是芭蕾娃娃,简直可以组成一个 芭蕾舞团 。
巴莉娜更骄傲的 藏品 是练习芭蕾5年来穿过的近10双芭蕾舞鞋,淡黄、浅粉、银白 一双双舞鞋记录着这个热爱艺术的孩子苦练成长的轨迹。
巴莉娜拿起一双舞鞋说: 这双现在已经穿不进了,但我会永远珍藏它们。因为,穿着它们我第一次学会用脚尖站立。
用脚尖站立是芭蕾的基础动作之一,但对初练者来说,学会这个动作并非易事。 我7岁第一次学会用脚尖站立。我当时想,还从来没在这个高度看过世界呢。我真太高兴了! 巴莉娜说。
每次用脚尖站立都很疼,为这我的脚磨起了很多茧子。 巴莉娜脱下鞋袜,相比她纤细的小手,她的脚显得大而粗糙,脚趾关节都已变形。 我们老师总是说,练芭蕾,最重要的就是发自内心地爱它并为之付出艰辛劳动。
在俄罗斯,芭蕾不仅属于专业人士,这一艺术形式已深深融入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在俄罗斯看芭蕾, 舞者如痴,观者如醉 是再平常不过的场面。无论经济状况如何,观众都会盛装出席,连孩子们也是一副绅士、淑女的打扮。为数众多的俄罗斯幼儿园和小学设有芭蕾舞班,孩子们从小就在芭蕾的 基础教育 中接受 国粹 艺术的熏陶。
除巴莉娜之外,许许多多的俄罗斯孩子都发自内心地热爱着芭蕾,芭蕾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人生道路上永远的伴侣。
作为俄罗斯的象征,芭蕾已经融入了民族的血脉之中。也许正是本国民众对芭蕾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崇拜,才让许许多多的俄罗斯孩子产生了献身艺术的 冲动 与激情。(执笔记者张宁、杨亮;参与记者淡然、黄兴伟、邵香云、曾健、高帆;报道员高珊珊)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2807.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