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蹈心理学 舞蹈学习焦虑
- 舞蹈知识
- 2018-11-08
- 548
一、舞蹈学习焦虑的涵义与反应形式
焦虑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它是主观意识到的情绪体验,与舞蹈学习中各种重要行为都有密切联系。舞蹈学习焦虑是学生在特定的舞蹈教学情境中,于当前或预计到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在心理上体现为不安、忧虑、焦急、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在生理上则伴有唤醒水平的增高,其特点是具有不同的强度和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主要反应形式包括:情感(自主的形式)、躯体(行为的形式)和认知的形式。当出现情感——自主焦虑反应形式时,焦虑表现为自主唤醒水平提高,苦恼和心理、生理性症状。因而加快消耗大量的能量,出现呼吸急促和脉搏加快、口干舌燥等症状。出现躯体——行为焦虑反应形式时,表现为神经紧张度增高、肌肉僵硬、肢体活动不便和动作协调能力下降,做动作时可能导致损伤的出现;在协调性受到干扰的同时,动作的准确性也受到了限制,动作的随意性增加,自主动作可能丧失,错误的动作可能反复出现。当出现认知焦虑反应形式时,会有混乱的认识、烦躁的沉默、消极思维或感觉不受控制的无指向思维、注意力分散、不佳的自我功能状态和过度警觉等一系列现象发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状态不恰当地指向和集中在次要事情上,使得精神涣散,当认知采取自我担忧、自我估计或是担心预期结果时,就会影响学生对当前动作的学习。
二、焦虑对舞蹈学习的影响
l、不同焦虑对舞蹈学习的影响。高度焦虑可以破坏学生的动作短时记忆过程,动作协调丧失,干扰注意力状态,产生消极认知,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模糊,旧的暂时神经联系难以恢复,新的暂时神经联系难以形成,失去了精确掌握知识、动作的标准刺激。所以高度焦虑的学生往往过分关注练习失败的可能性,有躲避批评的强烈动机。而低焦虑的学生则不太害怕练习的失败和担心掌握不了动作技术,有更多的争取掌握动作而获得老师表扬、同学赞赏的动机。
但技术动作难易的程度不同,学生舞蹈学习焦虑的影响也不一样。对于简单易学的练习和容易掌握的技术动作,适当焦虑有促进作用。而对于较生疏的场地、舞台、道具等舞蹈教学新环境,或者新教授的、需要随机应变且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焦虑则有抵制甚至是破坏作用。如果对动作学习一开始掌握技术就毫无进展或者进展缓慢,较长时间内动作呆板、不协调、动觉感受差,这时所引起的慌乱和因此而累积的负面影响,可以诱发出一种丧失舞蹈学习动力的焦虑。
2、焦虑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在舞蹈学习中,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的学生所需要的焦虑水平是不一样的,学生所需要的焦虑应与他们的年龄或达到的年级成正比。年级或年龄越高,所需要的焦虑程度也应该相应提高,反之,所需要的焦虑程度也越低,因为低年龄段的学生还不能有效而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焦虑对舞蹈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焦虑有时并不直接引起舞蹈学习积极性的衰退,而有舞蹈学习焦虑的学生,他们仍然存在着学习技术、知识的需求,伴有以不同方式或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学习欲望。但如果同时出现了舞蹈学习动力的衰退与舞蹈学习焦虑,就容易形成对舞蹈学习的过度紧张与恐惧心理,这样容易直接造成抑制性反应,引起舞蹈学习心理障碍,进而出现对舞蹈学习的忧虑和对掌握技术动作的恐惧心理。这不仅损坏了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也会出现早期对舞蹈学习心理障碍的征兆,久而久之还易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三、舞蹈学习焦虑控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l、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舞蹈学习焦虑产生并对自尊心构成威胁,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受到别人怀疑或遭到贬低,其自信心就受到了损伤,焦虑心理也就产生了。而对自尊心较为有效的保护办法就是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在舞蹈学习中积极练习,适度地运用表扬和鼓励等手段。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素质类型、水平高低、兴趣爱好和基本条件,合理选择及搭配一些简单易学和实用性强且学生有兴趣的教材,因材施教,给予具体指导来满足高度焦虑的学生的需要,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条件和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为自信心的建立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动作产生好奇和兴趣时,这时的学习便带有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认为没有焦虑的存在,其实,这时的焦虑情绪被学生的学习热情所掩盖,所以,在舞蹈教学当中,教师应明确目的,采用以志其趣、创设情境,以诱其趣、巧妙设计等手段,让学生在隐蔽的焦虑之中轻松学习。