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通史西周舞蹈 第四讲 雅乐(舞)体系的建立与传承
- 舞蹈历史
- 2018-11-08
- 3469
中国舞蹈通史 主讲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王克芬 研究员
第四讲 西周舞蹈——雅乐(舞)体系
的建立与传承
周原是商的一个属国,后来逐渐强大起来,周人经过长期的准备后,趁商王朝各方面矛盾极端尖锐化的时候,联合了庸、蜀、羌、髳(音máo)微、卢、彭、濮等方国部落,对商发动了进攻,行军中前歌后舞,士气旺盛,牧野之战,商军内的奴隶,阵前起义,掉转矛头,配合周军,一举灭商,大约在公元前1027年,建立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西周。
周人在取得政权之后,除了采取一系列政治和军事上的措施外,特别重视思想方面的统治。极力宣扬自己是受天之命灭商伐纣,受天之命统治人民的,自称周天子,既然是天之子,一切事就可由周天子决定,不必去问神了,这就意味着周代已变商的神权统治的王权统治了。
为了巩固统治,极力加强等级观念,制定礼乐(舞)制度。相传周初,在周公旦的主持下,集中、整理、增删了前代各氏族具有代表性的乐舞,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朝贺等大典。正式建立了中国的雅乐(舞)体系(中国古代的“乐”大多包含了音乐、舞蹈、诗歌。有时也单指音乐而言)。
西周制定的雅乐舞分《六舞》(或称《六代舞》)和《小舞》(或称《六小舞》)。
宫廷设置了相当庞大的乐舞机构,属大司乐领导,掌管一切乐舞事宜。向贵族子弟传授乐舞知识,教会他们跳各种礼仪祭祀舞蹈(《周礼·春官·大司乐》)。
一、六代舞
《六代舞》继承、整理、发展了从原始时代到西周初年,歌颂那些杰出优秀的氏族或氏族联盟的首领具有代表性的乐舞。
《六代舞》有:一、《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二、《咸池》,相传是尧修订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地神;三、《大韶》,相传是舜时代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四望(即四方神,亦祭说日、月、星、海);四、《大夏》,相传是夏禹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山川;五、《大濩(音huò)》,相传是商汤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先妣(女性祖先);六、《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周礼·春官·大司乐》)。前五个舞,前文已有叙述。现在着重谈谈《大武》。
《大武》内容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武功。这次战争是得到广大奴隶拥护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可能是《大武》在历史上被人重视的主要原因。
《大武》是西周建国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产生的乐舞。经过了约五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后,孔丘曾见过《大武》的演出。并和宾牟贾谈到当时表演的大致情况(《乐记·宾牟贾篇》),在《乐记·乐象篇》中,也提到《大武》的某些片断。综合起来看:《大武》分六成(段);一、开始是一长段击鼓声,大概是舞蹈的前奏吧;舞队已集合,准备上场。接着舞者拿着盾等武器,从北面出来,整齐地站着,徐缓悠长地歌唱;二、接着转入“发扬蹈厉”表现战阵的舞蹈,舞队两面有人振铎(表示传军令),舞队随即分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灭商;三、灭商之后再向南进军;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稳定;五、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节奏加快(即所谓“乱”),然后再形成整齐的队式,舞者蹲下,作“坐”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六、舞队重新列队集合,表示对王的崇敬,全舞结束。看来在长期的流传中,《大武》仍然保存一定的战阵生活气息。执武器而舞,在传说的原始舞蹈中,已经出现过,《大武》应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提高了,规模更大了,结构更严紧、复杂了。
