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作光:蒙古族艺术舞蹈的奠基人
- 舞蹈新闻
- 2018-11-07
- 1497
提起贾作光创作的舞蹈作品《牧马》和《鸿雁》,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奔腾的骏马和凌空的鸿雁。12月8日,我区著名蒙古族舞蹈艺术家包扎那舞蹈作品专场晚会在内蒙古人民会堂举行,作为蒙古族艺术舞蹈奠基人的贾作光应邀回到了第二故乡内蒙古,观看了演出。12月9日,贾作光作客北方新闻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内蒙古是我的第二故乡
1923年4月,贾作光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贫苦的满族家庭,自幼喜爱舞蹈。15岁时,贾作光考入满州映画协会(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少年舞蹈班,得到了日本现代舞大师石井漠的亲授。在舞蹈班,他除了接受严格的芭蕾、现代舞的形体训练外,还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绘画、文学等。先天的禀赋和刻苦的训练,使得贾作光很快崭露头角。1942年,贾作光举办了个人作品展示会,演出了《故乡》、《国魂》、《少年旗手》、《魔》等舞蹈作品。
贾作光深情地说:“我的大半生都是在内蒙古度过的,内蒙古是我舞蹈生涯的重要转折地,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据了解,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贾作光来到了内蒙古。来到内蒙古后,他和蒙古族阿妈谈家常;与蒙古族青年一起驯马、挤奶、割草。贾作光特别喜欢蒙古族舞蹈,他说:“多么壮美,多么丰富,我简直惊呆了,我渴望用舞蹈与大家对话……”此后,贾作光悉心挖掘、采集遍布于草原、植根于人民的舞蹈素材,创作了大量反映牧民生活的舞蹈作品。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绚丽的民族色彩和精深的舞蹈技艺,深受牧民的喜爱。
佳作不断问世
贾作光的创作旺盛期很长,从上个世纪40年代~80年代均有佳作问世。上个世纪40年代,他自编自演的独舞《牧马》,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正是因为贾作光塑造的这些舞蹈形象,牧民亲切地称呼他“玛奈(我们的)贾作光”。
新中国成立后,贾作光除了担任艺术部门的领导工作以外,仍然不忘深入生活进行创作。他又先后创作了舞蹈《鄂尔多斯舞》、《挤奶员舞》、《盅碗舞》、《灯舞》、《牡丹花开凤凰来》、《嘎巴》、《鸿雁高飞》、《牧民见到了毛主席》等,其中《鄂尔多斯舞》在第5届世青节上夺得金奖,使得蒙古族舞蹈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1976年以后,贾作光又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喜悦》、《彩虹》、《海浪》、《任重道远》、《万马奔腾》等舞蹈作品。在创作中,贾作光将情、舞、乐、画融于一体,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进而丰富、发展了原有的蒙古族舞蹈。他的舞蹈热情洋溢、俊逸洒脱,刻画形象细腻,充满诗意,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不要丢掉传统的东西
12月8日20时,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联、自治区广电局联合主办的我区著名蒙古族舞蹈艺术家包扎那舞蹈作品专场晚会在内蒙古人民会堂举行。这场晚会从包扎那45年来所编导的数十个舞蹈作品中精选了《草原骄子》、《爱的奉献》、《黄河母亲》等13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日,整场晚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观看了晚会后,贾作光给予了包扎那很高的评价,他亲切地称包扎那是当前蒙古族舞蹈的领军人物。他说:“看完这场晚会我真的很感动,扎那身上那种对舞蹈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他的13个作品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时,贾作光也提出了一个中国现代民族舞蹈编导所遇到的普遍问题。他说:“我觉得近几年的民族舞蹈丢失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我希望大家在借鉴国外民族舞蹈技术的同时要和本民族的风格相结合,不要一味地追求技法而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
生活丰富多彩
健康是福。当日,当85岁高龄的贾作光精神矍铄地走进本报大楼时,大家从他的言谈举止上很难看出他已经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看到本报员工一张张年轻的笑脸,他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真年轻,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当本报员工争着和他合影时,他表现得非常耐心,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随行人员告诉记者,贾作光平时就特别平易近人,除了进行舞蹈创作外,他还看书、看电视,生活非常丰富,很少看到他烦躁或者发脾气。另外,贾作光不但酷爱画画,还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
