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印象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

全国舞蹈比赛是由文化部主办的三年一届的国家级赛事,也是显示全国舞蹈艺术事业发展最高水准的赛事。自1980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以来,20余年间,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高水平的舞蹈作品、舞蹈编导和舞蹈家。大赛产生的一些获奖作品几乎已经成为当代舞蹈经典之作,如第一届的《追鱼》、《金山战鼓》、《希望》,第二届的《雀之灵》、《奔腾》、《黄河魂》、《小溪、江河、大海》,第三届的《醉鼓》、《牧歌》,第四届的《庭院深深》、《千层底》、《拉木鼓》,第五届的《酥油飘香》、《出走》、《顶碗舞》等等。这些作品在国际国内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不少作品至今盛演不衰,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名作。一批通过大赛脱颖而出的舞蹈家如杨丽萍、黄豆豆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舞蹈家。三年一度的国家级舞蹈比赛,对于我国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和舞蹈人才的挖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与前五届全国舞蹈比赛相比,第六届舞蹈比赛呈现出别样的面貌,从比赛规模、运作机制,到比赛规则等诸方面,均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其间出现的新的舞蹈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从总体上看,此次大赛有如下几个特色。

一、比赛规模为历届之最

此次舞蹈比赛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的选手、编导近1500余人。尤其台湾和澳门地区是首次派选手参加大陆举办的全国舞蹈比赛。因而,此次大赛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舞蹈比赛。从作品数量而言本届比赛也超过了历届,进入复赛的168个参赛作品是从400个初赛作品中筛选出来的。11场复赛、6场决赛的场次也是少有的。本届比赛规模之大、参赛演员之多、时间之长(从5月22日至6月4日),总体上超过了历届舞蹈比赛。

二、运作机制的市场化

本届比赛一改过去国家级比赛完全由政府投资、政府主办的做法,而是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办,并成功引进市场运作机制。作为东道主的厦门市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据文化部陈晓光副部长介绍,文化部今后会有意识地将一些国家级的比赛放到地方上举行,其目的是以此进一步推进地方文化艺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繁荣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针对这样的举措,不少地方政府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积极争取国家级的赛事在本地举行,以此来丰富和发展地域性文化。

厦门市政府对此次比赛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树立了市场理念,将市场运作机制引入整个比赛。以厦门商业银行为首的一些企业纷纷参与到本次比赛中。市场运作所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高强度的广告宣传,各路媒体均被发动起来,对大赛进行推广,攻势之猛,前所未有。从电视广告到各种报刊报道,从道路交通广告到五花八门的各色宣传招贴等,五光十色的舞蹈广告成为厦门市的一大风景,一时间整个厦门似乎变成了舞蹈的海洋,艺术的世界。

市场化的另一表现是本次比赛演出中的11场复赛和6场决赛及颁奖晚会的演出票全部进行市场销售,无论是厦门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包括全国各地的观摩团,一律要买票观看演出,这对舞蹈市场的培育大有益处。厦门市民三五成群,一家人买票看演出的情景比比皆是。

三、比赛赛制与评委结构的改革

比赛赛制与评委结构的改革是本次大赛的突出特点。比赛赛制改革主要体现在首次打破职业与非职业界限,打破了舞种的划分,参赛选手不受职业和年龄的限制,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舞蹈比赛。本次比赛分单人、双人、三人、群舞。笔者认为,这种改革不仅提高了人们对舞蹈艺术事业的参与意识,而且拓展了人们对舞蹈文化的理解。

舞种的划分问题是舞蹈界谈论多年的老话题,我国舞种一般分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后又出现当代舞的概念,只是这一界定在理论界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至今仍是悬而未决。在历届舞蹈大赛中,舞种的划分总是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在近几届的比赛中出现了一些舞种属性较为模糊的舞蹈作品(既不是古典舞,也不象现代舞,又不是民间舞 ),对这些作品的舞种界定,成为评判者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在过去的一些大赛中,有些本身不错的作品也许因舞种上的模糊性而影响了奖次,这让人在有遗珠之憾的同时却又深感无奈。