《六舞》中,以周代创编的《大武》史料比较丰富,艺术水平比较高,结构比较复杂、完整,表现手法也比较丰富。这一方面说明舞蹈发展到周代,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另一方面是由于《大武》的创作年代晚于其他五舞,遗存的历史资料比较丰富,使我们有更多的依据来研究这个舞蹈,有可能设想当年《大武》的风貌。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对《大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多种史料中,保存了关于《大武》的创作意图、乐趣风貌的记载。如《诗经》中的《周颂·酌》、《周颂·武》、《周颂·赉》、《周颂·般》、《周颂·桓》是《大武》舞的歌词(见阴法鲁《诗经中的舞蹈形象》)。《周礼·春官宗伯下·大司乐》郑玄注,写明了《大武》的主题思想:“《大武》,武王乐也。武王伐纣以除其害,言其德能成武功。”《乐记·宾牟贾》篇及《乐记·乐象》篇,记载了孔子论述《大武》的内容、表演形式、舞蹈结构等,这些都是研究《大武》乐情舞态的重要史料。《论语·八佾》还记载了孔子对《大武》的评价:《武》(即《大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乐”《大武》赞道:“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可见《大武》既美且盛。
《大武》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1)武王伐纣是为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大武》的主题思想,正是歌颂武王领导的这场战争。(2)《大武》是手执武器的战舞,从原始时代“刑天氏之乐”等,到历代歌颂战功的“武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经存在,而《大武》则发展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有所创新。
二、六小舞
《六小舞》是西周用以教育“国子”(贵族子弟),用于祭祀的舞蹈。可算是我国最早的舞蹈教材。《六小舞》有:
(1)《帗舞》:舞者手执全羽或五彩缯(丝绸)。周代用于祭祀社稷(土神和谷神,也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
(2)《羽舞》:舞者执折羽(可能是半分开的羽毛)而舞,有如滇族的羽舞。周代用于祭祀宗庙或四方神。
(3)《皇舞》:舞者戴羽帽,穿翡翠羽衣,或执五彩羽而舞。周代用于祭祀四方神或求雨。
(4)《旄舞》:舞者执牦牛尾(用牛尾装饰的舞具)而舞。用于辟雍(周王朝的大学)祭礼。
(5)《干舞》:舞者执盾而舞。用于兵事或祭山川。
(6)《人舞》:不执舞具,徒手而舞,“以手袖为威仪”。用于祭祀星辰或宗庙(《小舞》诸名称、舞制及祭祀对象,均见《周礼·乐师》)。
滇族羽舞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六小舞》是对某些原始舞蹈形式更直接、更本源地继承。手执牛尾、羽毛,头戴羽饰而舞,与原始狩猎生活和图腾崇拜关系极为密切。传说中的“葛天氏之乐”,就是三人执牛尾歌舞。远古遗存的阴山岩画就有手执牛尾的舞人形象。金文、甲骨文中的舞字,就是像人两手执牛尾或羽毛而舞的象形字,可见以牛尾作舞具有非常古远的历史。此外,手执羽毛或头戴羽饰的舞蹈形象则更为丰富。云南沧源岩画,画有身着羽帔和头戴羽饰的舞人。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奴隶制时代滇王墓的随葬品中,有刻绘头戴羽饰和手执长羽的舞人群像(见上图)。商周铜器上的徽号铭文,也有头戴羽饰,或手执羽毛的人形。如《三代吉金文存》14·13载,觚上有两手执羽的人形,腿部作“骑马蹲裆势”,右臂曲肘高举,左臂曲肘下垂(见下图左一)。《商周金文录遗》349载,父辛觚上有头戴羽饰的人形,腿部作“骑马蹲裆势”,双臂曲肘向下作“按掌”姿(见下图左二)。这两个执羽、戴羽的人形徽号铭文,很可能与“羽舞”有关。这类比较规范的舞姿,至今仍是我国民族传统舞蹈的常见舞姿。另外,执干(盾)而舞的形式,在古老的岩画中也屡见不鲜,它们是古代战争生活的反映。商周铜器上的徽号、铭文,刻绘得很清晰,如《三代吉金文存》2·6载且丁尊(见下图右二)和同书6·3父已簋的徽号铭文(见下图右一),都是左手执盾,右手执戈,作张臂叉腿而立状。金文、甲骨文的戈、盾两字,都是象形字。既像戈、盾物形,又是戈、盾文字。人形所执,正是戈、盾。这个手执武器,稳立如山的人形,似乎正等待着一场决战。通过考察这些古老的岩画和铜器上的徽号铭文,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六小舞》的某些舞蹈形象。愈古老的舞蹈愈接近生活,艺术加工的成分也愈少。上述形态,既是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又是舞蹈形象。
当然,周代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六小舞》,不是照搬某些原始舞蹈,而是经过整理的、规范化的继承前代的舞蹈。
