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与中国舞蹈精神
- 舞蹈历史
- 2018-11-08
- 485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了,面对生态日益繁荣的舞业,面对变革的恒常与机遇、挑战的恒定,作为舞业中之舞体,吾辈深感责任重大。“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毛主席给予现当代中国文化人的教诲,70年的磨砺,使它日益坚定,更使我辈气闲神定。对于70年的中国舞蹈而言,当年的《讲话》无疑以“革命文艺”的传统奠定了后来的历史,而今天的我们,正在继承和高擎这支火炬,发展传统,创造新的传统。
《讲话》发表时,正值中国舞蹈艺术美丽绽放的第一个“本命年”,可谓童贞初现、喷薄欲出的年份,随后的70年,便与《讲话》同行,更深得《讲话》精髓,且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延安“新秧歌运动”兴起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的传播,从吴晓邦的“为人生而舞”到戴爱莲的《边疆舞蹈大会》,从康巴尔汗的维吾尔族古典舞建设到贾作光的《鄂尔多斯舞》《鸿雁》《挤奶员舞》《海浪》,当代中国的舞蹈艺术家们在前行;从《春江花月夜》《荷花舞》《快乐的罗嗦》《长鼓舞》《盅碗舞》到《水》《奔腾》《雀之灵》《秦俑魂》《踏歌》《天边的红云》《一个扭秧歌的人》《牛背摇篮》,从陈爱莲、崔美善、莫德格玛、阿依吐拉、资华筠、张均、姚珠珠、刀美兰到杨丽萍、刘敏、沈培艺、山翀、敖登格日乐、姜铁红、迪丽娜尔、王小燕、黄豆豆等,从舞业到舞体、舞目,历风雨而弥坚,现磅礴而峥嵘,但始终如一的,即是遵循《讲话》精神,弘扬生活与艺术的上佳结合。
最具心得的是中国舞剧创作,同样沐浴着《讲话》的春风。前30年的中国舞剧,大体呈现这样的风格类型,即以戏曲舞蹈及其他传统形式为主的“古典舞剧”,造就了两部经典《宝莲灯》和《小刀会》;以民族民间歌舞为主的“民族舞剧”,如《五朵红云》;将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交织而成的中国舞剧,如《鱼美人》;当然,还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舞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文学名著纷纷出现在舞蹈舞台,如《红楼梦》《祝福》《繁漪》《鸣凤之死》等,同时《召树屯与楠木诺娜》《奔月》《人参女》《咪依鲁》等民族舞剧的创作也具有相当的力度。而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先声夺人地吹响了古代乐舞文化复兴的号角。这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大型舞剧,以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质问世。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舞剧事业的复苏和民族舞剧新时代的开始。该舞剧舞蹈语汇的发现和对“S”型动作体态的发掘,为“敦煌舞”的体系和中国舞蹈的创作观念增添了新的含义,为古舞的当代诠释找到了一条恰切的道路。之后便出现了《文成公主》《铜雀伎》等具有标志意义的舞剧作品。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舞剧创作,开始变革以往的观念、审美与动作语言走向,破除单纯、现象性的描摹,视点转向人的内心矛盾、生命本质意义的探究,语言功能的严肃性、深刻性提上了日程。一批揭示社会与人性之复杂关系的舞剧作品问世。芭蕾舞剧《祝福》凸现祥林嫂的精神状态,达到了抒情悲剧的艺术效果。舞剧《繁漪》的心理结构方式,为中国当代的舞剧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此手法相近的,还有舞剧《鸣凤之死》。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这一时期在芭蕾民族化道路上绽放的又一朵奇葩。
在中国现代舞剧的创作史上,切不可忘记舒巧这个名字,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她创作的《黄土地》《玉卿嫂》等十余部舞剧作品,带给中国舞坛的震憾是前所未有的。她在舞剧语言和结构方面的艺术探索与超越,使她成为中国舞剧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舞剧的原创精神得到了伸张,探索领域与品种、风格也出现宽广和多样化的趋势。相比之下,古典舞剧、民族舞剧的步伐迈得比芭蕾舞剧更大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更好些。全国性的舞剧调演与比赛机制的形成,也使得优秀舞剧作品层出不穷。《胭脂扣》《阿诗玛》《边城》《阿姐鼓》《阿炳》《闪闪的红星》《妈勒访天边》《大梦敦煌》《野斑马》《星海,黄河!》《青春祭》《瓷魂》《干将与莫邪》《红梅赞》《霸王别姬》《红楼梦》《风中少林》《风雨红棉》《牡丹亭》《水月洛神》《三家巷》等名篇佳作的出现,预示着中国舞剧发展新高潮的出现。