而打破舞种界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它可以使舞蹈创作不受舞种的局限,突破语言限制,编导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想象,去寻找和创造最适宜表现艺术形象的舞蹈语言。在同等或相近的舞蹈造型材料的使用中,考察创作者能否创造出以情运形、以形构象、以象构境、以境生意的舞蹈形象。不分舞种的做法也许更符合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给编导者提供一种较为自由的创作空间。在舞蹈大赛中,这一改革也将使得评审工作更趋合理和科学。

本次比赛实现了评委结构的年轻化。评委队伍出现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局面,实现了以“少壮派”为主体的转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评委会正副主任的选择。主任:陈维亚,中国歌舞团副团长;副主任:张继刚,总政歌舞团团长;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三位主任都是当今中国舞界的实力派、少壮派,其他成员也都是来自全国舞蹈各个领域的中青年专家,这充分体现了文化部对政府奖项的改革和导向。

四、题材和手法的多样化

进入复赛的近170个作品,集中展示了多样化的舞蹈题材和编创手法。在题材方面,有现实题材、历史题材;有反映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的舞蹈,也有表现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舞蹈。不少作品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充分表现了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本次比赛对现实题材的挖掘与表现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出现了一批好作品,如:《海那边》、《鸟仔》、《岁月如歌》、《都市印象》、《唉……无奈》等。

群舞《海那边》是此次比赛出现的表现海峡两岸盼统一的重大现实题材的作品,也是此次比赛的东道主――厦门市献给大赛的一份厚礼(厦门市小白鹭民间舞团创作)。这是一个第一次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海峡两岸骨肉分离,期盼祖国统一的作品。舞蹈以现代舞的语言和手法,紧紧抓住“情”这个主线,把两岸人民骨肉难离,盼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蹈通过飞翔的“海鸟”、涌动的“海浪”、宁静的“圆月”等象征物,揭示了“盼”的情感内涵,表现了两岸人民强烈的思念之情。编导在舞蹈的构图处理上,始终围绕“分”与“合”这两个情感点,在海浪与海鸟声的衬托下,设计了一群群久别的人们“合――分、分――合”的画面,似海潮般一浪高过一浪的队形变化,生动地表达了人世间离合聚散的悲与欢,体现了编导独运的匠心。观众在短短的瞬间深切地感受到了同胞分离的痛苦和对民族团圆的燃情呼唤。《海那边》以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赢得了好评。

《岁月如歌》是一个反映舞蹈学人刻苦求学、成长的作品。舞蹈表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校勤学苦练舞蹈时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和对艺术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作品以小见大,直接揭示了人生命运的大主题,体现了一种奋斗向上的精神。作品层次分明,情感描述细腻,演员们纯真、激情、质朴的表演,感染了观众,感染了评委。《海那边》与《岁月如歌》获得本次大赛的创作与表演一等奖是当之无愧的。

此次大赛中还有一些直面社会重大题材的舞蹈作品,如反映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的建设等,但都不尽如人意,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都与《海那边》与《岁月如歌》相距甚远。

少数民族题材受到特别的青睐是这次比赛的又一重要特点。据统计,此次共有60余个少数民族题材的舞蹈作品参赛,除民族地区以外,东南沿海地区的舞蹈工作者对少数民族题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创作了很多有质量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地区的参赛作品中表现大陆少数民族题材的舞蹈也占有一定比例。从总体看,参赛的少数民族舞蹈数量之大、质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堪称精品力作的有《圈舞》(僳僳族)、《踩云彩》(彝族)、《石磨的歌》(彝族)、《壮族大歌》(壮族)、《远古灯舞》(维吾尔族)、《天织女》(藏族)、《佤之祭》(佤族)、《火》(彝族)、《西藏红》(藏族)、《春到高原》(藏族)、《梆声映彩虹》(回族)等。