从舞蹈发展的角度看,周代集前代乐舞之大成,珍视传统并继承传统。正是由于有周初对这些乐舞的汇集、整理,才使《大韶》、《大夏》、《大濩》等舞,能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在春秋时代,吴国的季札于公元前544年在鲁国看到了《大韶》、《大夏》和《大武》的演出(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约公元前517年,孔子在齐国闻《韶》(见《论语·述而》);孔子也曾看到并评论过《大武》的演出(见《乐记·宾牟贾》、《乐记·乐象》);从舞蹈的政治作用看,周代充分利用乐舞的特殊功能,有效地为其统治服务。加强等级观念,区分上、下、尊、卑,皆以乐舞作其标志之一。
《六小舞》作为教材的设立,对传承远古民间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代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还有《舞勺》、《舞象》。《周礼·乐师》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可见周代乐舞教育课程,是按年龄不同,运用不同的教材,循序渐进。到二十岁,才学《六舞》中的《大夏》等舞。 清代舞勺舞象图
周代宫廷还有一些礼仪和宴享乐舞,如举行大射礼时,要跳《弓矢舞》。
周代宫廷设置的“散乐”(民间乐舞等)“四裔乐”(少数民族乐舞),都由比较低级的乐官掌管。可见不如《六代舞》、《六小舞》那样受到重视。但它们能在周宫廷占一席之地,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生动活泼的各族民间乐舞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令人赏心悦目;另一方面也有显示万邦来朝、笼络四方部族的政治目的。“散乐”与“四裔乐”都用于宴享和祭祀。
三、雅乐(舞)的继承与传播
周代制定的礼乐制度,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承袭,形成了一套“雅乐”体系。“文舞”与“武舞”是歌颂历代封建帝王文德与武功的固定程式,只是按时代、人物不同,填入大同小异的歌词内容。“文舞”执籥翟(编管乐器与羽毛装饰的舞具),“武舞”执干戚(盾和大斧武器),也无变异。帝王活着时,用这些舞歌颂他们;帝王死了,就用这些舞祭祀他们。然而这种“神圣”的、被奉为“先王之乐”的雅乐,在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逐渐成为刻板而枯燥的仪式。连统治阶级自己也不爱看、不爱听了。只有极个别的舞蹈,如歌颂周武王的《大武》、歌颂唐太宗的《破阵乐》等,在历史上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久久被人传扬。但这些乐舞并没有原样保存下来。
雅乐虽在创立后不久的春秋战国时代就“礼崩乐坏”,不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了,但雅乐(舞)体系并未完全崩溃,相反,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正声”,各朝各代均不断增修变化,以适应自身的政治需要。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之后,祭孔子的雅乐仍然存在。如孔子故乡山东曲阜,早已恢复了祭孔活动,复排了祭孔乐舞。天津市在2004年,重新修整了孔庙,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典礼及乐舞,台湾高雄每年祭孔的风俗一直传承不断,充分表现了中化民族的子孙,对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崇敬与怀念之情。
中国的雅乐曾东传日本和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雅乐多是唐代传去的唐代舞蹈。日本称之为“唐乐”。现仍在日本宫廷和寺院传承。传到朝鲜半岛的雅乐,至今仍在韩国传承。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韩国文化周”,韩国国立国乐院在北京世纪剧院展演了“宗庙祭礼乐”。节目单上对这个节目的解释说:“宗庙祭祀乐,是为祭奠朝鲜历代帝王,在供置帝王牌位的祀堂供神时演奏的乐曲。宗庙祭祀乐起源于中国儒家思想,流传到韩国,现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失传,唯独韩国迄今保留原样……1464年朝鲜世宗大王时期初具规模,并逐步成型,作为民族的宝贵遗流传至今。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曲阜祭祀孔子的雅乐已作为一种“活”的珍贵文物加以保存、传承。
西周是我国古代舞蹈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它集中整理了从原始时代到西周初年,传说中歌颂英明能干氏族首领的乐舞,和广泛流传在人民中间的民间舞。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传承三千多年的雅乐(舞)体系。
第四讲 西周舞蹈——雅乐(舞)体系
的建立与传承