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去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及早把握动作的关键,教导学生养成多练、多思、多看、多听、多议、多记的习惯,动员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诱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形成“有趣——乐趣——志趣”的技能过程,使他们养成好学、乐学、爱学的良好学风。具体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排除外界暗示。学生由于注意舞蹈教学环境中焦虑暗示就会维持暗示的存在,因而消除有关暗示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或以新的反应制约这些暗示,是控制焦虑的步骤之一。可安排学生在练习间歇做些辅助练习或进行自我心理练习,这既有利于强化动作要领,又可有效地阻止因看到其他同学的练习而引起的消极心理后效,因此,阻止这种观察至少可以延迟和暂时防止过度焦虑和紧张暗示的出现,并且减少由于暗示不断积累而突发焦虑的趋向。
(2)谈话诱导降低压力。舞蹈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个体和气质类型的差异,导致焦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舞蹈教师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与学生多接触和交流,深入到学生舞蹈学习环境中去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诚挚的热情与之交谈,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还可以把一些其他心理调节技术,比如:沉思、认知压力模拟、认知重新塑造、脱敏训练等,运用到舞蹈教学中去。心理学有关知识和方法的合理运用,有助于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舞蹈理论和掌握舞蹈技能。 总之,在舞蹈的教学当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心理控制方法,使学生在舞蹈综合学习方面树立健康的心理,这对促进学生的舞蹈学习和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焦虑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它是主观意识到的情绪体验,与舞蹈学习中各种重要行为都有密切联系。舞蹈学习焦虑是学生在特定的舞蹈教学情境中,于当前或预计到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在心理上体现为不安、忧虑、焦急、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在生理上则伴有唤醒水平的增高,其特点是具有不同的强度和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主要反应形式包括:情感(自主的形式)、躯体(行为的形式)和认知的形式。当出现情感——自主焦虑反应形式时,焦虑表现为自主唤醒水平提高,苦恼和心理、生理性症状。因而加快消耗大量的能量,出现呼吸急促和脉搏加快、口干舌燥等症状。出现躯体——行为焦虑反应形式时,表现为神经紧张度增高、肌肉僵硬、肢体活动不便和动作协调能力下降,做动作时可能导致损伤的出现;在协调性受到干扰的同时,动作的准确性也受到了限制,动作的随意性增加,自主动作可能丧失,错误的动作可能反复出现。当出现认知焦虑反应形式时,会有混乱的认识、烦躁的沉默、消极思维或感觉不受控制的无指向思维、注意力分散、不佳的自我功能状态和过度警觉等一系列现象发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状态不恰当地指向和集中在次要事情上,使得精神涣散,当认知采取自我担忧、自我估计或是担心预期结果时,就会影响学生对当前动作的学习。
二、焦虑对舞蹈学习的影响
l、不同焦虑对舞蹈学习的影响。高度焦虑可以破坏学生的动作短时记忆过程,动作协调丧失,干扰注意力状态,产生消极认知,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模糊,旧的暂时神经联系难以恢复,新的暂时神经联系难以形成,失去了精确掌握知识、动作的标准刺激。所以高度焦虑的学生往往过分关注练习失败的可能性,有躲避批评的强烈动机。而低焦虑的学生则不太害怕练习的失败和担心掌握不了动作技术,有更多的争取掌握动作而获得老师表扬、同学赞赏的动机。
但技术动作难易的程度不同,学生舞蹈学习焦虑的影响也不一样。对于简单易学的练习和容易掌握的技术动作,适当焦虑有促进作用。而对于较生疏的场地、舞台、道具等舞蹈教学新环境,或者新教授的、需要随机应变且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焦虑则有抵制甚至是破坏作用。如果对动作学习一开始掌握技术就毫无进展或者进展缓慢,较长时间内动作呆板、不协调、动觉感受差,这时所引起的慌乱和因此而累积的负面影响,可以诱发出一种丧失舞蹈学习动力的焦虑。