70年的中国舞剧,前10年懵懂学语,萌芽初显;接下来的30年,也就是《讲话》发表后,风光乍现,格局初定;再之40年,新时期概念与原创精神、本体意识的伸张,数量的翻天覆地,见证了中国舞剧的气象。
体现在中国舞剧历程中的精神内涵必然标志中国舞蹈的艺术水平,也体现舞蹈艺术的思维含量与认识价值。鉴于此,我以为应该盘点一下中国舞剧艺术的文化精神。
中国舞剧前30年的精神特点是:1.从新中国成立前的舞剧萌芽过渡到全面提升舞剧在整个舞蹈艺术中的位置,确立其“舞蹈的最高形式”的属性,且不遗余力地探索舞剧艺术的风格、模式、创作方法。不难看出,形式及其意义的确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追求,因而芭蕾、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多种样式争先恐后介入舞剧视野,内容上多以古典文学、民间故事、戏曲改编为主体,践行“以身体演故事”。
2.将胜利的喜悦与文化的延续有机整合,在新的时代坐标下,全面探索新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印证中确立舞剧艺术的新语境,题材多样性地表达着新思维、新观点,呈现出舞剧艺术的时代意味,体现当代舞者的历史观、艺术观和人生观。
3.“双百”方针的认真落实,直接导引出舞剧精神的“多元化”表述。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合力建构中,颇具传统意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英雄主义的历史观、厚德载物的道德观与锐意进取的生命观等,都在各类题材的舞剧中尽量充分地显现着。当然,传统艺术内涵的丰富性得到极大的彰显。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出现,使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达到了极致性的表达。
后30年中国舞剧的精神状况是:当舞蹈,特别是舞剧,走进21世纪头10年时,回头一看,我们还真拥有了不少激动:不仅生发了创作的前无古人,而且成就了日后风头强劲的“舞种升华”现象;当然,也有“向后转走”或背反于前的现象出现,如形象或人物的“从淡化到浓重”、结构的“从消解到重建”。即改革开放初10年到20年,很追求形式、本体的硬性表述,一味地寻求“表现自我”;随着时序更替,自觉地悟到无耐与寡趣,才又开始采取了相对沉稳的态度面对现实,以掩饰曾经的“营养不良”。但偏食毕竟不是好事,因此造成了众人的“心律不齐”。事实上,我以为这种“心律不齐”是观念革新、思维突破的表现,具体说,就是中国舞剧30年的涌动浪潮不乏个体的昭彰和独立思考的结果,但并未因此排斥主流精神的存在和集体意识的旨向,虽然出现了个性鲜活的分子,总体倾向上,民族性、时代性的主体观念依旧处于“上峰”位置。
舞蹈的未来发展,是舞蹈界自身必须面对而又难以明状的课题。有一种观念,古已有之,它源自先哲的孔孟之道,基本表述为四个字——“和而不同”。我以为,“和而不同”包含了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更昭示着舞蹈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样式的未来。
“舞蹈”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文化。狭义者,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是人体动作在时间、空间和力量“三位一体”的状态下,对生命经验的一种体现过程。
此概念体现于舞蹈的实践层面,大体包含了以下三种前景:
1.感性世界与理性精神的高度结合。就世界范围内的舞蹈发展而言,舞蹈的视、听、动觉效果将更加丰富,表现手段更趋多样和完美,各种媒体方式的综合呈现,将把未来的舞蹈打造成一个集具象与抽象于一身的“多维感知系统”。这个系统是现代科技思维和视听手段、舞蹈肢体和受众参与等多重因素整合构造的舞蹈思维装置,强烈的感官效果和体悟化的哲理玄思融合在一起,让人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舞蹈文化带来的心灵和理性的震撼。