周原是商的一个属国,后来逐渐强大起来,周人经过长期的准备后,趁商王朝各方面矛盾极端尖锐化的时候,联合了庸、蜀、羌、髳(音máo)微、卢、彭、濮等方国部落,对商发动了进攻,行军中前歌后舞,士气旺盛,牧野之战,商军内的奴隶,阵前起义,掉转矛头,配合周军,一举灭商,大约在公元前1027年,建立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西周。
周人在取得政权之后,除了采取一系列政治和军事上的措施外,特别重视思想方面的统治。极力宣扬自己是受天之命灭商伐纣,受天之命统治人民的,自称周天子,既然是天之子,一切事就可由周天子决定,不必去问神了,这就意味着周代已变商的神权统治的王权统治了。
为了巩固统治,极力加强等级观念,制定礼乐(舞)制度。相传周初,在周公旦的主持下,集中、整理、增删了前代各氏族具有代表性的乐舞,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朝贺等大典。正式建立了中国的雅乐(舞)体系(中国古代的“乐”大多包含了音乐、舞蹈、诗歌。有时也单指音乐而言)。
西周制定的雅乐舞分《六舞》(或称《六代舞》)和《小舞》(或称《六小舞》)。
宫廷设置了相当庞大的乐舞机构,属大司乐领导,掌管一切乐舞事宜。向贵族子弟传授乐舞知识,教会他们跳各种礼仪祭祀舞蹈(《周礼·春官·大司乐》)。
一、六代舞
《六代舞》继承、整理、发展了从原始时代到西周初年,歌颂那些杰出优秀的氏族或氏族联盟的首领具有代表性的乐舞。
《六代舞》有:一、《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二、《咸池》,相传是尧修订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地神;三、《大韶》,相传是舜时代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四望(即四方神,亦祭说日、月、星、海);四、《大夏》,相传是夏禹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山川;五、《大濩(音huò)》,相传是商汤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先妣(女性祖先);六、《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周礼·春官·大司乐》)。前五个舞,前文已有叙述。现在着重谈谈《大武》。
《大武》内容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武功。这次战争是得到广大奴隶拥护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可能是《大武》在历史上被人重视的主要原因。
《大武》是西周建国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产生的乐舞。经过了约五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后,孔丘曾见过《大武》的演出。并和宾牟贾谈到当时表演的大致情况(《乐记·宾牟贾篇》),在《乐记·乐象篇》中,也提到《大武》的某些片断。综合起来看:《大武》分六成(段);一、开始是一长段击鼓声,大概是舞蹈的前奏吧;舞队已集合,准备上场。接着舞者拿着盾等武器,从北面出来,整齐地站着,徐缓悠长地歌唱;二、接着转入“发扬蹈厉”表现战阵的舞蹈,舞队两面有人振铎(表示传军令),舞队随即分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灭商;三、灭商之后再向南进军;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稳定;五、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节奏加快(即所谓“乱”),然后再形成整齐的队式,舞者蹲下,作“坐”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六、舞队重新列队集合,表示对王的崇敬,全舞结束。看来在长期的流传中,《大武》仍然保存一定的战阵生活气息。执武器而舞,在传说的原始舞蹈中,已经出现过,《大武》应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提高了,规模更大了,结构更严紧、复杂了。
《六舞》中,以周代创编的《大武》史料比较丰富,艺术水平比较高,结构比较复杂、完整,表现手法也比较丰富。这一方面说明舞蹈发展到周代,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另一方面是由于《大武》的创作年代晚于其他五舞,遗存的历史资料比较丰富,使我们有更多的依据来研究这个舞蹈,有可能设想当年《大武》的风貌。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对《大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多种史料中,保存了关于《大武》的创作意图、乐趣风貌的记载。如《诗经》中的《周颂·酌》、《周颂·武》、《周颂·赉》、《周颂·般》、《周颂·桓》是《大武》舞的歌词(见阴法鲁《诗经中的舞蹈形象》)。《周礼·春官宗伯下·大司乐》郑玄注,写明了《大武》的主题思想:“《大武》,武王乐也。武王伐纣以除其害,言其德能成武功。”《乐记·宾牟贾》篇及《乐记·乐象》篇,记载了孔子论述《大武》的内容、表演形式、舞蹈结构等,这些都是研究《大武》乐情舞态的重要史料。《论语·八佾》还记载了孔子对《大武》的评价:《武》(即《大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乐”《大武》赞道:“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可见《大武》既美且盛。
