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羽舞评】现代舞人的乡愁:张晓雄作品《古城》
- 舞蹈知识
- 2018-11-08
- 424
现代舞人的乡愁——张晓雄作品《古城》在北京上演(原文发表在《文化月刊》2015年第9期)
7月围绕北京的话题如火如荼,重磅新闻轮番搅动着人们的神经,各种热议酷评,因其背后又意味着“新北京”在未来的新变化。北京,哪一刻又没有变化呀!让我没想到的是,8月初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一部由旅澳台湾舞蹈家张晓雄创作的现代舞作品《古城》却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静下来,感悟北京,难得这样推心置腹地与生活在其间的自己对话。北京,这个我居住了20余年的异乡,早已成为融入我生命的城市。观剧结束,踏上地铁,感受着那些与我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一瞬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那些潜藏在心灵和脑海深处,对北京的记忆碎片都飘散开。
当然,年少时,耳目所及只有北京舞蹈学院的我,已然蜕变。如今,世界都像是被压缩了,20世纪舞蹈“现代性”的历史也渗透进了血液中。因此,当四海游移、年近花甲的张晓雄老师选择以北京为题编舞,参演舞者为两岸资深演员时,就引发了我的关注。
既是编导,也是教师,同时,博文中自称为“野熊”的他还是漂泊的行者。几种身份,他做得都很纯粹持久。教育、创作,说到底其精神实质是可以相通的,正如他所言,创作者应该想象力和执行力兼备,且是具有情怀的人。据说,如果问张晓雄老师来自哪儿,是哪儿的人,他总会回答道自己是“地球人”。这样的人,被一位法国学者称作“复调的主体”,他们是正逐渐涌现的一类全新的人,即多民族背景下知晓多种语言和文化的世界公民。经由他来观望北京,并引导身份背景迥异的中青年舞者共同参与,更带来了微妙的视角。而且这样的作品,对观者而言,还带出了一种“复调的主体间性”气质,让人浮想联翩。每一位观众都是独立的,与个体生命的独特经验相关。
《古城》是张晓雄《纪实与虚构》的舞台系列作品之一。2008年,擅长“以文字梳理记忆,以镜头窥望世界,以舞蹈表达内心”的他开始构思并计划在不同的国家、城市,以“城市记忆”这同一概念,结合文字、影像、装置艺术来进行舞台创作。几年间,张晓雄先后完成了《香港篇:支离破碎》(2009)、《新加坡篇:风向何去》(2009)、《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篇:家园》(2009)、《台北篇:他乡》(2014)等,不同结构、不同内容、不同风格。去年8月,他在微博上写道:“台北的《他乡》,将是终极篇”。或许是机缘巧合,近年常常到内地创作和教学的张晓雄老师获得了一次与北京舞者张荪等继续创作《北京篇:古城》的机会。
十分好奇,他们会如何诠释“古城”。在我二十余年不算漫长的记忆中,作为古城北京的背影越来越远。曹雪芹故居没了,梅兰芳故居破碎了,林徽因 “太太的客厅”也灰飞烟灭,更别说从未谋面的城墙了。游走在传统的胡同街区,似乎还依稀尚存着几百年来的味道,但瞬间也会被铺天盖来的商业气息吞没。对我而言,最深的乡愁莫过于北京舞蹈学院附近一条曾经被叫做“白颐路”的地方,1997年以前,这里密集地荟萃着参天的白杨树,三组共六排,车道和人行道被朴实无华的大树隔开,四季都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几乎是一夜间,默默相伴的白杨树就消失无踪。如今的“白颐路”已更名为“中关村大街”,够新,够宽,却也沉闷乏味,生趣了无,想象力尽散。这里是“新北京”悖论的一个缩影。
多朝帝都的“古城”,难道只是对北京的心灵意象?这一点,倒很像当代建构的“中国古典舞”,谈不上精巧的“仿古”,祖先的痕迹只剩下一些身体符号作为点缀,有一些古典意蕴,但更多还混杂着从苏联老大哥处学来的欧式语言。
现代舞《古城》妙在没有具体的事件,没有特定的角色限定。作品中的“古城”就像是与某人(张荪)有着前缘的女子(叶波),情意缠绵,却只能在梦里相见。两女四男在虚构和想象的时空中聚散,他们或许是找寻前世记忆的彼此,或许是不同面向的自己,甚至可以是生活在其中的你、我、他。作品中的椅子、扇子和伞,以及落在舞台上的衣衫并非是装饰性的传统符号,它们与一条倾斜而下的布幔,以及斑斓的犹如“时空隧道”的立体帷柱,构成了“古城”的意境。而那在地面上闪烁过的两道半环形灯光,似乎在向世人诉说曾经的“在场”。
