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指挥陈晓光访谈录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指挥陈晓光访谈录

 

2009年10月5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结束在人民大会堂的最后一场演出。次日下午4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各位政治局常委亲切会见筹办国庆系列活动的有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演职人员、受阅部队官兵代表共计2000余人,并发表重要讲话。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3200名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中的1000名代表荣幸地成为接见对象。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部长蔡武,常务副组长、总指挥陈晓光静静地坐在写有自己名签的座位上,《复兴之路》核心创意团队成员和主要演员幸福地站在中央领导身后……千言万语化作幸福的笑容,千辛万苦化作欣慰的笑容。当晚及次日,收看新闻的家人、同事在电视画面中看到了他们。在《复兴之路》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后一直保持沉默的总指挥陈晓光终于答应中国文化报记者赵忱的采访,记者以为,这是对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进行总结与评价的上好途径。

 

记者:部长,您好。像平日一样,《复兴之路》团队几乎所有的人,当然,主要是觉得跟您比较熟悉的人,都习惯于叫您“晓光部长”,在我们的对话中,您也以“晓光”面貌出现好吗,这样就可以避免“陈晓光”这样正式的称谓了。

 

陈晓光:还是直呼其名吧。

记者:《复兴之路》的创排过程漫长而艰苦,因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复兴之路》自公演以来,一直处于一票难求的状态,如今13场演出顺利结束,《复兴之路》不仅成为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中重要的内容,更以史诗品格和壮丽气派感动、震撼了观众。作为总指挥,此时此刻,您在想些什么?

 

陈晓光:“人民满意,中央满意,国际社会好评”始终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所要追求的目标。事实表明,我们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同志在接见筹办国庆系列活动的有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演职人员、受阅部队官兵代表时说:“这次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办得很出色、很成功。整个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隆重热烈、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李长春和刘云山、刘延东同志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给予《复兴之路》充分的肯定。在这次接见中,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占了将近一半,我想,这可以充分体现中央对《复兴之路》的满意度。

 

我更愿倾听老百姓的真实反映,他们普遍表示满意。一位居住在海外的华裔少年的反应生动代表着人民的意愿。在人民大会堂看完《复兴之路》后,少年随母亲往大会堂外面走,他一面走一面责怪自己的妈妈:“祖国这么好,你为什么让我在国外生活?”眼里含着委屈的泪水。《复兴之路》的很多场面让人饱含泪水。

 

《复兴之路》有一场是主要用来接待驻华使节、外国友人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他们盛装来到人民大会堂,充满仪式感的艺术呈现和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和发展史令他们激动不已。与我们“含蓄”的观众相比,他们给与《复兴之路》的掌声真是“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的掌声。

 

记者:由于工作的便利,在不确定的位置上,我看了很多遍《复兴之路》,起初我以为看多了便不再会有感动。10月5日是《复兴之路》最后一场演出,演出过程中观众的掌声并不是十分热烈,但是,我照例在一些环节充满感动。我听见身后的观众不断地说:好感动啊,真美!她感叹着,那感叹发自肺腑,但她并不总是鼓掌,可能,由于被震撼,她顾不上鼓掌。一个时期以来,我在睡梦中不断梦见《复兴之路》――千回百转的创排过程,一丝不苟地精益求精!虽然,我也听说一些比较专业的观众对《复兴之路》的音乐与舞蹈作品的比例、新歌与旧歌的比例等不是百分百满意,但是,没有人不对《复兴之路》的史诗品格、政治智慧、文化内涵、艺术呈现深表敬意。

 

陈晓光:你是参与了《复兴之路》宣传工作的特殊的记者,你应该能感受到在《复兴之路》这个3200人的庞大队伍中迸发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总指挥,我要对每一个参与《复兴之路》的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说:谢谢你们!在《复兴之路》的队伍中,上有白发苍苍的长者,比如阎肃、田华,下有稚气未脱的孩子,比如北京小学、光明小学的学生,长者们见证了历史的巨变,孩子们享受着时代的恩泽,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们肩负起创排、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光荣使命,不计报酬,不辞劳苦,其情其景,令人感佩。最叫人感动的是那些从未参加过表演的解放军战士,在总导演张继钢和节目编导的启发和指导下,不仅学会了舞蹈,还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舞蹈方式――将发自内心的激情,转变为脸上丰富的戏剧表情和四肢充满张力的语言,以个体的投入,构成集体宏大的场面,伴随史诗的内在逻辑,生动地刻画出中国革命进程中鲜明的时代特征,真是可歌可泣!由于《复兴之路》票务需求量大,《复兴之路》领导小组连给演职人员人均一张票都做不到,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只能通过电视转播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对此,我深表歉意。但是我相信,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这段难忘的经历将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我想是的。就像登上泰山,看见过日出,就不会忘记那种胜景。即使生命往后都处在日常状态,他也会向往高处的境界。张继钢说过,没有一部作品可以自诩为完美,但是,可以接近完美。您通常也说,晚会类的东西,其共性往往是:好也好不到哪儿去,糟也糟不到哪儿去。但《复兴之路》不是晚会,是史诗,在创意的最初阶段你们就坚定地提出了两个拒绝:拒绝常见的歌舞晚会的品质;拒绝肤浅的光怪陆离。如今,至少可以为《复兴之路》下这样的结论:它是一部接近了完美的作品。如同你们最初的设想――这是宏伟的史诗,这是浪漫的画卷,这是神圣的庆典,这是奋进的号角。既有平民大众的视角又有英雄主义的境界,既有主题音乐的交响又有主题行为的贯穿,既是亲切温馨的描绘又是恢弘磅礴的渲染,既是历史悲情的陈述又是时代豪气的张扬。