内蒙古是我的第二故乡
1923年4月,贾作光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贫苦的满族家庭,自幼喜爱舞蹈。15岁时,贾作光考入满州映画协会(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少年舞蹈班,得到了日本现代舞大师石井漠的亲授。在舞蹈班,他除了接受严格的芭蕾、现代舞的形体训练外,还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绘画、文学等。先天的禀赋和刻苦的训练,使得贾作光很快崭露头角。1942年,贾作光举办了个人作品展示会,演出了《故乡》、《国魂》、《少年旗手》、《魔》等舞蹈作品。
贾作光深情地说:“我的大半生都是在内蒙古度过的,内蒙古是我舞蹈生涯的重要转折地,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据了解,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贾作光来到了内蒙古。来到内蒙古后,他和蒙古族阿妈谈家常;与蒙古族青年一起驯马、挤奶、割草。贾作光特别喜欢蒙古族舞蹈,他说:“多么壮美,多么丰富,我简直惊呆了,我渴望用舞蹈与大家对话……”此后,贾作光悉心挖掘、采集遍布于草原、植根于人民的舞蹈素材,创作了大量反映牧民生活的舞蹈作品。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绚丽的民族色彩和精深的舞蹈技艺,深受牧民的喜爱。
佳作不断问世
贾作光的创作旺盛期很长,从上个世纪40年代~80年代均有佳作问世。上个世纪40年代,他自编自演的独舞《牧马》,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正是因为贾作光塑造的这些舞蹈形象,牧民亲切地称呼他“玛奈(我们的)贾作光”。
新中国成立后,贾作光除了担任艺术部门的领导工作以外,仍然不忘深入生活进行创作。他又先后创作了舞蹈《鄂尔多斯舞》、《挤奶员舞》、《盅碗舞》、《灯舞》、《牡丹花开凤凰来》、《嘎巴》、《鸿雁高飞》、《牧民见到了毛主席》等,其中《鄂尔多斯舞》在第5届世青节上夺得金奖,使得蒙古族舞蹈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1976年以后,贾作光又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喜悦》、《彩虹》、《海浪》、《任重道远》、《万马奔腾》等舞蹈作品。在创作中,贾作光将情、舞、乐、画融于一体,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进而丰富、发展了原有的蒙古族舞蹈。他的舞蹈热情洋溢、俊逸洒脱,刻画形象细腻,充满诗意,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不要丢掉传统的东西
12月8日20时,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联、自治区广电局联合主办的我区著名蒙古族舞蹈艺术家包扎那舞蹈作品专场晚会在内蒙古人民会堂举行。这场晚会从包扎那45年来所编导的数十个舞蹈作品中精选了《草原骄子》、《爱的奉献》、《黄河母亲》等13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日,整场晚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观看了晚会后,贾作光给予了包扎那很高的评价,他亲切地称包扎那是当前蒙古族舞蹈的领军人物。他说:“看完这场晚会我真的很感动,扎那身上那种对舞蹈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他的13个作品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时,贾作光也提出了一个中国现代民族舞蹈编导所遇到的普遍问题。他说:“我觉得近几年的民族舞蹈丢失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我希望大家在借鉴国外民族舞蹈技术的同时要和本民族的风格相结合,不要一味地追求技法而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
生活丰富多彩
健康是福。当日,当85岁高龄的贾作光精神矍铄地走进本报大楼时,大家从他的言谈举止上很难看出他已经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看到本报员工一张张年轻的笑脸,他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真年轻,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当本报员工争着和他合影时,他表现得非常耐心,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随行人员告诉记者,贾作光平时就特别平易近人,除了进行舞蹈创作外,他还看书、看电视,生活非常丰富,很少看到他烦躁或者发脾气。另外,贾作光不但酷爱画画,还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7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4053.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4053.html
上一篇:“美国舞蹈节”首次引进中国
下一篇:肚皮舞蹈(Khaligi)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