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间秧歌及其特色
- 舞蹈历史
- 2018-11-08
- 1789
明朝中叶后,由于朝廷对西北地区采取军垦戍边、屯田农耕的政策,大量移民涌入。依靠劳力资源的传输,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的人口总量迅速增长,这种人员的大规模流动迁徙使一些民间舞蹈得以交流,传播范围扩大。古丝绸之路沿线这种状况尤其明显。如南方的采茶舞、花灯秧歌、拉花秧歌进入甘肃的陇东、陇南及河西地区,逐渐成为民间社火中的主流秧歌舞蹈。
而当地原有的太平鼓舞、攻鼓子舞、腰鼓舞、羯鼓舞、旋鼓舞等也受其影响,由单纯的鼓舞变异为“鼓子秧歌”流传在上述地区。 明清时期流行于甘肃的鼓子秧歌按偶数搭配人员,队形排列讲究对称,以圆形为中心,千变万化。一般两把“丑伞”带八“鼓”、四“棒”、八“花”、四“花伞”,整队秧歌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不等。队形变化有许多传统的阵势,如“双开花”、“燕子尾”、“仙牛汲水”、“闯王进京”等。甘肃永靖地区非常流行的锣鼓拉花大秧歌,因保护即将收获的庄稼,每逢秋收季节,民众自发组织起来到周围地区表演,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鼓子秧歌的许多表演特色也极大地影响和丰富了当地秧歌舞蹈的表现手段。
如永靖地区早年流行的秧歌叫“耍故事”(又名“花伞秧歌”),后来在秧歌舞蹈中加入了武术的套路,称为“架子秧歌”。 “架子秧歌”角色众多,整个舞队由单人、双人及群舞组成,领头的是“舞先生”,他身穿长袍、口戴黑髯,右手持马尾拂子、左手握平顶圆伞,是整个秧歌队的总指挥,“舞先生”的即兴表演往往令人绝倒。秧歌表演包括串街、进村、耍大场、跑阵势、演场、收场六种形式。其队形跑阵变化多端,如单队穿插的龙盘尾、扣心斗、黄牛瘪、竹篮挎花、葫芦带结子、卷爆仗,双队穿插有剪子股、二龙吐珠、勾心斗、大推磨、三龙绞柱、彩云遮月、牡丹开花、遍地开花等。至清代中叶,当地艺人开始将这些秧歌表演固定下来,形成了现在人们俗称的社火开场秧歌,使其更具规模和广场化,参演人数剧增。 流行于甘肃秦安地区的拉花秧歌(也叫“蜡花灯”)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女子秧歌舞蹈,该舞开始是为了表达词赋的情感,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从其伴唱的词赋亦可看出它绝非近人之手笔,如流传至今的四六越调《玉腕托怀》的唱词,是明代中叶秦安文学家胡缵宗罢官归里后所作,此外,清嘉庆时秦安翰林张思诚也写过不少蜡花词赋,可见当地拉花秧歌的久远。表演者左手持花盆灯、右手持彩扇,向左右拧身摆头,形成全身的曲线摆动,其移胸摆胯的舞姿很可能是古代“西凉乐”的动律特点。
流行于甘肃河西的“秧歌子”是一种说、唱、跳结合的自娱性舞蹈,除春节外,还在民间求水祈雨(如二月二、五月十三)时节表演,但从不参加跳神活动。“秧歌子”除酒泉、张掖、嘉峪关外,在兰州、临夏、武威、白银等地也有,但因地域差异而在舞蹈表现上有所不同。酒泉“秧歌子”表演细腻,而其他地区则粗犷壮观。音乐以打击乐为主, “鼓子”手晃小鼓,“蜡花”敲击堂锣,“棒槌”互相撞击,加之场外的大锣、大鼓烘托气氛,更有名目繁多的各种阵方特色。
“陇东秧歌”是甘肃民间秧歌中具有鲜明艺术风格和突出表现力的舞种。该舞的突出特点是徒手表演,这种方式在汉族民间舞蹈中也是别具一格。陇东地处黄土高原,山大沟深,丘陵交错,梁峁纵横,坚实厚重的黄土层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特殊的穴居习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不是下沟翻峁,便是过梁登塬,脚下步伐便不同于平地上的行走,久而久之形成了陇东秧歌中“蹬跨步”这种稳健刚劲的特点,真实地反映了陇东人民朴实粗犷的高原风格。陇东秧歌因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因此至今保持着较原始的风貌。