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石窟舞蹈
- 舞蹈历史
- 2018-11-08
- 772
我国乐舞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宗教舞蹈。
宗教舞蹈直接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巫舞。基于原始信仰的巫,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和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文解字》解释“巫”字的原型,就是模拟一个人两袖作舞的样子,意思就是以舞蹈沟通人神的人。巫舞一体,由来如此。随着人类宗教意识的成熟,原始巫术逐步衍化为有较固定仪轨的原始宗教,舞蹈就成为宗教仪轨的组成因素,这在我国各族传统宗教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巫舞历史悠远,影响深广,在历史上曾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晋书》记载,晋时有人看到越地两个女巫(章丹、陈珠)的法事活动,不仅两人都有美色,服饰艳丽,而且舞步轻盈,模仿灵鬼的音容笑貌,舞袖翩翻,技巧很高。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也工于巫舞,常在宫中聚集众女巫击鼓歌舞,名为祀神,事实上已是娱人的工具了。
大量巫舞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各民族传统舞蹈中几乎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如北方各族的萨满舞蹈,藏族的本教舞蹈,汉族的傩舞、跳神,壮族的师公舞,都由巫舞发展而来。纳西族的东巴舞蹈,不仅古老且有很高的技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遗存的东巴经中还有一种有用古代形象文字(东巴文)记录的舞谱。由于这是一种接近于图画的文字,所以有关舞蹈的文字就像一幅幅当时舞蹈的图录,直观而形象。东巴舞蹈品种繁多,有描述神的经历,塑造神的崇高形象的“神舞”,有表现法具和武器威力的“器械舞”,有描绘各种鸟兽的“拟兽舞”以及降魔护法的“战斗舞”等等,基本上概括了巫舞的常见内容。这些舞蹈至今犹存,健在的老东巴尚能按谱起舞。东巴舞谱是我国乐舞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
巫教的发展由于道教的出现、佛教的引入而逐步衰微。但道教、佛教兴起后,在他们的法事活动中,也吸收了不少本土的古代舞蹈。佛、道舞蹈之兴起,形成为我国宗教舞蹈的又一重要门类。尤其是佛教舞蹈活动,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曾起过重大的作用。例如我国至今还在举行的香会、走会、花会等等庙会活动,即来源于佛教的“行像”仪式。行像原是纪念佛祖释加牟尼诞辰(农历四月八日)的群众性活动,起自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行像时,把佛像安置在装饰华丽的车辇上,在仪仗鼓吹的导引下,按照一定的路线,在街道巡行,接受众人的瞻仰和香花供奉。行像队伍中,一般伴有乐舞杂戏的演出。我国东晋高僧法显在《自记游天竺事》中曾两次记述他在西游途中所见到的行像大会,一次是在于阗(即今新疆和田),另一次是在中天竺(今印度)见到摩揭提国的行像,据法显记述:“当此日,境内道俗皆集,作倡伎乐,华香供养……佛次第入城,入城内再宿。通夜燃灯,伎乐供养。国国皆尔。”可见当时信仰佛教的各国普遍有此习俗,并且已经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地区已盛行此项活动。《洛阳伽蓝记》记述北魏洛阳各庙行像时,百戏杂陈,歌舞载道,前有避邪狮子开路,后随百戏舞队,吞刀吐火,缘幢走索,“奇伎异服,冠于都市”。这种活动,把当地所有的歌舞技艺汇集一起,争奇斗胜,年年举行,在乐舞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不少民俗舞蹈就依附于这种宗教习俗活动而保存了下来。