《大武》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1)武王伐纣是为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大武》的主题思想,正是歌颂武王领导的这场战争。(2)《大武》是手执武器的战舞,从原始时代“刑天氏之乐”等,到历代歌颂战功的“武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经存在,而《大武》则发展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有所创新。
二、六小舞
《六小舞》是西周用以教育“国子”(贵族子弟),用于祭祀的舞蹈。可算是我国最早的舞蹈教材。《六小舞》有:
(1)《帗舞》:舞者手执全羽或五彩缯(丝绸)。周代用于祭祀社稷(土神和谷神,也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
(2)《羽舞》:舞者执折羽(可能是半分开的羽毛)而舞,有如滇族的羽舞。周代用于祭祀宗庙或四方神。
(3)《皇舞》:舞者戴羽帽,穿翡翠羽衣,或执五彩羽而舞。周代用于祭祀四方神或求雨。
(4)《旄舞》:舞者执牦牛尾(用牛尾装饰的舞具)而舞。用于辟雍(周王朝的大学)祭礼。
(5)《干舞》:舞者执盾而舞。用于兵事或祭山川。
(6)《人舞》:不执舞具,徒手而舞,“以手袖为威仪”。用于祭祀星辰或宗庙(《小舞》诸名称、舞制及祭祀对象,均见《周礼·乐师》)。
滇族羽舞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六小舞》是对某些原始舞蹈形式更直接、更本源地继承。手执牛尾、羽毛,头戴羽饰而舞,与原始狩猎生活和图腾崇拜关系极为密切。传说中的“葛天氏之乐”,就是三人执牛尾歌舞。远古遗存的阴山岩画就有手执牛尾的舞人形象。金文、甲骨文中的舞字,就是像人两手执牛尾或羽毛而舞的象形字,可见以牛尾作舞具有非常古远的历史。此外,手执羽毛或头戴羽饰的舞蹈形象则更为丰富。云南沧源岩画,画有身着羽帔和头戴羽饰的舞人。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奴隶制时代滇王墓的随葬品中,有刻绘头戴羽饰和手执长羽的舞人群像(见上图)。商周铜器上的徽号铭文,也有头戴羽饰,或手执羽毛的人形。如《三代吉金文存》14·13载,觚上有两手执羽的人形,腿部作“骑马蹲裆势”,右臂曲肘高举,左臂曲肘下垂(见下图左一)。《商周金文录遗》349载,父辛觚上有头戴羽饰的人形,腿部作“骑马蹲裆势”,双臂曲肘向下作“按掌”姿(见下图左二)。这两个执羽、戴羽的人形徽号铭文,很可能与“羽舞”有关。这类比较规范的舞姿,至今仍是我国民族传统舞蹈的常见舞姿。另外,执干(盾)而舞的形式,在古老的岩画中也屡见不鲜,它们是古代战争生活的反映。商周铜器上的徽号、铭文,刻绘得很清晰,如《三代吉金文存》2·6载且丁尊(见下图右二)和同书6·3父已簋的徽号铭文(见下图右一),都是左手执盾,右手执戈,作张臂叉腿而立状。金文、甲骨文的戈、盾两字,都是象形字。既像戈、盾物形,又是戈、盾文字。人形所执,正是戈、盾。这个手执武器,稳立如山的人形,似乎正等待着一场决战。通过考察这些古老的岩画和铜器上的徽号铭文,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六小舞》的某些舞蹈形象。愈古老的舞蹈愈接近生活,艺术加工的成分也愈少。上述形态,既是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又是舞蹈形象。
当然,周代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六小舞》,不是照搬某些原始舞蹈,而是经过整理的、规范化的继承前代的舞蹈。
从舞蹈发展的角度看,周代集前代乐舞之大成,珍视传统并继承传统。正是由于有周初对这些乐舞的汇集、整理,才使《大韶》、《大夏》、《大濩》等舞,能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在春秋时代,吴国的季札于公元前544年在鲁国看到了《大韶》、《大夏》和《大武》的演出(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约公元前517年,孔子在齐国闻《韶》(见《论语·述而》);孔子也曾看到并评论过《大武》的演出(见《乐记·宾牟贾》、《乐记·乐象》);从舞蹈的政治作用看,周代充分利用乐舞的特殊功能,有效地为其统治服务。加强等级观念,区分上、下、尊、卑,皆以乐舞作其标志之一。