作为陇东人民的习俗、心态、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已深深地植根于甘肃陇东广大人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甘肃民间秧歌舞蹈中不论是“鼓”还是“灯”,不论是“鞭”还是“扇”,无不表现出当地民风的朴实浑厚和粗犷豪放。这是由甘肃民众传统审美观和外在的自然风物融贯催化而成的。由于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甘肃民间秧歌舞蹈在统一的发展中出现了各地不同的个性。河西走廊的秧歌舞蹈以跑阵为主,舞蹈带有西凉乐舞的遗风,如“秧歌子”、“河灯秧歌”、“倒羊角秧歌”、“攻鼓子秧歌”等;陇南山区山峰绵延,沟壑叠嶂,交通不便,这里的秧歌古朴原始,举手投足,直接到位,动作单一但风格突出;天水乃文化古城,历史名人辈出,这里的秧歌风格典雅,动作细腻,颇有南舞的秀美之气;定西等地属全国少有的干旱地带,粗粝的生活环境使其舞蹈亦豪放、刚健,如“八面鼓秧歌”、“太平鼓”、 “跳鼓秧歌”等。这些秧歌舞蹈构成了甘肃民间舞蹈以粗犷、直率、豪放、刚健为主调的特征,大多数舞蹈是粗犷中见力度,直率中含古朴,豪放中有潇洒,刚健中添气度。
借物抒情的道具运用是甘肃秧歌舞蹈的一个主要特征。舞蹈借助道具进行表演,发挥各种道具的不同作用,装点美化了舞蹈形式,又能传情达意、表现内容。甘肃民间秧歌舞蹈运用了各种各样、千形百态的道具,构成舞蹈借物抒情的一大风格特点。从“鼓”、“灯”、“伞”、 “扇”、 “鞭”、“板”,到“车”、 “船”、“篮”、 “花”、 “碗”、“筷”、 “棍”、 “棒”、“枪”、“剑”、“刀”等,均是民众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表演者借助它们将其喜、怒、哀、乐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些道具成了会说话、能传情、千变万化且虚实相间的“神物”了,为民间舞蹈增色不少。
甘肃民间秧歌舞蹈扎根于当地各族人民生活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诱人的艺术魅力,它是甘肃各族人民历史、生活、民情、性格以及审美观的凝练再现。
而当地原有的太平鼓舞、攻鼓子舞、腰鼓舞、羯鼓舞、旋鼓舞等也受其影响,由单纯的鼓舞变异为“鼓子秧歌”流传在上述地区。 明清时期流行于甘肃的鼓子秧歌按偶数搭配人员,队形排列讲究对称,以圆形为中心,千变万化。一般两把“丑伞”带八“鼓”、四“棒”、八“花”、四“花伞”,整队秧歌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不等。队形变化有许多传统的阵势,如“双开花”、“燕子尾”、“仙牛汲水”、“闯王进京”等。甘肃永靖地区非常流行的锣鼓拉花大秧歌,因保护即将收获的庄稼,每逢秋收季节,民众自发组织起来到周围地区表演,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鼓子秧歌的许多表演特色也极大地影响和丰富了当地秧歌舞蹈的表现手段。
如永靖地区早年流行的秧歌叫“耍故事”(又名“花伞秧歌”),后来在秧歌舞蹈中加入了武术的套路,称为“架子秧歌”。 “架子秧歌”角色众多,整个舞队由单人、双人及群舞组成,领头的是“舞先生”,他身穿长袍、口戴黑髯,右手持马尾拂子、左手握平顶圆伞,是整个秧歌队的总指挥,“舞先生”的即兴表演往往令人绝倒。秧歌表演包括串街、进村、耍大场、跑阵势、演场、收场六种形式。其队形跑阵变化多端,如单队穿插的龙盘尾、扣心斗、黄牛瘪、竹篮挎花、葫芦带结子、卷爆仗,双队穿插有剪子股、二龙吐珠、勾心斗、大推磨、三龙绞柱、彩云遮月、牡丹开花、遍地开花等。至清代中叶,当地艺人开始将这些秧歌表演固定下来,形成了现在人们俗称的社火开场秧歌,使其更具规模和广场化,参演人数剧增。 流行于甘肃秦安地区的拉花秧歌(也叫“蜡花灯”)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女子秧歌舞蹈,该舞开始是为了表达词赋的情感,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从其伴唱的词赋亦可看出它绝非近人之手笔,如流传至今的四六越调《玉腕托怀》的唱词,是明代中叶秦安文学家胡缵宗罢官归里后所作,此外,清嘉庆时秦安翰林张思诚也写过不少蜡花词赋,可见当地拉花秧歌的久远。表演者左手持花盆灯、右手持彩扇,向左右拧身摆头,形成全身的曲线摆动,其移胸摆胯的舞姿很可能是古代“西凉乐”的动律特点。