 

很明显,伴随史诗创作全程的是严谨而充沛的艺术创新精神,保障艺术创新追求完整体现的是《复兴之路》的体制创新,对此,《复兴之路》核心创意组成员、文学执笔任卫新有深刻的认识,他把“体制创新”比拟为《复兴之路》舞台下的另一种意味深长的“谋篇布局”。我想请部长通过对《复兴之路》创作过程的简要回顾谈谈“体制创新”对《复兴之路》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陈晓光: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创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这是中央做出的重要决定。可以这么说:《复兴之路》孕育两年、创作一年、排演了将近半年时间,才得以诞生。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和电视专题片《复兴之路》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在此基础上,中央领导提出可围绕“复兴之路”主题开展一系列文艺创作工程。2007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80周年纪念活动时提出一个重要创意,要组织排演一部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那样能够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舞台艺术作品,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李长春同志明确指示,这部作品要反映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的中国革命史,包括共和国创立、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要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很好地体现和回答一个重大主题: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翻身解放的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道路,又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要理直气壮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从而坚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李长春同志要求中宣部和文化部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创排这部作品的可行性,指出如论证可行,就要下决心创排,举全国文艺界之力来全力打造一部深受群众欢迎、在社会上影响广泛并得以传承的艺术精品。

 

中央领导的指示为《复兴之路》的创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找到朝着目的地行走的道路,就是寻找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保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创排顺利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复兴之路》的生产机制。

 

记者:这个机制就是之后大家所熟知的《复兴之路》领导小组、总导演负责制、核心创意组等关键词。最后《复兴之路》领导小组下设11个部门,各司其职,并且发出这样的号召:没有任何人能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没有任何事能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没有任何人可以滥竽充数。在我进入《复兴之路》剧组成为宣传部的一名负责人的第一天,就听到了总导演张继钢阐述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创意蓝图,那时候,“纸上谈兵”的《复兴之路》已经让人感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以为,《复兴之路》选择了最浓厚最真切的爱国情感,找到了最朴实最贴切的表达方式,正在寻找落实情感的先进的艺术手段。而“核心创意组”为《复兴之路》的史诗品格奠定了扎实的历史和文化基础。

陈晓光:是这样的。不光是你们,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在听取我们最初的核心创意汇报时也被激动、感动着,“泪水”一直是伴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词汇,感动的泪水与激动的泪花相互交融。

 

但我必须强调的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党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归功于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其次,精心遴选组织的创作团队是《复兴之路》创排成功的根本保证,总导演负责制体制下的“核心创意组”是《复兴之路》的灵魂。

 

为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2007年11月23日,文化部召开了专家论证会议,专题研究创排这部作品的可行性和创排思路。2008年7月中旬,确立总导演定向邀请投标、专家评议机制,向国内11位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知名度并具有丰富大型晚会编创经验的导演发出投标邀请。9月,由历史界、党史界、文学界、艺术界的专家组成评委会,根据应标方案、导演阐述、创作团队计划,评选并报领导小组批准,确定由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张继钢担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导演。

 

2008年10月,中央决定,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作为2009年国庆重点宣传活动之一,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共同主办,中宣部、文化部统筹协调,文化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为保证《复兴之路》创作、排演的顺利进行,由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的14位领导同志组成了《复兴之路》领导小组,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任组长,我出任常务副组长兼总指挥。此外,还组成了顾问组,由文化艺术界,党史、历史界知名度高、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他们当中有周巍峙、乔羽、金冲及、张海鹏、苏叔阳等。

 

