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8字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中的重要性
- 舞蹈知识
- 2018-11-08
- 680
摘 要:每一种民族文化艺术形态,都会蕴含民族的文化传统特质在内。而作为中国舞蹈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古典舞,其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质以“圆”为核心。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与古典舞身法训练中,“8字圆”的动律更是反复的出现,“青龙探爪”作为“8字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更结合了中国古典舞中“拧倾、圆曲、含仰、收放”的风格特点,是技法性很强的复合性身韵动作,“8字圆”作为中国古典舞中一个典型的运动元素,是中国古典舞中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圆;中国古典舞;路线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9-0-01
一、8字圆的重要性与三圆间的关系
(一)8字圆的运动路线,平圆、立圆、8字圆 每一种民族文化艺术形态,都会蕴含民族的文化传统特质在内。而作为中国舞蹈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古典舞,其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质以“圆”为核心。以“拧倾、圆曲、含仰、收放”8个字为动态特征的中国古典舞,是以“圆”为其独特审美特征的。中国古典舞动作动态万千,千变万化,但无论怎样变都离不开一个“圆”字。从四肢形态到整体的舞姿形成,从动作造型到运动路线,都与“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古典舞圆运动路线中分为:平圆、立圆、8字圆。它们是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三种运动路线及轨迹,“三圆”主要是以肢体所运动出的圆,所以要知道不仅这是形态中的圆,也是运动路线中的圆。8字圆是指肩部或双臂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两个圆线运动,形成“前后”或“左右”两个车轮式的圆线运动。它的特点是在相反的交错重叠的情况下两个圆同时配合完成,就像画一个8字,所以名为“8字圆”,“风火轮”“青龙探爪”都是它的典型代表动作。
三圆的运动路线的根本关键在于以腰的运动来体现,“平圆”的路线必须以腰为轴完成“腆,冲,移,靠,含”的过程,再者“立圆”必须要经过“旁提”到“仰敞”再到“旁提”最后以腰画成“立圆”。而“8字圆”是结合“平圆”与“立圆”配合“横拧”、“倾仰”来完成的。以“青龙探爪”单一动作为例:经过风火轮前半段的立圆,身体成“大”字型时经过腰的“横拧”画一平圆顺势通过“倾仰”最后经过“钻”来完成整个“青龙探爪”单一动作。在此要注意“青龙探爪”的后半部分才是“8字圆”而“青龙探爪”整体动作则是“三圆”的结合。再以一单一动作“风火轮”为例,从“旁提”开始经过“展”走一立圆路线,顺势以腰为轴配合“横拧”、“倾仰”来完成后半圆。这是整个“风火轮”的运动路线。由此可见,“8字圆”是以“平圆、立圆”为基础,综合了“提、沉、冲、靠、含、填、移、旁提、横拧、倾仰”等多种身韵的基本元素。 (二)8字圆在古典舞身法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8字圆”的动律更是到反复的出现。例如,“穿掌扑步接风火轮”常常会在踢腿或控制组合中出现,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更可以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步的从单一训练过度到动作练作与身法的相结合,从而体现组合的风格特点。最为典型的是,“青龙探爪接端腿转”这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代表性风格的复合旋转。它是顺“8字圆”的动势的直立旋转,不仅可以训练到学生的重心把握,更可以体现中国古典舞“闪转腾挪”的特点。而在古典舞身韵身法训练课中,“8字圆”更是不可或缺的训练重点,风火轮训练组合与青龙探爪训练组合都是具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特点的身韵传统组合。王萍老师在对身韵课的意见中提到了“动势的形体在活动。它们要求顺、随、圆”圆讲求大圆套小圆,要求动静求圆,但不能成为“唯圆论”因为有时“穿、刺等”也要有直行的路线在内。“8字圆”在运动路线上具有独特的形式,无论在基本功训练还是身法训练中都有着流畅、闪转的特点。从民族审美风格中更是符合中国民族的审美趋向。民族性的舞蹈体现着民族的审美,而“8字圆”的路线与空间都符合这一特点,所以在训练课中更是具有一定的训练价值。可见“圆”在中国古典舞中是不可缺少的,而“8字圆”又是所有圆的结合,在中国古典舞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举例说明8字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重要性(试分析青龙探爪)
“青龙探爪”作为“8字圆”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更结合了中国古典舞中“拧倾、圆曲、含仰、收放”的风格特点,是技法性很强的复合性身韵动作,“青龙探爪”从立圆路线做起,通过“含”到“仰”。从立圆路线转到平圆路线,是从“仰”到“拧”。从平圆路线到8字圆路线,是从“拧”到“倾”,从“倾”到“收”,从“收”又到“放”。而从整个动作的路线中又体现出了“圆与曲”的风格特点。它的动作犹如游龙一般的游动与婉转,身法上要体现出“钻”。上身的动作要经过平圆、立圆、8字圆的连贯路线,双臂由内旋与外旋的配合,以腰为轴,经过“含、仰、拧倾、合、钻、腆、展”等基本元素一气呵成。在重心的转换上也具有一定的困难,从双脚的重心到单腿的重心,再转换成弓箭步,重心的把握一定要在动作的流动过程中配合而来,否则就会失去了游动的美感。同时在节奏上也是要突出“慢起、快钻、抻收”的节奏。不仅要注意外部形态的路线、舞姿,还要在内心形成形象感与节奏感,这样则才会更好把“行与神”贯穿到动作中。
三、在舞台表现中的运用与表现性
中国古典舞最终的目的不是训练,而是舞台的表现。我个人以为剧目的流线型、韵律和刚柔的结合则是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舞带有中国审美文化的特点。反过来说,虽然身法的训练不是目的,但舞台的表现还是要身韵组合训练作为基础。最为典型的中国古典舞剧目《书韵》,不仅融合了书法,更为重要的是剧目在动作的变化与流动时始终是以腰为轴,没有脱离“圆”的路线。以身韵作为支点,走“圆”的路线,使得剧目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一般的柔韧。“8字圆”作为三圆中最复杂的一种圆的运动路线,在剧目动中更是频频出现,使剧目的流动性更为强烈,柔韧性更为突出。
在中国古典舞中不同的组合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与性格的区分,而性格的区分在编导的眼中则是力度的变化与节奏的变化。组合中“8字圆”的性格同样可以这样的区分,最为普遍的就是快慢的区分。以“风火轮”为例,慢节奏的“风火轮”体现的柔美、大气。而快节奏的“风火轮”可以体现出古典舞中的刚强激烈与闪转的感觉,在古典舞剧目《棋魂》中后半段的快速连续“风火轮”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同的节奏体现不同的风格,这不仅仅是“8字圆”中,任何的舞蹈动作都是这样的。而节奏的变化也不只是快与慢的区别,还可以“快慢快”,或者“快快慢”等等。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8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5180.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5180.html
下一篇:中国古典舞风格动律中“圆”的魅力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