最特别的是,整个作品都没有情感的起伏跌宕,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的身体动作质感张弛有度,平缓的基调让人心安定。那彩色帷柱后影影绰绰的旁观者,也像另一个自己,随着登场与出场的变化,视角也转换了。当然,最让人感怀的还是成熟舞者的身体本身,部队体系的张荪、唐黎维,舞院古典舞派的叶波,民大民族舞转型的郑智,以及来自台湾的自由舞者吴建纬和前云门舞者王元俐……他们曾谙熟于各自动作原理迥异的身体语言和运动轨迹,基于不同的原因,面临人生转型,需要去适应新的自己。在磨合交汇中,融入“古城”的他们,却没有丝毫违和感,渐渐的,“他乡”便有了故土的气息。这样的碰撞与融合往往是城市生存的常态。
其实,岁月对于一个城市如此,对于一个人而言,何尝不是。之于舞者,一切从身体开始!年近不惑的内地学院派舞者,忘却了炫技,放弃了符号化装饰,舍去了套路化的表达,身体反而被唤醒了,岁月感并未削弱魅力,也更增添了生命的厚度。来自台湾的舞者,并不缺乏对身体本身的觉知,而《古城》给他们带来的戏剧感,却恰到好处。印象最深的是吴建纬中性的身体质感,游刃有余地流动在阴柔和阳刚间,难怪有人形容他像“灵蛇”。正因为此,吴建纬与唐黎维的男子双人舞更平添了一份意蕴,他们是人内心不同的面向。
剧中,张晓雄还奉献了他的声音,似曾相识的画外音与其平时说话的语调语气有所不同,细腻的声音好似笼罩在戏剧氛围里,还浸润着淡淡的乡愁,却不刻意说明或叙事。文本与舞蹈的关系,如同该剧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一般,各自独立,却也相得益彰。有时,连静默本身也成为最有张力的诉说。舞台上的舞者,是“古城”的各种异乡人,源于自我选择,漂泊者才不会孤独,离情别绪最终化为活在当下的宁静,不知道可否有心境唱起“流浪者之歌”?从地铁走出,在中关村大街上,我仿佛看见了那一排排消失的白杨,定了定神,分明觉出了盛夏夜晚渗透着一阵阵浓浓的“古城”乡愁。
慕羽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约评论员
7月围绕北京的话题如火如荼,重磅新闻轮番搅动着人们的神经,各种热议酷评,因其背后又意味着“新北京”在未来的新变化。北京,哪一刻又没有变化呀!让我没想到的是,8月初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一部由旅澳台湾舞蹈家张晓雄创作的现代舞作品《古城》却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静下来,感悟北京,难得这样推心置腹地与生活在其间的自己对话。北京,这个我居住了20余年的异乡,早已成为融入我生命的城市。观剧结束,踏上地铁,感受着那些与我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一瞬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那些潜藏在心灵和脑海深处,对北京的记忆碎片都飘散开。
当然,年少时,耳目所及只有北京舞蹈学院的我,已然蜕变。如今,世界都像是被压缩了,20世纪舞蹈“现代性”的历史也渗透进了血液中。因此,当四海游移、年近花甲的张晓雄老师选择以北京为题编舞,参演舞者为两岸资深演员时,就引发了我的关注。
既是编导,也是教师,同时,博文中自称为“野熊”的他还是漂泊的行者。几种身份,他做得都很纯粹持久。教育、创作,说到底其精神实质是可以相通的,正如他所言,创作者应该想象力和执行力兼备,且是具有情怀的人。据说,如果问张晓雄老师来自哪儿,是哪儿的人,他总会回答道自己是“地球人”。这样的人,被一位法国学者称作“复调的主体”,他们是正逐渐涌现的一类全新的人,即多民族背景下知晓多种语言和文化的世界公民。经由他来观望北京,并引导身份背景迥异的中青年舞者共同参与,更带来了微妙的视角。而且这样的作品,对观者而言,还带出了一种“复调的主体间性”气质,让人浮想联翩。每一位观众都是独立的,与个体生命的独特经验相关。
《古城》是张晓雄《纪实与虚构》的舞台系列作品之一。2008年,擅长“以文字梳理记忆,以镜头窥望世界,以舞蹈表达内心”的他开始构思并计划在不同的国家、城市,以“城市记忆”这同一概念,结合文字、影像、装置艺术来进行舞台创作。几年间,张晓雄先后完成了《香港篇:支离破碎》(2009)、《新加坡篇:风向何去》(2009)、《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篇:家园》(2009)、《台北篇:他乡》(2014)等,不同结构、不同内容、不同风格。去年8月,他在微博上写道:“台北的《他乡》,将是终极篇”。或许是机缘巧合,近年常常到内地创作和教学的张晓雄老师获得了一次与北京舞者张荪等继续创作《北京篇:古城》的机会。