区别于《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的集体领导创作体制,《复兴之路》采取领导小组和总指挥领导下的总导演负责制,所有的艺术构思由总导演指导、拍板、验收,充分尊重艺术规律。除了邀请有经验的文学艺术家参加创作组成核心创意团队,还要遴选一些有才华、有创新意识的年轻文艺人才加盟创作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包括中直、军队和地方文艺团体各个艺术门类的创作中坚力量,其中“80后”的编导占据创排队伍的半壁江山。在确定文学、音乐和编导等主创团组之前,先设立了由张继钢、曾庆淮、阎肃、任卫新、孟卫东、王晓岭、刘星、鞠毅、沙晓岚等14人组成的核心创意组,我也参与其中,展开整体方案设计。以后又成立了文学部、音乐部、舞蹈部、演出部等11个部门,集中了文学、音乐、舞蹈、舞美、灯光、服装、化装、道具、特技等各领域180多名优秀人才进行创作,组建了一支富有创造力的团结的创作队伍。

 

《复兴之路》创排活动2008年10月正式启动。其间,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同志和国庆领导小组多次听取汇报,对创排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做出许多重要指示。

 

记者:《复兴之路》领导小组决定,拥有丰富大型晚会组织和顾问经验的曾庆淮同志在关键时候由顾问改任《复兴之路》副总指挥。在我看来,陈晓光、张继钢、曾庆淮如同《复兴之路》的三驾马车,在中央国庆活动领导小组、《复兴之路》领导小组强有力的支持下,率领演出部、舞蹈部、音乐部等核心部门的精兵强将,在以北京为主阵地的几个城市展开了急行军,一步一步向着目的地进发。尽管调兵遣将的过程比想象的更难。我曾亲历7月28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的誓师动员大会,聆听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复兴之路》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部长蔡武所做的动员报告,聆听了张继钢总导演代表演职人员所做出的承诺;我曾亲历7月30日在文化部301会议室召开的《复兴之路》主要演员的动员会,听到田华、沈培艺、韩红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决心……之后,我看见《复兴之路》如期进入人民大会堂,紧锣密鼓地合成,然后是彩排、首演,一边改,一边演。办公室副主任张凯华的婴孩摔裂了颅骨仍不请假,演出部主任黄民暄累得住进了医院,舞美部主任鞠毅急得红了眼,张继钢导演熬得哑了嗓,歌唱队员发着高烧站在“天梯”上,舞蹈队员用积水的膝盖跪地,士兵们倒地作片刻休息,讲述人奚美娟放弃一切商业活动坚守阵地,另一名讲述人高明由A角变成B角毫无怨言,满头白发的田华与陈铎天天静静地吃盒饭候场……我的心里常含热泪,我的手臂常常想要举起来向他们致敬!

 

陈晓光:难为你这么细心体察《复兴之路》上的美好心灵。我几乎每天都被他们感染、感动着,我能够回报他们的除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朋友般的慰藉以外,只有尽心尽力、严格把关、确保安全、确保质量。尽管有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复兴之路》领导小组的鼎力相助,有科学的创新体制保驾护航,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还是要面临众多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困难。所有的困难都主要来自对艺术创新的判断与决心。

 

众所周知,《复兴之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表现历史跨度最长、内容最宏阔的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按照中央领导要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努力创作一部有别于《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全新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力争推出若干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是《复兴之路》所要实现的艺术理想。谈何容易!

 

记者:调动3200人的庞大阵容是艺术创作所需。管理好、爱护好3200人的演职队伍是个难题,把来自天南地北的专业演员和非专业演员和谐地统一在《复兴之路》麾下也是个难题,把人民大会堂这个政治中心改造成能够把“舞台艺术”和“广场艺术”相融合的艺术殿堂还是难题,3200人的浩大队伍在人民大会堂狭窄的上场门、下场门内迅速出现迅速消失都是难题……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为了完成一部宏伟的艺术编年史工程走上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这便又回到了另一个话题: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艺术创新。

 

陈晓光:同样是史诗,《复兴之路》必须面对《东方红》这样巍峨的高峰,因为它很容易被大家拿来与《东方红》一比高低,当然,还有《中国革命之歌》。我们的态度是,一遍又一遍地观看、研究、审视《东方红》;我们的结论是,在高峰旁再用智慧和汗水垒一座山峦。我们要创作的是能够代表当今中国艺术水平的音乐舞蹈史诗。在这里,“史诗”仍然是最重要的要素,史诗是骨骼,音乐与舞蹈是血肉。《复兴之路》的准确定位是:在表现169年历史长路中突出表现重要的历史拐点;在表现重要的历史时期中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在表现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突出表现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张继钢总导演的形象说法是:寻找各个历史拐点上最经典的时代表情。我想,那些拐点各自的表情最终聚合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典表情。在艺术上,我们首先要尊重总导演的决策,最终要服从中央有关领导和《复兴之路》领导小组的审定。

 

