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新闻 > 正文

舞蹈考级,“暗战”背后多隐忧

长期由一个机构“统一”招生的四川舞蹈艺术考级,变为两个机构竞争市场,再加上省外考级机构的进入,今年四川舞蹈考级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本报记者张珏娟钟振宇实习生陈蕾宇

四川省艺术水平(舞蹈)考级已近尾声,截至日前,全省参加舞蹈考级的考生近3万余人。今年市场大得“不平静”。

【现状】

考生多,竞争更激烈

1993年,艺术考级走出成都,在绵阳、乐山等市州设置考点,几乎覆盖全川。据一直参与艺术考级工作的省音协副主席张文治介绍,考生连续几年都以57%的速度递增。2006年,仅成都市就从2005年的10027人增加到14610

人。而全省舞蹈考级人数则近3万人。

年初,省舞蹈家协会拿到了文化部认可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资格证书”,意味着曾经联合考试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省舞蹈家协会今年都可以单独招生、单独考试。机构分开考后,成都考生依然突破15000人。

【调查】

婆婆多了,市场难平衡

舞蹈考级机构由“一”变“二”,各考级站很难适应。记者调查几大典型

城市发现,包括成都在内的众多考级

点都蕴藏着“暗战”,考生是考级机构争夺的焦点。

乐山:有利可图,都来“抢”考生8月,是艺术考级的高峰,声乐、舞蹈、美术等都在乐山设点。坐在办公室里的乐山市文化馆馆长陈一华的心情却像闷热的夏天一样烦躁:“难啊!你说我们把考生往哪个机构送?”他告诉记者,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省舞蹈家协会、省外考级机构都到当地来“抢”考生。

“说穿了就是利益问题。”陈一华直言,报考舞蹈中段每人收取五六十元报名费,舞蹈高段每人七八十元,除了证书费、评委费、监考费等费用外,还有部分经费空间。乐山市文化馆书记彭强说,剩余经费以前都作为再发展基金,用于开展群众舞蹈培训或办教师培训班。但今年,却成了某些机构拉考生的“诱饵”。

除了四川机构“内讧”外,外省有资质的考级机构也来“凑热闹”。某省外机构在乐山委托了一家民营公司承担艺术考级,由该公司代为招生,省外评委再过来考试。陈一华不无担心:“报名费毕竟有限,如果考生不多,支付费用超过考试成本,亏损谁来补贴?”

内江:一块“招牌”下,竞争有序舞蹈考级,在内江依然竞争激烈。为了避免“窝里斗”,年初,受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委托的内江市文化馆和内江市舞蹈家协会达成协议:双方不得相互诋毁,要相互协作,维护内江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7月开始,全市的报名在市文化馆举行,舞蹈家协会的舞蹈老师所办的各类培训班的学生,在文化馆报名时,则注明是舞蹈家协会组织的考生。由于填写了“备注”,考生数量、考试等级等都在舞蹈家协会有备案登记,最终盘点收入分配时,扣除舞蹈家协会名额后就是文化馆系统的收入。

“内江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形成有序的市场。”内江市舞蹈家协会主席高勇告诉记者,今年舞协机构有500多考生,省艺术职业学院机构也有500多人。

成都:“暗战”引发权威遭质疑

成都历来是艺术考级的市场中心,今年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成都市仅舞蹈考级就有1万多考生。而成都舞蹈考级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省内两家机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和省舞蹈家协会。

7月18日,经过前期招生的两家考级机构几乎同时开考,几大考点场面热闹,但质疑随之而来,全省具备“考官资格”的评委仅几十人,近20个考

点同时“开工”,“哪里有那么多评委?如何保证考级的水平和权威?”

【专家建言】

尽快成立艺术考级监管机构

有市场就有竞争,但目前适应这种竞争格局的配套机构还不完善,市场缺乏监管机构来监控、调查、处罚市场违规现象,使恶性竞争不能及时、有效得到遏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张文治认为,考级机构首先应该明确考级的目的,不能一味追求利益,应该多考虑其所担负的推动群众文化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社会责任。舞蹈考级评委胡启征认为,应该成立“四川考级”中心,分别对市场开发、评委管理、资格审查等进行细化管理,避免恶性竞争。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