除行像外,当时寺庙中还有在各种法事、斋日活动中表演的乐舞。《随书音乐志》载:南朝笃敬佛法的梁武帝登基之后,就创造新的乐曲,还亲自为其中三首曲子写了歌词,又令大臣沈约作了三首,命乐队演奏。又制作了《善哉》、《大乐》、《天道》、《灭过恶》、《断苦轮》等弘扬佛法的十乐,称之为“正乐”。另外还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每逢盛大的佛事活动就进行演出。正是在笃信佛教的统治者倡导下,佛教歌舞愈演愈盛。南齐惠太子制“法乐梵舞”。北魏洛阳名刹景乐寺“至于六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入神。”致使那些得以入寺观看的人都以为进了天堂(见《洛阳伽蓝记》)。名是佛国净土,实是人间福地。寺庙中的歌舞演出活动,唐代依然盛行,京城“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寺),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永寿”(《南部新书》戊)。寺庙戏场对我国剧场艺术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吸收了不少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乐舞,如在藏族寺庙中形成的“羌姆”,盛行于蒙族寺庙的“查玛”,傣族寺庙和宗教节日中的孔雀舞、大鼓舞,包括汉族的各种庙会中表演的歌舞,大都是土生土长的。
佛教文化对我国乐舞发展影响尤为深远的一项贡献,是所到之处留下了大量石窟舞蹈形象。
石窟艺术也是南北朝随佛教东传而兴起的,首先在丝绸之路西端出现,由西而东,从西域发展到中原,沿路留下了众多的石窟寺。这些石窟的壁画和雕刻中,乐舞形象几乎触处可见。
人间不能没有歌舞,极乐世界尤其少不了音乐。佛说在极乐世界里时刻都响彻“天乐”,“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佛和菩萨都要香花和伎乐的供养。因而在竭力表现佛国极乐美景的洞窟壁画和雕刻中,就少不了乐舞的场面。除了依据佛经传说中专职伎乐供养的乐神“紧那罗”、“乾闼婆”形象塑造的飞天、天宫伎乐外,洞窟艺术中还刻画了不少歌舞表演的情景,它们和人间的演出如出一辙。
石窟舞蹈形象各地不同,各个时期有别,这除了美术制作的技法、风格的差异外,和各地流传的佛教门派有关,而和各地乐舞的传统特色及审美习惯的关系更大。佛国的伎乐原本来自人间,包括寺庙和世俗的歌舞艺术。
新疆古龟兹石窟群中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克孜尔石窟,是我国早期开凿的石窟之一。经科学测定,约开始于公元三世纪,终止于九世纪,绵延长达六百年。遗留的艺术品很丰富,在壁画中有不少伎乐图,使我们得以重睹当年风靡中原的龟兹乐舞风采。轻灵的舞姿,动人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有一些乐舞伎人画作半裸或全裸,充分展现人体的健康美,如175窟的一位舞伎形象,肩披纱巾,左手上扬,右臂下垂,左脚后勾,右足尖点地,顾盼有情,神采奕奕。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显示出当时的社会审美时尚,可以认为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云岗石窟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始凿于北魏(约公元五世纪),至五世纪末因北魏迁都而日渐衰落。这里有大量天宫伎乐的形象,或吹弹击打,或舞姿翩翩,大都体态健硕,显露一派健壮豪爽之美。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著名的龙门石窟群即于此时开始凿造,至唐而大盛,安史之乱后逐步衰微。这里的乐舞造像也以唐代的最精彩。盛唐时开凿的万佛洞中有一组乐舞图像:乐伎们正在弹奏,舞伎则站立作舞。北壁的一位舞者双臂曲肘上举,腰胯向左顶出,动势不大而体态婀娜,雍容大度,显然是盛唐乐舞的风貌。
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公元四世纪中叶),绵延时间很长,至清代还有人在此修窟。据统计,现存彩塑二千四百余身,壁画约四万五千平方米,荟萃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堪称世界级的艺术宝库。其中乐舞形象自成体系,琳琅满目,自北魏至元代,均有乐舞形象留存,从中可以约略看出各时代乐舞不同的神采风貌,是舞蹈史上罕见的史料宝藏,而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艺术造型,更是堪称瑰宝。
石窟舞蹈来自人间,升华于佛国净土,又复归人间。出入之间更多了一点幻觉、一份憧憬,使它能更集中地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对舞蹈美的理想追求。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8844.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