2.动作性、个体意识的伸张,程式性将让位于独创性。
随着舞蹈本体意识和思维深度的增强,人们开始更多地从科学角度分析人体动作的本质,索寻隐藏在“时”、“空”、“力”背后的动作本体含义,探究“有意味的形式”的舞蹈独立品格、存在价值,以期勾勒出舞蹈的本质规律。而随着人群间距离的缩短、“地球村”规模的扩大,这种对动作本性的科学化探索及其结果,将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蔓延到整个世界。目前,人们习以为常的舞蹈方式,诸如古典舞、芭蕾舞、舞台民间舞等等,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被充满动作理念的、个性化的舞蹈形式加以改造,原有的程式或模式,将代之以极其个体性的方式,饱含着艺术的独创精神。但是,这势必带来舞蹈形态的趋同性,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舞蹈艺术的生命力。但无论怎样,舞蹈动作语言的本体属性将愈发鲜明而强烈,而且,关于人类动作发生的本质性探讨,会以成果的方式在舞蹈中实现检验,舞蹈将更加“发乎情”却不一定“止乎礼仪”,更趋向于形成感官包裹思维的一种“行为艺术”。
3.人文关怀将成为舞蹈思维的主体,文化多样性将成为舞蹈时尚。艺术的独创性首先来源于文化多样性的积淀。单一文化的繁衍,必然带来“基因”的弱化和恶化,只有保存基因的丰富性,才能确保文化“种群”的健康长寿。鉴于此,舞蹈风格性的保有就成为人类舞蹈文明得以完善的底线。这预示着,我们必须对现存的舞蹈文化形态抱有人文关怀的态度,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价值的前提下,能动地保护那些珍贵的舞蹈遗存。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设定一个“和平共处”、“和而不同”的人文环境,个性化与风格化的舞蹈都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以此来寄托人类共通的舞蹈情感。我相信,在这样的语境里,文化多样性将成为舞蹈的“时尚”,更有可能成为支撑舞蹈生存的根本。
70年来,《讲话》烛照了历史,点亮了中国舞蹈之路,让那种翻天覆地的变革同样发生在舞蹈领域,并使舞业、舞体、舞蹈生态得以更新,形成繁星闪烁、异彩纷呈的格局,有了今天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相信未来的中国舞蹈前景辉煌、不可限量,但仍需要我们的努力,才能实现。(罗斌)
《讲话》发表时,正值中国舞蹈艺术美丽绽放的第一个“本命年”,可谓童贞初现、喷薄欲出的年份,随后的70年,便与《讲话》同行,更深得《讲话》精髓,且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延安“新秧歌运动”兴起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的传播,从吴晓邦的“为人生而舞”到戴爱莲的《边疆舞蹈大会》,从康巴尔汗的维吾尔族古典舞建设到贾作光的《鄂尔多斯舞》《鸿雁》《挤奶员舞》《海浪》,当代中国的舞蹈艺术家们在前行;从《春江花月夜》《荷花舞》《快乐的罗嗦》《长鼓舞》《盅碗舞》到《水》《奔腾》《雀之灵》《秦俑魂》《踏歌》《天边的红云》《一个扭秧歌的人》《牛背摇篮》,从陈爱莲、崔美善、莫德格玛、阿依吐拉、资华筠、张均、姚珠珠、刀美兰到杨丽萍、刘敏、沈培艺、山翀、敖登格日乐、姜铁红、迪丽娜尔、王小燕、黄豆豆等,从舞业到舞体、舞目,历风雨而弥坚,现磅礴而峥嵘,但始终如一的,即是遵循《讲话》精神,弘扬生活与艺术的上佳结合。
最具心得的是中国舞剧创作,同样沐浴着《讲话》的春风。前30年的中国舞剧,大体呈现这样的风格类型,即以戏曲舞蹈及其他传统形式为主的“古典舞剧”,造就了两部经典《宝莲灯》和《小刀会》;以民族民间歌舞为主的“民族舞剧”,如《五朵红云》;将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交织而成的中国舞剧,如《鱼美人》;当然,还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舞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文学名著纷纷出现在舞蹈舞台,如《红楼梦》《祝福》《繁漪》《鸣凤之死》等,同时《召树屯与楠木诺娜》《奔月》《人参女》《咪依鲁》等民族舞剧的创作也具有相当的力度。而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先声夺人地吹响了古代乐舞文化复兴的号角。这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大型舞剧,以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质问世。