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红河歌舞”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蓝天绿树红土群山,梯田峡谷七彩文化,沧桑家园和谐儿女,古老血脉,孕育风华。

红河道路从红河出发,一片从容迎接天下,奔腾图强各族儿女,敢为人先,耀我中华。

红河的歌是迷人的,红河的舞是动人的。当我们伴着蜿蜒流淌的红河,从岸边的崇山峻岭和村村寨寨走过,这支《红河颂》深情欢快的旋律,令我们感动落泪。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千百年来,十多个少数民族在红河两岸繁衍生息,创造出独具艺术魅力的特色文化。从哈尼梯田到彝族毕摩文化,从神秘、庄重、多变的棕扇舞、铓鼓舞、栽秧鼓到热情奔放的大三弦、烟盒舞,从辽阔宽广的海菜腔到委婉细腻的哈尼哈巴、花腰调,多姿多彩的红河歌舞展示出一个活泼深情的红河。



州文化局副局长朱丽红告诉我们,正是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滋润着红河歌舞团的成长,这个创建于1951年的歌舞团,由哈尼、彝、苗、瑶、傣、壮、回、满、京、汉等民族组成。团里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和文化人,怀着对红河的热爱,深入民间村寨,收集、整理和创作了《喊月亮》、《哈尼兄弟》、《长街宴》等一批优秀的歌舞节目,由歌舞团排练演出。如今,这批歌舞走出了云南,走上了中国的舞台,走向了世界的舞台,表现了红河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精神风貌。



红河歌舞之所以感人至深,完全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自成立之日起,每年都要深入山乡村寨,巡回演出和体验生活。有一年,《喊月亮》的作者李元庆和笑亮来到了屏边县的哈尼山寨,寨子民风质朴,夜晚极黑极静,一弯月亮挂上中天,哈尼人的哈巴歌声悄悄响起。面对此情此景,《喊月亮》的词曲油然而生。



州文化馆馆长周民给我们讲述起《踩坡坡》舞蹈的创作过程。傍晚,他们来到了一个彝族山寨。收工回来的彝族姑娘梳妆打扮后,与小伙子们围着火塘跳舞。月亮升起来了,姑娘小伙又在山中打起手电,一闪一闪地互传爱意……彝族青年纯朴俏皮的生活场景,被他们创作成舞蹈《踩坡坡》,融情于景、情深意长。



正是深入到山乡村寨,体验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现和提炼各民族的歌舞元素,红河歌舞团才创作出一批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优秀作品,如交响乐《红河组曲》、小提琴独奏《异龙湖随想曲》、大型民族歌舞《红土情》、《瑶山之火》、《花飞彩云南》、《我家红河》等,在国家各种大型演出中,频频获奖。

   红河歌舞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建交60周年之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缅甸,举行了《共饮一江水》的专场文艺演出。近年来,红河歌舞团的大批优秀作品代表云南,代表中国,到日本、泰国、新加坡、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及南非等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和赞誉。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作为文化使者和友好使者的红河歌舞更是生机勃发,频繁出访东南亚国家,成为云南和红河递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州歌舞团副团长何军说:“红河歌舞是对红河最直接生动的介绍,在美好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中,我们把红河的美丽山川、红河人的和谐快乐、深情风趣的形象传播给了世界。”   红河歌舞多姿多彩

 红河州是祖国最南端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境内有10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中,各民族孕育出了讴歌劳动、记述生产、歌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传统叙事歌、情歌、祭祀歌等数10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歌曲。哈尼族的传统歌曲主要有《哈巴》、《阿哧》、《苏咪农》等。彝族的传统歌曲主要有《甲苏》、《设伊》、《诺伊》、《师祖婆甲赫》、《海菜腔》、《先基》、《阿哩》、《阿哩墨舍莫》、《叠夺墨叠夺》等。其他民族也均有各自特色的传统歌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广大音乐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新型民族歌曲,形成了独特的边地音乐,并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国获奖。1981年,红河州在云南省交响乐曲创作评比中,《红河组曲》和《云岭星火》分别获得一等奖和鼓励一等奖。1982年,哈尼族独奏曲《撮泥鳅》和彝族独奏曲《迎新娘》在全国比赛中分别获得文化部优秀表演奖,并出访日本演奏。同年,哈尼族独奏曲《美丽的红河》和彝族独奏曲《山寨小伙子》在全国少年儿童乐曲独奏比赛中,分别获得文化部金银奖。歌曲《阿波毛主席》、《哈尼人民热爱毛主席》等,在上世纪60年代时由这里飞向北京,震撼了当时的中国歌坛,由此掀起了边地民歌创作的高潮。