十分好奇,他们会如何诠释“古城”。在我二十余年不算漫长的记忆中,作为古城北京的背影越来越远。曹雪芹故居没了,梅兰芳故居破碎了,林徽因 “太太的客厅”也灰飞烟灭,更别说从未谋面的城墙了。游走在传统的胡同街区,似乎还依稀尚存着几百年来的味道,但瞬间也会被铺天盖来的商业气息吞没。对我而言,最深的乡愁莫过于北京舞蹈学院附近一条曾经被叫做“白颐路”的地方,1997年以前,这里密集地荟萃着参天的白杨树,三组共六排,车道和人行道被朴实无华的大树隔开,四季都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几乎是一夜间,默默相伴的白杨树就消失无踪。如今的“白颐路”已更名为“中关村大街”,够新,够宽,却也沉闷乏味,生趣了无,想象力尽散。这里是“新北京”悖论的一个缩影。
多朝帝都的“古城”,难道只是对北京的心灵意象?这一点,倒很像当代建构的“中国古典舞”,谈不上精巧的“仿古”,祖先的痕迹只剩下一些身体符号作为点缀,有一些古典意蕴,但更多还混杂着从苏联老大哥处学来的欧式语言。
现代舞《古城》妙在没有具体的事件,没有特定的角色限定。作品中的“古城”就像是与某人(张荪)有着前缘的女子(叶波),情意缠绵,却只能在梦里相见。两女四男在虚构和想象的时空中聚散,他们或许是找寻前世记忆的彼此,或许是不同面向的自己,甚至可以是生活在其中的你、我、他。作品中的椅子、扇子和伞,以及落在舞台上的衣衫并非是装饰性的传统符号,它们与一条倾斜而下的布幔,以及斑斓的犹如“时空隧道”的立体帷柱,构成了“古城”的意境。而那在地面上闪烁过的两道半环形灯光,似乎在向世人诉说曾经的“在场”。
最特别的是,整个作品都没有情感的起伏跌宕,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的身体动作质感张弛有度,平缓的基调让人心安定。那彩色帷柱后影影绰绰的旁观者,也像另一个自己,随着登场与出场的变化,视角也转换了。当然,最让人感怀的还是成熟舞者的身体本身,部队体系的张荪、唐黎维,舞院古典舞派的叶波,民大民族舞转型的郑智,以及来自台湾的自由舞者吴建纬和前云门舞者王元俐……他们曾谙熟于各自动作原理迥异的身体语言和运动轨迹,基于不同的原因,面临人生转型,需要去适应新的自己。在磨合交汇中,融入“古城”的他们,却没有丝毫违和感,渐渐的,“他乡”便有了故土的气息。这样的碰撞与融合往往是城市生存的常态。
其实,岁月对于一个城市如此,对于一个人而言,何尝不是。之于舞者,一切从身体开始!年近不惑的内地学院派舞者,忘却了炫技,放弃了符号化装饰,舍去了套路化的表达,身体反而被唤醒了,岁月感并未削弱魅力,也更增添了生命的厚度。来自台湾的舞者,并不缺乏对身体本身的觉知,而《古城》给他们带来的戏剧感,却恰到好处。印象最深的是吴建纬中性的身体质感,游刃有余地流动在阴柔和阳刚间,难怪有人形容他像“灵蛇”。正因为此,吴建纬与唐黎维的男子双人舞更平添了一份意蕴,他们是人内心不同的面向。
剧中,张晓雄还奉献了他的声音,似曾相识的画外音与其平时说话的语调语气有所不同,细腻的声音好似笼罩在戏剧氛围里,还浸润着淡淡的乡愁,却不刻意说明或叙事。文本与舞蹈的关系,如同该剧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一般,各自独立,却也相得益彰。有时,连静默本身也成为最有张力的诉说。舞台上的舞者,是“古城”的各种异乡人,源于自我选择,漂泊者才不会孤独,离情别绪最终化为活在当下的宁静,不知道可否有心境唱起“流浪者之歌”?从地铁走出,在中关村大街上,我仿佛看见了那一排排消失的白杨,定了定神,分明觉出了盛夏夜晚渗透着一阵阵浓浓的“古城”乡愁。
慕羽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约评论员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8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5959.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5959.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