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舞剧事业的复苏和民族舞剧新时代的开始。该舞剧舞蹈语汇的发现和对“S”型动作体态的发掘,为“敦煌舞”的体系和中国舞蹈的创作观念增添了新的含义,为古舞的当代诠释找到了一条恰切的道路。之后便出现了《文成公主》《铜雀伎》等具有标志意义的舞剧作品。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舞剧创作,开始变革以往的观念、审美与动作语言走向,破除单纯、现象性的描摹,视点转向人的内心矛盾、生命本质意义的探究,语言功能的严肃性、深刻性提上了日程。一批揭示社会与人性之复杂关系的舞剧作品问世。芭蕾舞剧《祝福》凸现祥林嫂的精神状态,达到了抒情悲剧的艺术效果。舞剧《繁漪》的心理结构方式,为中国当代的舞剧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此手法相近的,还有舞剧《鸣凤之死》。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这一时期在芭蕾民族化道路上绽放的又一朵奇葩。
在中国现代舞剧的创作史上,切不可忘记舒巧这个名字,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她创作的《黄土地》《玉卿嫂》等十余部舞剧作品,带给中国舞坛的震憾是前所未有的。她在舞剧语言和结构方面的艺术探索与超越,使她成为中国舞剧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舞剧的原创精神得到了伸张,探索领域与品种、风格也出现宽广和多样化的趋势。相比之下,古典舞剧、民族舞剧的步伐迈得比芭蕾舞剧更大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更好些。全国性的舞剧调演与比赛机制的形成,也使得优秀舞剧作品层出不穷。《胭脂扣》《阿诗玛》《边城》《阿姐鼓》《阿炳》《闪闪的红星》《妈勒访天边》《大梦敦煌》《野斑马》《星海,黄河!》《青春祭》《瓷魂》《干将与莫邪》《红梅赞》《霸王别姬》《红楼梦》《风中少林》《风雨红棉》《牡丹亭》《水月洛神》《三家巷》等名篇佳作的出现,预示着中国舞剧发展新高潮的出现。
70年的中国舞剧,前10年懵懂学语,萌芽初显;接下来的30年,也就是《讲话》发表后,风光乍现,格局初定;再之40年,新时期概念与原创精神、本体意识的伸张,数量的翻天覆地,见证了中国舞剧的气象。
体现在中国舞剧历程中的精神内涵必然标志中国舞蹈的艺术水平,也体现舞蹈艺术的思维含量与认识价值。鉴于此,我以为应该盘点一下中国舞剧艺术的文化精神。
中国舞剧前30年的精神特点是:1.从新中国成立前的舞剧萌芽过渡到全面提升舞剧在整个舞蹈艺术中的位置,确立其“舞蹈的最高形式”的属性,且不遗余力地探索舞剧艺术的风格、模式、创作方法。不难看出,形式及其意义的确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追求,因而芭蕾、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多种样式争先恐后介入舞剧视野,内容上多以古典文学、民间故事、戏曲改编为主体,践行“以身体演故事”。
2.将胜利的喜悦与文化的延续有机整合,在新的时代坐标下,全面探索新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印证中确立舞剧艺术的新语境,题材多样性地表达着新思维、新观点,呈现出舞剧艺术的时代意味,体现当代舞者的历史观、艺术观和人生观。
3.“双百”方针的认真落实,直接导引出舞剧精神的“多元化”表述。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合力建构中,颇具传统意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英雄主义的历史观、厚德载物的道德观与锐意进取的生命观等,都在各类题材的舞剧中尽量充分地显现着。当然,传统艺术内涵的丰富性得到极大的彰显。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出现,使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达到了极致性的表达。
后30年中国舞剧的精神状况是:当舞蹈,特别是舞剧,走进21世纪头10年时,回头一看,我们还真拥有了不少激动:不仅生发了创作的前无古人,而且成就了日后风头强劲的“舞种升华”现象;当然,也有“向后转走”或背反于前的现象出现,如形象或人物的“从淡化到浓重”、结构的“从消解到重建”。即改革开放初10年到20年,很追求形式、本体的硬性表述,一味地寻求“表现自我”;随着时序更替,自觉地悟到无耐与寡趣,才又开始采取了相对沉稳的态度面对现实,以掩饰曾经的“营养不良”。但偏食毕竟不是好事,因此造成了众人的“心律不齐”。事实上,我以为这种“心律不齐”是观念革新、思维突破的表现,具体说,就是中国舞剧30年的涌动浪潮不乏个体的昭彰和独立思考的结果,但并未因此排斥主流精神的存在和集体意识的旨向,虽然出现了个性鲜活的分子,总体倾向上,民族性、时代性的主体观念依旧处于“上峰”位置。
