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论少儿舞蹈教学中学生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舞蹈作为形体动作艺术,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就舞蹈语汇而言,大致可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和内部情态两个部分。外部形态动作指的是舞蹈的动律、动态、动力等可视性的外化形式;内部情态则指表演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意识等心理因素。它们互相依存,同时又是互相制约的,二者缺一不可。

在少儿舞蹈的表演中,一个好的舞蹈,除了有好的编导手法外,还必须在用规范动作展现舞蹈的风格、动律的同时,能够通过学生内心对舞蹈内容情绪的体验,用激情把舞蹈的美感充分表现出来,使观众在观赏到有情感的舞姿中,受到情绪的感染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满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舞蹈感受力和表现力。然而,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通过对孩子们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的培养而派生出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表现力,就必须注意对学生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的双重培养。

一、外部形态动作的培养

舞蹈艺术是以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之一而存在的。作为表演者的学生,首先就要有一个灵活、协调、匀称的外部形体。通过基本功和形体训练,充分开发孩子们蕴藏的运动潜力,最大限度地延长学生肢体线条,增强学生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扩展他们的舞蹈范围。有了这个基础,舞蹈表现力自然就丰富得多。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的动作规范化。例如:一个简单的擦地动作,该怎么站,怎么擦,使什么劲,到哪压着收回等,教师都应向学生交代清楚。同时通过动作示范,加深学生的感知影响,使学生严格地按训练步骤去做,准确地掌握好每一个动作,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形体训练的过程是一个单调而又艰苦的过程,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活动中,教师亲切的教态,形象的语言,温和而关注的目光,都会给学生带来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的肯定,时时鼓励他们努力进取 的话语和方法,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促使他们训练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外部形体,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

在外部形态动作的培养中,除了使学生有一个灵活自如地表演的形体之外,学生还必须具备掌握各种不同风格、动律的舞蹈的能力,这是舞蹈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然而,一周一次的舞蹈学习,学生不可能掌握很多舞蹈内容,训练周期也是比较长的。因此,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短期内尽快地掌握到更多风格各异的舞蹈动律,以适应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表演,是我们每一个舞蹈老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最近几年,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我在如何缩短训练周期,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到更多的舞蹈动律这一问题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教学活动思路。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先从一个个民间舞的“开法儿”(即启蒙)教起,然后再进行一个个舞种单一动作组合的教学活动模式。我认为,我们可以打破这种传统的单一舞种教学活动模式,从众多的舞姿中提取那些动律特征最明显、舞蹈性最强的精华部分,重新组合起来教给学生。例如;《手臂组合》,可以有蒙族、朝鲜族、苗族、彝族的等等。我们还可以把这种多姿多彩的动律精华作为学生的常规训练,使学生在短期内就能学到多种舞蹈动律并掌握其特点。这种多种民族风格的组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但能很快适应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表现,而且还能在舞蹈中深化其动律特点,其外部形态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不言而喻的。

二、内部情态动作的培养

汉代的《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闻一多先生也曾在他的《说舞》中谈道:“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舞蹈作为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舞蹈的感染力,则是来自舞蹈内在情感的动力,如果没有内在情感的表现,任何舞蹈都是将是苍白无力,没有生命的。

在历届的中小学生艺术节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舞蹈作品编排得很不错,孩子们跳得也很整齐。但是总是让人感到不够味,不满足,缺了点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只注意了学生外部形态动作的模仿,而忽略了学生内在情感的体验,因此,学生在表演中难免表情淡漠、眼睛无神、内心空荡的,为表演而表演。这样的舞蹈即使编排得再好,跳得再整齐也是缺乏生气的,不能引起观众共鸣。由此可见,教师在要求学生动作规范,风格把握准确的同时,切不可忽略对孩子内部情态动作的培养。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先者,莫先于情”。教师要启发孩子的情感,首先自己被舞蹈所感动,然后,再用有情感的语言和动作去启发学生,打动学生。只有学生有了与舞蹈相应的情感、情绪,才能把他们内心感受化为激情倾注于舞蹈动作之中,给舞蹈注入一种新鲜的活力。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营造适当的情境和意境,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受到情感的、美的感染和熏陶。教师在教授舞蹈时应该先把舞蹈的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印象。如果是民族舞蹈,还应该介绍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等。然后播放舞蹈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韵律,酝酿舞蹈的情绪。同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根据舞蹈内容自由地即兴舞蹈, 在这种热烈地气氛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学习进度快。避免了单纯外部动作的模仿,感悟舞蹈内在的个性和韵味。训练了学生内部情态动作。例如:我在排练彝族舞蹈《节日里的小阿依》时,先找来了几张西南少数民族过节日时热闹情景的照片,用讲故事的方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让孩子们回忆学校开运动会时热闹紧张的场面,并启发孩子们想象把自己当作一个彝族孩子投入到当地过节的欢乐气氛中去。舞蹈中有一处两个孩子互相扭打斗牛,其他孩子看热闹、起哄的场面。因为有了前面的引导,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兴奋、紧张、焦虑、野性和热烈的情绪动作,既生动又自然,为舞蹈增色不少。事实证明,借助一些有益的辅助手段,使学生忘记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的。

综上所述,学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表现力,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动作的综合培养。只要我们努力探寻少儿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和发展途径,那么,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了。

(此文获1999年东城区教育系统论文评选三等奖)

郑丹

中学高级老师。在少年宫从事舞蹈教学活动十几年,培养了大批舞蹈人才幼苗。她创编的舞蹈作品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应邀赴加拿大、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她的论文多次获奖。她曾多次被评为东城区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