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知识 > 正文

冯双白:舞蹈不应该再自说自“划”

国家艺术基金不久前发布首批将进行资助支持的舞台艺术项目,四位青年编舞家创作的四部小型舞剧名列榜单。获得基金支持之后,四位编导将在主办方的协助下,深入民间采风、赴纽约大学Tisch学院进行短期学习与交流,现阶段在导师的辅导下已经开始进行集中创作与排练,将于今年12月17日-20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四台小型原创舞剧。“这一过程真切体现舞蹈创作要结合当下,要跨界交流,而不是自说自话,用心的作品才会获得认可。”中国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著名舞蹈理论家冯双白说。
原创舞剧对应当下生活
“圈内有句玩笑话,‘看得懂的是当代舞,看不懂的是现代舞’。”冯双白笑言。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舞蹈圈的创作尴尬。“当代舞作品体现的是主流、核心的价值观,大多给现实题材、现实生活以艺术家独特的关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在舞蹈语言上,当代舞广泛运用多舞种的素材,舞蹈动作来自生活动作中的提炼。冯双白认为,现代舞是艺术工作者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现状、困惑甚至难题给予的判断和理解、表达;带有前卫、反思和批判的特色。
“参加过很多届各类当代舞比赛,几乎很难发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很多作品似曾相识,这也反映出我们的编导缺乏发散性思维、缺乏反映生活的独特视角等问题。不要机械地理解反映现实生活,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丰富的情感,这都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深入挖掘的。”冯双白说。
以入围青年编导费波的《第一束光》为例。该作品从芭蕾舞演员最常见的伤痛切入,灵感源自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王启敏受伤的故事,王启敏和她的搭档、爱人李俊将共同出演。“创作来自每天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舞者是我最熟悉的人群。启敏受伤以后,现在腿里还有钢钉。当她站在舞台上,每次大幕拉开都有一束光照进来,在她受伤之后,这一束光就是舞者的信念,能战胜伤痛和挫折。”费波说。

舞蹈圈冲破固有藩篱
“关于舞台、关于创作本身,舞蹈和外部世界需要获得交集,舞蹈的表现能与其他的艺术形式跨界。”冯双白说。以本次入围的柳宁作品《听天说》为例,这部作品更像是创作者自身舞蹈理念的总结。他的舞团每天早上的基本功不是芭蕾,而是呼吸、打坐和行走。在柳宁的导师、雕塑家向京眼中,身体是舞者的媒介,柳宁的概念是将舞蹈还原到身体本身,“因为身体在现代已经被赋予太多的意义,当身体还原之后,寻找超越人性的所在”。
“现在的舞蹈创作太过自我,总是表达些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一方面,这样的作品很难指望获得相对多的人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已经解决了大部分舞者的技术问题,主要是思考和表达的问题、关注点的问题。”冯双白说。
以参加本届戏剧奥林匹克,沈伟的舞蹈作品《声希之夜》为例,中国舞协曾为其举行“我的舞蹈语言观—与沈伟谈舞”活动,结合一组组沈伟在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领域艺术创作的照片,让大家看到了一位艺术嗅觉灵敏、艺术造诣深厚的艺术家,在保持对舞蹈忠诚热爱的同时,自我发掘,结合自身学习古典戏曲的出身,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和创作方式。“沈伟不仅仅是观众眼中单纯的舞者、编舞家,他还是画家、是设计师、是舞蹈传播的使者、是一位丰富的艺术创造者。”冯双白说。

独立创作者是舞蹈的希望
冯双白认为,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舞者,不再依附于一个团或者一个体制,慢慢开始走自己的路,找自己的市场,这在舞蹈界是极其重要的事情。“以往我们的资金更多支持一些大部头舞剧的创作,选择倾向于恢弘的题材、民族历史故事。”冯双白说,“60多年一直在做宏大主题特定轨迹上的东西,今天终于有了这样的几位舞者,有自己的个性”。
接下来要做的是,让艺术的个性更多地触碰真实存在的现实问题,关注现实题材。“中国传统文化对舞蹈的基本要求是‘立象进意’,艺术家关注到生存的境遇和现实的生存问题,由此生发出悲天悯人的艺术情怀,这才是有艺术内涵的作品,才会获得观众的理解和支持。”冯双白说。“这些微型原创舞剧,跟大歌舞走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小剧场艺术更加强调艺术家自己个人的体验,终于可以不再为完成单位任务去完成一个节庆演出了,终于可以真正去说‘我’心里想说的话了。”冯双白说,“自我充实,永远抱着‘好玩’的乐观心态去探索、钻研多元艺术形式;自我突破,永不重复地在舞台以外的地铁、广场、博物馆等城市每个角落,向不同阶层的观众传递舞蹈的魅力。我觉得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艺术家想说的话,这个应该是在小剧场呈现的原创舞剧非常重要的东西”。
北京商报记者 姜琳琳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