舞蹈的未来发展,是舞蹈界自身必须面对而又难以明状的课题。有一种观念,古已有之,它源自先哲的孔孟之道,基本表述为四个字——“和而不同”。我以为,“和而不同”包含了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更昭示着舞蹈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样式的未来。
“舞蹈”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文化。狭义者,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是人体动作在时间、空间和力量“三位一体”的状态下,对生命经验的一种体现过程。
此概念体现于舞蹈的实践层面,大体包含了以下三种前景:
1.感性世界与理性精神的高度结合。就世界范围内的舞蹈发展而言,舞蹈的视、听、动觉效果将更加丰富,表现手段更趋多样和完美,各种媒体方式的综合呈现,将把未来的舞蹈打造成一个集具象与抽象于一身的“多维感知系统”。这个系统是现代科技思维和视听手段、舞蹈肢体和受众参与等多重因素整合构造的舞蹈思维装置,强烈的感官效果和体悟化的哲理玄思融合在一起,让人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舞蹈文化带来的心灵和理性的震撼。
2.动作性、个体意识的伸张,程式性将让位于独创性。
随着舞蹈本体意识和思维深度的增强,人们开始更多地从科学角度分析人体动作的本质,索寻隐藏在“时”、“空”、“力”背后的动作本体含义,探究“有意味的形式”的舞蹈独立品格、存在价值,以期勾勒出舞蹈的本质规律。而随着人群间距离的缩短、“地球村”规模的扩大,这种对动作本性的科学化探索及其结果,将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蔓延到整个世界。目前,人们习以为常的舞蹈方式,诸如古典舞、芭蕾舞、舞台民间舞等等,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被充满动作理念的、个性化的舞蹈形式加以改造,原有的程式或模式,将代之以极其个体性的方式,饱含着艺术的独创精神。但是,这势必带来舞蹈形态的趋同性,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舞蹈艺术的生命力。但无论怎样,舞蹈动作语言的本体属性将愈发鲜明而强烈,而且,关于人类动作发生的本质性探讨,会以成果的方式在舞蹈中实现检验,舞蹈将更加“发乎情”却不一定“止乎礼仪”,更趋向于形成感官包裹思维的一种“行为艺术”。
3.人文关怀将成为舞蹈思维的主体,文化多样性将成为舞蹈时尚。艺术的独创性首先来源于文化多样性的积淀。单一文化的繁衍,必然带来“基因”的弱化和恶化,只有保存基因的丰富性,才能确保文化“种群”的健康长寿。鉴于此,舞蹈风格性的保有就成为人类舞蹈文明得以完善的底线。这预示着,我们必须对现存的舞蹈文化形态抱有人文关怀的态度,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价值的前提下,能动地保护那些珍贵的舞蹈遗存。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设定一个“和平共处”、“和而不同”的人文环境,个性化与风格化的舞蹈都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以此来寄托人类共通的舞蹈情感。我相信,在这样的语境里,文化多样性将成为舞蹈的“时尚”,更有可能成为支撑舞蹈生存的根本。
70年来,《讲话》烛照了历史,点亮了中国舞蹈之路,让那种翻天覆地的变革同样发生在舞蹈领域,并使舞业、舞体、舞蹈生态得以更新,形成繁星闪烁、异彩纷呈的格局,有了今天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相信未来的中国舞蹈前景辉煌、不可限量,但仍需要我们的努力,才能实现。(罗斌)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8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9015.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9015.html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