僳僳族舞蹈《圈舞》是一个观赏性很强的作品,也是僳僳族舞蹈第一次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得高奖的作品,舞蹈给大赛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民源于古代北方氐、羌部落的僳僳族,在民族文化上保存着氐、羌文化的遗风,在民族的喜庆佳节至今仍然保持着通宵达旦“联袂踏歌”的歌舞习俗,《圈舞》较好地表现了这一民俗。在作品中始终体现出“圈”(圆)形符号的原始文化内涵,它仿佛使我们领略到“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古代舞蹈风韵。舞蹈淳朴自然、编排流畅、优美的民族服饰在灯光的变幻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和表现力。此舞在原生态舞蹈语言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提炼,无论是舞蹈的构图变化,还是语言的加工、发展,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较好地延续了僳僳族民间舞蹈风格的原始遗风。笔者以为,《圈舞》的创作理念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彝族舞蹈《踩云彩》也是一个出色的作品,舞与歌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统一。舞蹈抓住了一个“美”字,在动作的设计中始终捕捉着美丽多姿的彝家女子“踩”,以及“云彩” 的艺术形象,动作轻盈飘逸、柔美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群舞水平突出

在此次大赛中,一个最突出的现象就是群舞的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单、双、三人舞。无论是在作品的立意、艺术形象的塑造,还是在语言的提炼、技法的运用等诸方面,群舞都有不俗的表现。如《鼓舞声声》、《岁月如歌》、《俏花旦》、《追潮》、《圈舞》、《海那边》、《都市印象》、《壮族大歌》、《踩云彩》、《石磨的歌》、《天织女》、《火》、《远古灯舞》、《地道战》等,这些群舞成为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当代一大批编导在驾驭群舞这一舞种时所显示出的雄厚实力。

群舞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编导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编导者对舞蹈语言、舞蹈形象和舞蹈结构的总体把握。在本次大赛的大部分群舞中,我们发现,编导者能够较好地把握舞蹈语言与舞蹈形象的关系,特别是在民间舞蹈发展的“度”的把握上有了一个可喜的进步。在以往的许多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中,一些编导对民间舞蹈语言的运用很不到位,不仅变了味,走了形,甚至出现了彻底瓦解民间舞蹈元素的现象。不少作品在追求现代语汇与民间舞蹈的融合方面出现“失控”现象,造成舞蹈风格属性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民间舞蹈的原始基因,对民族舞蹈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这一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尤其是老一代舞蹈家们的极大关注。而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在此次大赛中得到明显改观,使人深感欣慰。群舞《鼓舞声声》、《圈舞》、《踩云彩》、《石磨的歌》等作品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与群舞相比,单、双、三人舞则显得较弱,这一现象值得研究。在同一级别奖项中,获奖的单、双、三人舞与群舞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难以让人心悦诚服。

六、非职业舞蹈院校异军突起

不少综合性高校的舞蹈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并为本届比赛增色许多,如东北师大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杭州师大、北京戏剧学校、山东青年干部学院、延边大学、上海师大等。一些很有潜力的作品诞生在这一群体之中,如延边大学的《美阿里》、东北师大的《最后的探戈》等。

企业文艺团体的加入也是本届大赛的一大亮点,如武汉钢铁公司所属的湖北青年艺术团、珠海汉胜工业有限公司等等,他们的作品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有别于专业团体的新鲜感受,而且还使人们领略了走出象牙之塔的舞蹈的别样魅力。

除了上述的几个特点之外,此次大赛还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或担忧的现象。

一、 炫技现象严重

炫技现象主要表现在创作技法和表演技能两方面。技法是创作当中十分重要的方法,巧妙、恰当地运用技法,能使一个作品展现得更加完美,技法运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本届大赛不少作品炫技痕迹十分严重,出现了重技法、轻内容、轻思想、缺深度的现象,许多作品为了技法而技法,技法与艺术形象严重脱节。满台的“迭倒―滚地―还原”的动作套路似乎有泛滥的趋势,表现十分拙劣。这种滥用技法到了令人痛恨的地步。

