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编导张继刚揭开“千手观音”身后的四大秘密

《千手观音》在春晚上的亮相使他成为了目前中国最棒的一个舞蹈。日前,该节目的编导张继刚做客《可凡倾听》,揭开了“观音”身后的四大秘密。 秘密1:“千手”创意来自何方?

张继刚是一个经常在各地讲学、游历的人。每次排练结束,他总要去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千手观音”这样一个形象。“一个头,有很多只手,这个直观的形象让我感到非常美丽,我总在想这样。一个形象搞成舞蹈形式一定将有独特魅力。”这便是《千手观音》最初的意念。2000年,张继刚正式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艺术指导,那年为了美国的一次演出需要排一个舞蹈,突然,一个想法从张继刚的脑子里跳了出来―――我要创作《千手观音》。

不久,便直接诞生了《千手观音》的第一个版本,那时候整个舞蹈只有12人。2004年,《千手观音》作为指定节目必须出现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的中国8分钟上。张继刚觉得仅仅12个人太过单薄,于是他向残联领导“要人”:“我要40个聋哑人来当演员。”当时的残联刘主席向张继刚求饶:“我们团最多能给你9人,而且都是男孩子。”无奈之下,21人版本的《千手观音》出现在了雅典。张继刚说:“这个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结束的时候‘千手观音’以她的千手迎来一个失去了双臂的孩子。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场面。” 秘密2:“千手”齐整如何做到?

张继刚对待手下的小演员们很严厉,严厉到近乎苛刻。他从不因为这些孩子是残疾人就放低标准,因为他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展现出和健全人一样完美的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演员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张继刚不懂哑语,每次排练,他至少要配备两个手语老师帮助教学。一个说累了,换另外一个接着比划。交流可以通过手语“翻译”来传达,但是动作必须靠个人的强制记忆。张继刚说:“每个人手的位置只差那么一点点,稍微有点错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必须通过强制的手段训练出身体记忆,这也是整个舞蹈中最难的。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