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创新民族舞蹈学科建设
- 舞蹈新闻
- 2018-11-07
- 469
本报讯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作为北京舞蹈学院具有历史传统的重点学科,在学科建设上不断创新。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专业(方向)为品牌、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教合一专业(方向)为重点专业的整体教学布局和特色。近日,该系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据了解,该系在教材及课程资源建设上,一是通过对中国56个民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进行采风和田野作业、撰写报告,挖掘、整理、提炼、加工并使之成果转化为中国第一批民族舞蹈教材。汉、傣、藏、蒙古、维吾尔、朝鲜等民族风格舞蹈教材90%在全国应用。二是不断创新、拓展并在此基础上编撰了新教材和课程:例如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与编创、中国民族民间舞基训与技术技巧等配套教材。三是通过“请进来”,将当地的民族民间舞专家请进课堂,整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课系列教材。该系创建的教材和课程因其代表性、风格性、科学性、前沿性,已经成为其他院校教学和科研的范本。还有,在教学方法上改革,突破了传统舞蹈教学口传身授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原创元素教学法为主体,以电化教学为辅助手段,配合启发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主体意识。本学科的“元素教学法”,被全国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院校、舞蹈院团所接受和运用,成为实践教学的典范。
据该系系主任赵铁春教授介绍,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成为现今集表、教、研、编四位一体,涵盖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机构。50多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人才辈出、成果丰厚。表演类人才中不但培养了一批各类国家级舞蹈大赛中的大奖得主,近年来也培养了一批正活跃在中国文艺舞台上的舞蹈新星,这些人才现已成为我国舞蹈文化事业中的核心人物,成为中国当代舞蹈事业的中坚力量。
据了解,该系在教材及课程资源建设上,一是通过对中国56个民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进行采风和田野作业、撰写报告,挖掘、整理、提炼、加工并使之成果转化为中国第一批民族舞蹈教材。汉、傣、藏、蒙古、维吾尔、朝鲜等民族风格舞蹈教材90%在全国应用。二是不断创新、拓展并在此基础上编撰了新教材和课程:例如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与编创、中国民族民间舞基训与技术技巧等配套教材。三是通过“请进来”,将当地的民族民间舞专家请进课堂,整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课系列教材。该系创建的教材和课程因其代表性、风格性、科学性、前沿性,已经成为其他院校教学和科研的范本。还有,在教学方法上改革,突破了传统舞蹈教学口传身授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原创元素教学法为主体,以电化教学为辅助手段,配合启发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主体意识。本学科的“元素教学法”,被全国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院校、舞蹈院团所接受和运用,成为实践教学的典范。
据该系系主任赵铁春教授介绍,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成为现今集表、教、研、编四位一体,涵盖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机构。50多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人才辈出、成果丰厚。表演类人才中不但培养了一批各类国家级舞蹈大赛中的大奖得主,近年来也培养了一批正活跃在中国文艺舞台上的舞蹈新星,这些人才现已成为我国舞蹈文化事业中的核心人物,成为中国当代舞蹈事业的中坚力量。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7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4086.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4086.html
上一篇:用舞蹈发现贵州
下一篇:内地体育舞蹈人才供不应求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