 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不仅产生了独具魅力的天籁之音,由于居住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同时又产生了风格各异的民族舞蹈。有的起源于祭祀活动,舞蹈庄严肃穆,动作稳沉缓慢;有的起源于生产生活,舞蹈热烈欢快,动作粗犷豪放;有的起源于地域属性,舞蹈静谧空灵,动作飘逸洒脱。新中国成立前,红河州境内主要的传统舞蹈有《同尼尼》、《扇舞》、《碗舞》、《棕扇舞》、《烟盒舞》、《响把舞》、《大三弦》、《乐作舞》、《儿童舞》、《花灯舞》、《栽秧鼓舞》、《芦笙舞》、《铜木神鼓舞》、《  鼓舞》等。新中国成立后,传统舞蹈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哈尼族舞蹈《白鹇鸟》创作于1959年,获得云南省创作二等奖;彝族舞蹈《老人家》创作于1963年,获得云南省创作二等奖,并于1979年被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收入《云南风情》影片中,向国内外观众发行;彝族舞蹈《阿细刀舞》创作于1978年,在昆明演出时得到了日本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高度赞扬,继而还吸引他们专程到弥勒西山采风;《砂丁泪》创作于1980年,在云南省第一届舞蹈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红河州的舞蹈创作掀起了高潮,1989年,哈尼族舞蹈《春》和瑶族舞蹈《瑶山乐》在云南群文干部文艺调演中均获得优秀节目综合奖;1992年,《哈尼族乐作舞》、《祝福歌》、《栽秧山歌》、《鼓声中的太阳》、《民族风情歌舞》、《转花帽》等舞蹈,均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获得荣誉奖。

 除此外,红河州的戏剧与曲艺也同样呈现出生机蓬勃的发展态势。境内主要剧种有花灯和滇剧两大类,主要曲艺种类有西花鼓、蒙自扬琴、快板、相声和对口词等。新中国成立后,红河戏剧得到了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整理、创新花灯剧目300余个,整理改编滇剧剧目600余个。与此同时,红河州还成立了专业滇剧团,而且先后在75个乡(镇)成立了花灯演出组织。1964年,在全州曲艺汇演中,建水的快板《买水车》、弥勒的说唱《韩顺堂》、元阳的对口词《枪》等曲艺节目曾经轰动一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1976年,在全国曲艺汇演中,红河州的《阿珠之歌》、《阿萨驾铁牛》、《李奶奶上讲台》、《两个书记》等曲艺节目全部入选,并组成曲艺代表队赴北京演出,第一次以曲艺形式把红河介绍到了全国。1982年,哈尼族哈吧《赶马哥》、彝族甲苏《跛跛脚》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南方片)演出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1991年,彝族阿细说唱《三换门》获得首届中国曲艺节(天津)荣誉奖;彝族阿细说唱《钱雨》和哈尼族哈巴《情暖山洼》分别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一、二等奖。
 红河歌舞走向世界

 “十五”以来,红河州歌舞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得到蓬勃发展,并以其独特鲜明的风格不断走向世界。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州各级文化部门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以繁荣文艺创作为中心,积极组织艺术创作人员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先后创作了《红河奔流》、《梯田放歌》、《踩云彩》、《雷场·情场》、《红河乡土情》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表演艺术奖87项。成功举办了2002年、2005年两届全州文艺汇演和“第八届滇中南歌舞戏剧节”。先后承担、组织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晚会190多台,如红河州第六届体育运动会暨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红河风韵》文艺表演,“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千里红河万里歌》大型文艺表演,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活动开幕式文艺表演,每年一次的“红河民族文化旅游节”文艺表演,“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文艺演出,哈尼族、彝族等各个民族节日庆典文艺活动等,将红河歌舞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2001年以来,全州文艺表演团体共完成各类演出近3100场,其中农村演出1280场。



 “十五”期间,红河州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先后完成了20多项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每年一届的“中越边境经济贸易交流会”上,红河州歌舞团、个旧市歌舞团、屏边县大围山民族歌舞团、金平县歌舞团、河口县艺术团等艺术表演团体,多次应越南邀请出国演出。红河州歌舞团先后赴英国、挪威、荷兰、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演出;红河县民间艺术团先后赴日本、荷兰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演出;石屏县的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多次参加中国民间艺术团赴马来西亚、荷兰、泰国、美国等国家演出。



 值得关注的是红河歌舞与时俱进,已逐渐形成了市场化的发展态势,成为了文化产业建设的亮点。随着全州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红河歌舞资源在整合中发展前景逐步凸现:建水花灯团在培植区域剧种过程中更名为红河彝族花灯团;红河州艺术剧院和州电影公司逐步改制转企;红河州演出集团相继成立,体制改革为歌舞文化的升腾创造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近年来,各个艺术表演团体通过承办大型文艺表演和开展各种商业性演出活动,一方面在竞争中促进了歌舞节目质量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