《六小舞》作为教材的设立,对传承远古民间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代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还有《舞勺》、《舞象》。《周礼·乐师》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可见周代乐舞教育课程,是按年龄不同,运用不同的教材,循序渐进。到二十岁,才学《六舞》中的《大夏》等舞。 清代舞勺舞象图
周代宫廷还有一些礼仪和宴享乐舞,如举行大射礼时,要跳《弓矢舞》。
周代宫廷设置的“散乐”(民间乐舞等)“四裔乐”(少数民族乐舞),都由比较低级的乐官掌管。可见不如《六代舞》、《六小舞》那样受到重视。但它们能在周宫廷占一席之地,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生动活泼的各族民间乐舞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令人赏心悦目;另一方面也有显示万邦来朝、笼络四方部族的政治目的。“散乐”与“四裔乐”都用于宴享和祭祀。
三、雅乐(舞)的继承与传播
周代制定的礼乐制度,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承袭,形成了一套“雅乐”体系。“文舞”与“武舞”是歌颂历代封建帝王文德与武功的固定程式,只是按时代、人物不同,填入大同小异的歌词内容。“文舞”执籥翟(编管乐器与羽毛装饰的舞具),“武舞”执干戚(盾和大斧武器),也无变异。帝王活着时,用这些舞歌颂他们;帝王死了,就用这些舞祭祀他们。然而这种“神圣”的、被奉为“先王之乐”的雅乐,在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逐渐成为刻板而枯燥的仪式。连统治阶级自己也不爱看、不爱听了。只有极个别的舞蹈,如歌颂周武王的《大武》、歌颂唐太宗的《破阵乐》等,在历史上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久久被人传扬。但这些乐舞并没有原样保存下来。
雅乐虽在创立后不久的春秋战国时代就“礼崩乐坏”,不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了,但雅乐(舞)体系并未完全崩溃,相反,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正声”,各朝各代均不断增修变化,以适应自身的政治需要。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之后,祭孔子的雅乐仍然存在。如孔子故乡山东曲阜,早已恢复了祭孔活动,复排了祭孔乐舞。天津市在2004年,重新修整了孔庙,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典礼及乐舞,台湾高雄每年祭孔的风俗一直传承不断,充分表现了中化民族的子孙,对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崇敬与怀念之情。
中国的雅乐曾东传日本和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雅乐多是唐代传去的唐代舞蹈。日本称之为“唐乐”。现仍在日本宫廷和寺院传承。传到朝鲜半岛的雅乐,至今仍在韩国传承。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韩国文化周”,韩国国立国乐院在北京世纪剧院展演了“宗庙祭礼乐”。节目单上对这个节目的解释说:“宗庙祭祀乐,是为祭奠朝鲜历代帝王,在供置帝王牌位的祀堂供神时演奏的乐曲。宗庙祭祀乐起源于中国儒家思想,流传到韩国,现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失传,唯独韩国迄今保留原样……1464年朝鲜世宗大王时期初具规模,并逐步成型,作为民族的宝贵遗流传至今。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曲阜祭祀孔子的雅乐已作为一种“活”的珍贵文物加以保存、传承。
西周是我国古代舞蹈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它集中整理了从原始时代到西周初年,传说中歌颂英明能干氏族首领的乐舞,和广泛流传在人民中间的民间舞。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传承三千多年的雅乐(舞)体系。
本文由bosco于2018-11-08发表在舞蹈吧,欢迎舞友加入QQ群:685936921。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9046.html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9046.html
上一篇:中国舞蹈通史 第一讲 引言
下一篇: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