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论少儿舞蹈培训中的主体性
- 舞蹈知识
- 2018-11-08
- 492
少儿舞蹈教育是近年来,根据我国少儿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育机构上推出的一种崭新教育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稳定增长,逐步实现了 农村走向城市,再从城市走向农村 新形势,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人民都解决了的温饱问题,农村经济也迅速的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走上小康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人们生活在物质财富得到一定保障机时,更追求的是自身精神文明的建设。当今社会,普遍家长地认识到:让孩子从小就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和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舞蹈教育已成社会各阶层关注的问题。
1.新时期教育部颁布的艺术教育政策对少儿舞蹈教育的影响。
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少年儿童的教育重要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繁荣。俗话说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经济要想发展,文化艺术教育关键。把少年儿童培养一个创新人才是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作用,表现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而今天的生产力更需要明天的生产关系相适应。为了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创新教育的一个篇章,它以全面提高少年儿童受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对儿童的生活能力、身体素质、逻辑思维、艺术修养、道德情操等等方面进行锻炼。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较,舞蹈教育更作用于推动少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的教育目标,进而国家教育部分别发布了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 。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是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为广大农村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一套以舞蹈素质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美育工程①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国家还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关注少年儿童舞蹈教育,早在往年就得到国家的重视。至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以来,我国的少年儿童舞蹈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少儿舞蹈培训班在全国各地区蓬勃兴起。
在这种形势下,针对少儿生理、心理特征如何进行舞蹈教育,是我国发展少儿舞蹈事业的力量根源,是少儿舞蹈培训班进行少儿舞蹈教育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都掀起办少儿舞蹈培训班的热潮。有些人,在举办舞蹈班的热潮中浑水摸鱼,打着少儿舞蹈培训班或是中国舞考级班的名号,低薪聘起一些非专业的舞蹈教师来任教。由于该培训班的教师水平不够高、经验不足,导致出现学生厌学、逃学,课堂纪律差等教学问题。不正确的训练方法导致了很多学员动作不规格,严重的还导致了少儿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基于上述一些情况,关注少年儿童主体性特征,建立科学规范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舞蹈普及教育,显的优为重要。
2.3舞蹈教育有利于促进少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少儿思维受外界事物的作用下,主要的特点体现在模仿思维和形象思维两方面。要想使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舞蹈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舞蹈教育本质是肢体语言艺术,而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只有在舞蹈动作模仿教学上,通过自身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才能体会这些动作的内涵。证明了,肢体语言不仅能激发、启迪孩子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能开拓创造性的思路。比如:给出一段音乐或无主题内容,儿童自由畅想,吸取大量、广泛的生活信息,进行对某种外界事物形象提炼,在描绘的过程中随形发挥,自由组合。开拓少儿的创新思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少年儿童进行舞蹈教育,是社会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培养少儿舞蹈兴趣,首先为少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其次丰富少儿的想象、联想、思维和提高创造性。最后在少儿的形体、行为、举止、性情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少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3.少儿舞蹈教育具有特殊性
少年儿童舞蹈教育与其他年龄段的舞蹈教育相比,在教学上更加要求科学性。根据人的不同年龄段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如图1来看。少年儿童教育正处于学前阶段。而舞蹈教育对人类的年龄期的划分,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如表2
身心发展时期 年龄 教育阶段
学前期 3-6、7岁 幼儿教育阶段
童年期 6、7-11、13岁 小学阶段
少年期 11、12-14、15岁 初中阶段
青年期 青年初期 14、15-17、18岁 高中阶段
青年中、后期 17、18-28岁 大学阶段
舞蹈教育对年龄期的划分
舞蹈教育阶段 年龄 普通教育阶段
初等阶段(学前阶段) 6-11、12岁 小学
中学阶段 11、12-16、17岁 小学、初中、高中
高等阶段 17、18-28岁 大学
(注:吕艺生著的《舞蹈教育学》 64页)
以上图示。 少年儿童舞蹈教育正处于舞蹈教育阶段中的初等阶段,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一是社会属性.这两个属性造成了人的生理、心理特征。④ 根据生理学、心理学的原理,对此阶段学生进行舞蹈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舞蹈教育,比如:从生理学上讲,少儿的骨骼组织含水成分多,钙和盐磷成分小。骨的密质比较薄,骨骼柔软,整个骨化过程尚未完成。此时对舞蹈训练来说,是练软度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舞蹈教学中一般都将软开度训练作为此时期的重点;此年龄段的少儿兴奋性较高,活动愿望强烈,喜欢蹦跳活动,是练习技术技巧最有效的时期。但缺乏持久性的耐力,课堂上时间一长,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上在掌握 童心 意趣 的特点的同时更要求科学性与规范性;由于少儿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容易弯曲变形,容易发生损伤,教学中要谨慎行事,严防摔伤。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舞蹈教育时必须根据该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征,以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围绕少儿的主体性原则进行因材施教。
4.围绕少儿主体性原则展开少儿舞蹈教育
所谓少儿主体性原则,就是以少儿为教育对象。根据少儿独特的生理条件及心理特征,在充分发挥舞蹈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全面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同时围绕少儿主体性原则进行舞蹈教学。在少儿舞蹈教育中始终坚持少儿主体性原则,是搞好少儿舞蹈教育的关键。
在少儿舞蹈中教与学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教与学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是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开展的,而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教的前提下进行的。两者关系为双方互为前提,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在教与学的双方矛盾中,学生的特殊性起决定性的作用。就是要求在少儿舞蹈教学中,以少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针对少儿主体性原则进行舞蹈教育。由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上独立意识较差、自控能力较弱、认识能力较低、生活经验较少、知识水平有限。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针对少儿主体原则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少儿舞蹈教学呢?