2、焦虑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在舞蹈学习中,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的学生所需要的焦虑水平是不一样的,学生所需要的焦虑应与他们的年龄或达到的年级成正比。年级或年龄越高,所需要的焦虑程度也应该相应提高,反之,所需要的焦虑程度也越低,因为低年龄段的学生还不能有效而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焦虑对舞蹈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焦虑有时并不直接引起舞蹈学习积极性的衰退,而有舞蹈学习焦虑的学生,他们仍然存在着学习技术、知识的需求,伴有以不同方式或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学习欲望。但如果同时出现了舞蹈学习动力的衰退与舞蹈学习焦虑,就容易形成对舞蹈学习的过度紧张与恐惧心理,这样容易直接造成抑制性反应,引起舞蹈学习心理障碍,进而出现对舞蹈学习的忧虑和对掌握技术动作的恐惧心理。这不仅损坏了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也会出现早期对舞蹈学习心理障碍的征兆,久而久之还易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三、舞蹈学习焦虑控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l、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舞蹈学习焦虑产生并对自尊心构成威胁,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受到别人怀疑或遭到贬低,其自信心就受到了损伤,焦虑心理也就产生了。而对自尊心较为有效的保护办法就是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在舞蹈学习中积极练习,适度地运用表扬和鼓励等手段。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素质类型、水平高低、兴趣爱好和基本条件,合理选择及搭配一些简单易学和实用性强且学生有兴趣的教材,因材施教,给予具体指导来满足高度焦虑的学生的需要,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条件和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为自信心的建立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动作产生好奇和兴趣时,这时的学习便带有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认为没有焦虑的存在,其实,这时的焦虑情绪被学生的学习热情所掩盖,所以,在舞蹈教学当中,教师应明确目的,采用以志其趣、创设情境,以诱其趣、巧妙设计等手段,让学生在隐蔽的焦虑之中轻松学习。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去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及早把握动作的关键,教导学生养成多练、多思、多看、多听、多议、多记的习惯,动员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诱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形成“有趣——乐趣——志趣”的技能过程,使他们养成好学、乐学、爱学的良好学风。具体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排除外界暗示。学生由于注意舞蹈教学环境中焦虑暗示就会维持暗示的存在,因而消除有关暗示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或以新的反应制约这些暗示,是控制焦虑的步骤之一。可安排学生在练习间歇做些辅助练习或进行自我心理练习,这既有利于强化动作要领,又可有效地阻止因看到其他同学的练习而引起的消极心理后效,因此,阻止这种观察至少可以延迟和暂时防止过度焦虑和紧张暗示的出现,并且减少由于暗示不断积累而突发焦虑的趋向。
(2)谈话诱导降低压力。舞蹈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个体和气质类型的差异,导致焦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舞蹈教师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与学生多接触和交流,深入到学生舞蹈学习环境中去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诚挚的热情与之交谈,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还可以把一些其他心理调节技术,比如:沉思、认知压力模拟、认知重新塑造、脱敏训练等,运用到舞蹈教学中去。心理学有关知识和方法的合理运用,有助于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舞蹈理论和掌握舞蹈技能。 总之,在舞蹈的教学当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心理控制方法,使学生在舞蹈综合学习方面树立健康的心理,这对促进学生的舞蹈学习和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8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5342.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5342.html
上一篇:从像砖中了解汉代乐舞
下一篇:浅谈音乐与舞蹈教学的四性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