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舞蹈家协会主动服务文艺院团
- 舞蹈知识
- 2018-11-08
- 297
上海历来是中国舞蹈的重镇,舞蹈创作也一直处于中国舞蹈文化的前沿,曾经涌现出一大批舞蹈精品力作。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批舞蹈人才的流失,出现了新生代舞蹈编导和演员青黄不接的现象,导致各舞蹈院团(校)新品创作数量下降,在各大重要赛事中获奖的作品锐减,整体实力受到削弱,舞台上一度呈现出“北京编,上海演”的尴尬状况。
针对这一现状,近年来,上海市舞蹈家协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主动服务的姿态,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了一系列推人推作品、扶人扶作品、出人出作品的平台,大力扶持舞蹈新品、优品和精品创作。
搭建专业舞蹈大赛平台。上海舞蹈的沉寂,与缺少高品质交流展示平台有密切关系,很多作品因缺少打磨机会,缺少激励机制,缺少影响力,很难在全国大赛中脱颖而出。为改变这一现状,2008年,在时隔24年之后,上海舞协联手华东六省恢复举办了“华东六省一市专业舞蹈比赛”,不仅促进了华东地区舞蹈界的合作交流,为广大舞蹈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而且有力推动了区域舞蹈编创和表演水平的整体提高。由大赛评选出的一批优秀作品,如芭蕾舞《柴可夫斯基狂想曲》,古典舞《夜深沉》、《秀色》、《龙飞凤舞》,民族民间舞《一抹红》、《花儿》等,相继在全国舞台上摘金夺银。
搭建新人新作展示平台。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舞蹈原创能力的提升,为新人提供更多创作、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上海舞协在2009年又推出了“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集中展示本市舞蹈专业团体的艺术探索,发掘富有潜力的编、导、演舞蹈人才。在2011年的展演中,入选的50多个作品,原创新作占90%以上,其中《夜深沉》、《月光下的凤尾竹》和《在水一方》等获奖作品敢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体现了现实主题和当代精神,广受业界好评,在全国的舞台上屡创佳绩;青年编导李丹、刘建强、唐文、钟璐,演员刘思睿、彭兆倩、邓韵、王名轩等也通过比赛得到业界的认可,在之后的国际国内比赛中荣膺大奖。
搭建孵化创作实践平台。在新人新作公开展演的过程中,舞协发现很多作品虽在整体编创上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具有很强的实验性,需要得到进一步孵化。为了鼓励舞蹈探索,给有志于从事舞蹈原创的年轻人提供更加宽松包容的展示平台,2011年,上海舞协又联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艺术创新工作室、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上海舞蹈实验剧场”,让编导能够通过零距离的接触交流,获得观众真实的反馈,对作品做进一步的打磨和完善。在两期实验剧场展演中,《长歌行》、《茶山情歌》等16个中国舞原创作品赢得观众热烈反响。
搭建学习研讨交流平台。艺术需要交流,需要通过思想碰撞来点燃创作的火花。为了从源头上加强上海舞蹈的实力,催生出更多高水准的作品,上海舞协积极组织开展“上海青年编导交流系列活动”,相继邀请了十几位国内国际舞蹈界专家,先后举办了“上海青年编导创作交流会——专家论坛”、“藏族民间舞教学交流研讨会与教学展示活动”、“三元舞蹈教学法工作坊”和“韩国舞蹈发展趋势”等专题讲座、研讨会。通过研讨、讲座、展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为青年舞蹈工作者提供学习、实践和鉴赏的机会,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和文化素养。
搭建体验生活平台。艺术源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扎实的生活积淀。几年来,舞协将各院团青年编导组织起来,先后赴内蒙古、贵州等地采风,为他们提供深入生活,了解业界动态的机会,得到了青年编导们的积极响应。通过活动,编导们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想,触发了创作灵感,产生了丰硕成果,如青年编导刘建强、唐文在内蒙古采风之后创编的作品《鸿雁》,荣获了第八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表演银奖,为上海在全国民族民间舞重大赛事上争得了难得的荣誉。
搭建培育观众平台。任何艺术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观众的参与,舞蹈艺术也不例外。因此,上海舞蹈实验剧场在举办之初就贴上了公益的标签,吸引社会上的舞蹈爱好者走近舞蹈。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的观看,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了作品,有效引导观众爱上舞蹈。舞协通过实验剧场尽情播撒舞蹈的种子,为壮大舞蹈观众队伍,创造舞蹈艺术繁荣发展的良好生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多年来,舞协搭建的一系列出人出作品的平台,不仅让上海的各大舞蹈院团(校)有了停靠的码头,让青年舞蹈人才有了创作的劲头,而且让基层的舞蹈爱好者尝到了甜头,更让上海的舞蹈事业有了奔头。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6490.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