4.1针对少儿主体原则,少儿舞蹈教育方法应讲究科学性、规范性、赏识性
4.1.1科学性
教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性极强的学科,舞蹈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同样要遵守教育中客观规律,任何艺术教育都不能操之过急,没有系统的科学性的教学,就不会出现显著的成绩。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科学性教育,是我国发展少儿舞蹈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少儿身心健康成长必然要求。在少儿主体原则作用下如何行使科学实性的少儿舞蹈教育,得从三个基本原则抓起。
4.1.1.1 循规蹈矩、循序渐进原则
在舞蹈训练中,比如进行舞蹈技术技巧训练。应该按照舞蹈技术技巧不同要求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的一种科学性训练。其中合理的安排训练中运动量时间,也要具有科学性调配。如让少儿连续做三四十分钟的把杆压腿或前抢脸,这样的课堂时间安排是不符合儿童能力接受范围的。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及运动规律出发,科学系统地安排训练内容。不管是一个学期的学习还是一堂课的教学都应遵循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
4.1.1.2具体面对、区别对待原则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根据少儿孩子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及能力基础等不同情况,及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少儿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等不同特点。要求在舞蹈教学中科学性面对少儿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比如,在舞蹈训练时,对多数意志力较强且好学的孩子们应该在舞蹈动作进一步和要求,而对少数还处于害羞、娇气的孩子应该采用多鼓劲的方法。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1.1.3 衔接性、持续性原则
在舞蹈教学内容中,一定的连续性与合理的衔接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练习软功与练习技能技巧,由于骨骼较软,软功可以设在每次课内进行练习。而技能技巧练习则不然,少儿正在处于发育时期,过度的练习,可能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
4.1.2 规范性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是任何事业的基础,更何况是教育人的事业。这就要求在舞蹈教育上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们优如一张白纸,规范性的教育优为重要。规范性的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还能规范孩子们对将来学习生活的态度。现在的少儿舞蹈教育在规范性不仅要在人数、教室设施、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上体现外。更应该要求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具有规范性,主要体现在老师讲解及示范舞蹈动作时,规范性的要求舞蹈动作的形状、角度,以及舞蹈动作进行的线、力度和舞蹈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方法。
4.1.3 赏识性
从心理特征分析,此阶段孩子们身心成长相对不够稳定,心情较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少儿舞蹈教育应该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为主,抓住他们 童心 意趣 的特点,把鼓励送给每一个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孩子学习是少儿教育成败的关键。对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点滴,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一个肯定点头或一个微笑都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们带着一种成就感离开课堂,并期待着下一次课堂到来。
4.2 针对少儿主体原则,选择具有普及性、趣味性、自娱性特点的集体舞蹈供孩子们学习
4.2.1 普及性
即舞蹈动作有基础性。根据孩子们身体素质特征,少儿在学习舞蹈动作时,身体的平衡感、协调性及控制力都较差。所以,在编排少儿动作时,应选择一些简单、生动、明快、又能符合孩子们生理、心理特征等的舞蹈动作供孩子们学习。然而,由于孩子们生活习惯及在课堂训练的努力不同,使孩子们在体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的孩子柔韧性,有的孩子弹跳力好。所以在保持舞蹈动作基础性的同时,应该培养孩子们各自的长处。比如在编排《动物园》中,弹跳力较好的孩子,适合蹦蹦跳跳小兔子的角色,还有些孩子会些滚翻技能,适合调皮捣蛋猴孩们的角色。根据每个孩子的条件,使每个孩子都能做出符合自己体能特点的舞蹈动作。并在学习集体舞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2.2趣味性
少儿的创造性是少儿主体性原则的最高表现,创造是人类的本质,而实践是创造的基础,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引导孩子们从模仿动作过渡到创造动作。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趣味的学习内容能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求知欲望。一个舞蹈能否受孩子们的关注,就得看舞蹈动作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受孩子们所喜欢。孩子们的好动、好奇、好模仿等特点是舞蹈趣味性存在的前提。在编排时,可以利用有趣的,直观的,形象的教具以及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习表演《学做解放军》时,服装上选用军装军帽、道具是小军号,课上学生的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在学习表演《小小魔术师》时,选用了具有少儿心理特色的音乐,穿着小丑角色的服装,化着可爱又夸张的脸装。手上还拿着魔术棒。凭着孩子对魔术想象,在还没学习前,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增强动作的趣味性,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2.3自娱性
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征特点,少儿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有着一定的独立性,少儿独立性是少儿主体原则的核心特征。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为学生自我活动创造条件,比如给孩子们一个创造性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动作。以一段抒情的音乐,配之命题,告诉孩子们要表现出什么,让孩子们自编自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增长孩子们的自信心。
5.小结
童心 童趣 是每个孩子在生理、心理上本质属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天真、纯洁的心理。他决定了在进行少儿舞蹈教育时,必须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童心世界,以少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做为舞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同时围绕少儿主体性原则进行舞蹈教学。只有这样,所谓的少儿舞蹈才能真正被少儿喜欢和接受。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5557.html
下一篇:解析原生态舞蹈的基本含义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