一个高明的编舞家在他的作品里不留任何技法的痕迹,吸引你的是它所展现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思想。技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演员的高超技艺与作品内容应该是相得益彰,如果相互脱节,则会给大家造成卖弄技巧的不良印象,有关“优秀的演员,平庸的编导”的说法虽然刺耳,但它说明了在我们的创作中存在着技法与艺术形象相脱节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编导们的重视。

炫技现象的另一表现是演员技能的盲目展现。良好的技术是成就一名优秀的舞蹈家最重要的因素,但决不是全部。如果演员在表演中,一味地炫耀技巧,而忽视对作品内涵的挖掘与表现,那么,他的技巧就毫无意义。本次比赛中的不少作品出现了演员的技巧与舞蹈的情节相游离的现象,高超的技艺与作品的表现内容毫不相干,卖弄技巧的痕迹非常严重。显示功力的那一条“腿”从以往的“6点钟”发展到了“5:50”、“5:45”的倾斜度,这种只醉心于挑战肢体极限的所谓高难技巧,反映了编导者和舞者对技巧的理解的狭隘与片面性。我们应该对技巧的概念有一个更宽泛的理解,技巧决不是简单的肢体上的“功夫”,比如在民间舞蹈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律,同样也是难以把握的高难技巧。舞蹈界应早日走出这个误区。

二、 民族民间舞蹈的媚俗化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近些年来,在少数民族的舞蹈创作领域却出现了一股追逐“时尚”的潮流,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女性舞蹈“裸露肚脐”现象,并有裸露部位日渐扩大的趋势。这种“时尚”从根本上消解了少数民族舞蹈纯朴、自然的美学特征。这种媚俗化的倾向在此次大赛中表现得最为严重,无论是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的藏族女子,还是生活在沙漠绿洲信奉伊斯兰教的新疆女性,以及生活在亚热带气候特点的西南少数民族女子,几乎都要身着“裸露肚脐”的“民族”服饰,“裸露肚脐”似乎成为所谓“时尚”、“开放”、“现代”的标志。这一现象的原由与主体民族的审美倾向不无关系。

曾经一度,舞蹈服饰“裸露肚脐”之风风靡都市舞台,有些作品不断地闪亮于大雅之堂,各地纷纷效仿,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也难以抵挡。另外,舞蹈界个别有影响的编导将个人审美倾向带到民族地区,他们在指导节目时对当地的舞蹈服装的设计提出批评,建议21世纪的少数民族要打破保守观念,要他们开放一点、时尚一些,并重新设计裸露肚脐的舞服。尽管某些京城专家的审美趣味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特性格格不入,背道而驰, 但民族地区的人们亦全力采纳他们的“高见”,毕竟,作品的优与劣还得由这些专家说了算。为了迎合这种审美趣味,少数民族的舞蹈创作中“裸露肚脐”现象愈演愈烈。

三、怨妇题材的泛滥

自第四届全国舞蹈比赛出现了《庭院深深》这一优秀的舞蹈作品以来,怨妇题材开始兴起,这一跟风现象在本届大赛中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此类题材的大部分作品不仅格调不高,而且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亦很差。

怨妇题材作品共同的表现特征是,情绪悲悲切切,凄凉哀婉,颓废绝望,被男性世界抛弃之后痛苦悲伤。这些作品在舞蹈的构图处理方面也很近似,大都是一个女演员从舞台的一角出场,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徘徊,在希望与绝望中挣扎……这些似乎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作品缺乏思想深度,缺乏艺术感染力,艺术创造的独创性也无从谈起。

此外,此次大赛不少作品的音乐与舞蹈不协调,音乐游离于舞蹈之外,甚至破坏了舞蹈所表现的意境,这也是编创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年一度的全国舞蹈比赛以其规格高、规模大而备受世人瞩目,政府通过这样高级别的赛事,在推动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把握当代舞蹈艺术的主流脉动诸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愿中国舞蹈艺术通过全国舞蹈比赛这一赛事的洗礼,更加绚烂多姿!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