流行于甘肃河西的“秧歌子”是一种说、唱、跳结合的自娱性舞蹈,除春节外,还在民间求水祈雨(如二月二、五月十三)时节表演,但从不参加跳神活动。“秧歌子”除酒泉、张掖、嘉峪关外,在兰州、临夏、武威、白银等地也有,但因地域差异而在舞蹈表现上有所不同。酒泉“秧歌子”表演细腻,而其他地区则粗犷壮观。音乐以打击乐为主, “鼓子”手晃小鼓,“蜡花”敲击堂锣,“棒槌”互相撞击,加之场外的大锣、大鼓烘托气氛,更有名目繁多的各种阵方特色。
“陇东秧歌”是甘肃民间秧歌中具有鲜明艺术风格和突出表现力的舞种。该舞的突出特点是徒手表演,这种方式在汉族民间舞蹈中也是别具一格。陇东地处黄土高原,山大沟深,丘陵交错,梁峁纵横,坚实厚重的黄土层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特殊的穴居习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不是下沟翻峁,便是过梁登塬,脚下步伐便不同于平地上的行走,久而久之形成了陇东秧歌中“蹬跨步”这种稳健刚劲的特点,真实地反映了陇东人民朴实粗犷的高原风格。陇东秧歌因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因此至今保持着较原始的风貌。作为陇东人民的习俗、心态、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已深深地植根于甘肃陇东广大人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甘肃民间秧歌舞蹈中不论是“鼓”还是“灯”,不论是“鞭”还是“扇”,无不表现出当地民风的朴实浑厚和粗犷豪放。这是由甘肃民众传统审美观和外在的自然风物融贯催化而成的。由于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甘肃民间秧歌舞蹈在统一的发展中出现了各地不同的个性。河西走廊的秧歌舞蹈以跑阵为主,舞蹈带有西凉乐舞的遗风,如“秧歌子”、“河灯秧歌”、“倒羊角秧歌”、“攻鼓子秧歌”等;陇南山区山峰绵延,沟壑叠嶂,交通不便,这里的秧歌古朴原始,举手投足,直接到位,动作单一但风格突出;天水乃文化古城,历史名人辈出,这里的秧歌风格典雅,动作细腻,颇有南舞的秀美之气;定西等地属全国少有的干旱地带,粗粝的生活环境使其舞蹈亦豪放、刚健,如“八面鼓秧歌”、“太平鼓”、 “跳鼓秧歌”等。这些秧歌舞蹈构成了甘肃民间舞蹈以粗犷、直率、豪放、刚健为主调的特征,大多数舞蹈是粗犷中见力度,直率中含古朴,豪放中有潇洒,刚健中添气度。
借物抒情的道具运用是甘肃秧歌舞蹈的一个主要特征。舞蹈借助道具进行表演,发挥各种道具的不同作用,装点美化了舞蹈形式,又能传情达意、表现内容。甘肃民间秧歌舞蹈运用了各种各样、千形百态的道具,构成舞蹈借物抒情的一大风格特点。从“鼓”、“灯”、“伞”、 “扇”、 “鞭”、“板”,到“车”、 “船”、“篮”、 “花”、 “碗”、“筷”、 “棍”、 “棒”、“枪”、“剑”、“刀”等,均是民众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表演者借助它们将其喜、怒、哀、乐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些道具成了会说话、能传情、千变万化且虚实相间的“神物”了,为民间舞蹈增色不少。
甘肃民间秧歌舞蹈扎根于当地各族人民生活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诱人的艺术魅力,它是甘肃各族人民历史、生活、民情、性格以及审美观的凝练再现。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8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8980.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8980.html
上一篇: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维也纳芭蕾舞团2011年再添首席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