遵照**总书记关于“三次革命”的重要论述,我们完成了《复兴之路》整体结构的“谋篇布局”,这可谓是《复兴之路》艺术创新的大手笔。舞台上的《复兴之路》共分为六个部分:序、第一章《山河祭》、第二章《热血赋》、第三章《创业图》、第四章《大潮曲》、第五章《中华颂》。尽管可能在观众看来她不过是合理的布局,我们却为此绞尽脑汁。在节目类型的设计上,我们力求丰富多样,包括歌舞、舞蹈、配乐诵赋、交响合唱、情景表演、配乐诗朗诵、器乐独奏等等力所能及的样式。整体音乐风格,在体现出宏大深厚的史诗气质的同时,强调了旋律的优美动听。文学语言简练有力,在重大历史节点的表现上重点推出了诗作《沉思与抉择》和赋文《山河祭》,现在看来,已经受到不同层面观众的赞誉;串联词避免八股朗诵,以讲述者的口吻,将激动人心的历史一一道来,从容叙述,贴近人心;高科技舞美,大大提高了舞台张力,尤其是多媒体影像的运用上,以多层次的影像内容,创造出全景式形象的立体呈现,有效地拓宽了《复兴之路》史诗性表现的深度和广度。《复兴之路》开篇之际,天使般的女孩伴着白鸽、借助威亚从高空飞过,像一首具备高度概括力的诗句,将起伏跌宕的中华民族复兴史化为浪漫而神圣的图景!张继钢曾经开玩笑地说:看《复兴之路》千万不能迟到,迟到5分钟,会后悔一辈子。指的就是不能错过这样一幅开篇画卷。

 

除了独到的谋篇布局以及出其不意的舞台呈现,我以为《复兴之路》最难能可贵的创新当属原创意识。

 

记者: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比如歌舞作品《曙色》。这是您的词作,徐沛东的作曲,在《复兴之路》的排练现场,我看到了数百名战士用肢体、身段和面部表情演绎的舞蹈――像一幅超大型的当代绘画作品,仿佛用尽了绘画艺术的一切主义,又仿佛只是写实作品,生动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屈辱历史中挣扎与呐喊的愿望,就是在主唱彭丽媛尚未到场、仅仅由舞蹈编导代为表演的时候,我已经被震撼,我的同行们也被震撼:歌是深刻深情的歌,舞是涌自心灵的舞!那份冲击力,由视觉、听觉沁入到心灵……

 

还有歌舞《长征路上》。以独特的单腿定位技术舞蹈,让身体倾斜度和自由度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借此传达红军二万五千里不畏艰难的长征,不屈的身体,昂扬的精神,不倒的红旗,让观众双目噙满泪水;

 

还有交响合唱《纪念碑》。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背面镌刻的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谱曲: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也许旋律还可以更好,但感情已经饱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再一次镌刻在人们心中。

 

还有歌舞《学习雷锋好榜样》。一个朴素而活泼的老师,带领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高唱“向雷锋同志学习”,兴奋的脚步,忘我的舞蹈,让观众兴高采烈地鼓掌:单纯真好,为人民服务真好!

 

陈晓光:看得出来你似乎更喜欢前半部分。而事实上,前半部分为后面的篇章做了充分的铺垫。由《辛亥童谣》,到《走向复兴》,你数数看,我们在150分钟内浓缩了多么悠久丰厚的历史,刻画了多么丰富多彩的表情,传达了多么来之不易的幸福。我总以为,我们在不算太长的时间里,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具备了史诗品格,创造了崭新的舞台样式,创作了从前没有见过的舞蹈和日后可能会有几首流行的歌曲,我们尽到了责任,完成了使命。但遗憾总是有的,无论是我,总导演,还是每一位参与创作排演的人,都有着自己审视体味出来的遗憾,就像端详着自己孩子的父母会说:眼睛可以再大点儿,嘴巴可以再小点儿,头发应该再密点儿……你可以以专业眼光对目前的《复兴之路》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但我可以放心地说,《复兴之路》是一部让人挺直了腰板观看的舞台艺术作品,是一部让人通过观赏对中华民族肃然起敬的史诗,是能让广大的爱国同胞更加爱国的爱国主义诗篇,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中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卷。至于她能否成为精品,载入史册,还是让时间去评判,让人民去评判,让历史去评判吧。对于终于没有看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现场演出的“预备观众”我再次说声抱歉,一个好消息是:重新录播的电视实况《复兴之路》已经制作完成,电影版《复兴之路》正在后期制作。甚至,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改换演出场所再次登上舞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记者:我想,参与《复兴之路》创排工作的所有人,都会铭记一同走在“复兴之路”上的辛苦而幸福的时光,都会珍惜“用智慧和汗水垒一座山峦”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大家会彼此想念,也会想念总指挥!

 

陈晓光:谢谢大家。待人以诚,心心相印,是和谐的基础细胞。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全社会,皆如此。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