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舞台上的“东方公主”(2)
- 舞蹈老师
- 2018-11-09
- 439
远渡重洋,创出一片天地
四五十年代,周信芳和裘丽琳相继将孩子们送去国外。周采芹也被安排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念书。她在收拾完行李后,来到周信芳的书房,与他告别。他们父女的告别,没有眼泪,没有拥抱,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的。最后,周信芳温和地对周采芹说:“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周采芹一直将这句话默默记在心间,从未曾忘,可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竟是父亲今生今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而她,再没有见过父亲,心中的遗憾和伤怀,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
不久,周采芹又在母亲的安排和自己的努力下,前往英国伦敦皇家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开始一个人的留洋生活,开始了母亲留给她的梦想。
在离开香港之前,有这样一件事让周采芹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和难以释怀的惆怅。那时,周采芹和裘丽琳住在旅店中,她醒来时,看到裘丽琳正坐在梳妆镜前,低头看着手里的一样东西。那是一只钻戒,是周采芹14岁那年裘丽琳从自己的首饰堆里找出来送给女儿的。周采芹意识到,那个戒指代表着裘丽琳过去生活中的全部快乐,她的女儿将带着戒指离她而去,而她则将从香港回到那时生活俭朴的上海。她看着戒指,其实是在默默地和过去的奢华生活告别,和子女成群的大家庭生活告别。裘丽琳如此坚持将孩子们都送离身边,送出国门,无非是想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她对过去的奢华生活未尝没有留恋,但她选择了跟随丈夫,跟随丈夫所坚持的信仰。
周采芹到英国时,带了整整50套衣服和母亲送给她的那个钻石戒指。她第一次出现在学校时,穿了一件深棕色的名牌大衣,戴上了那枚钻戒,她的同学都惊讶地以为她是来自遥远国度的“东方公主”。但事实上,她每天换衣服,不过是为了节省干洗费罢了。
周采芹在来到英国之前,一直过着大小姐的生活,平日里的一切都有佣人照顾,而在这里,她必须学着独立,当然这并不是个简单的过程。她不知道如何洗衣服,曾将从洗衣机里拿出来的湿衣服直接叠好放进了柜子里,结果,那些衣服当然逃不过长毛发霉的命运。而她第一次烧水的经历更是“惊心动魄”,因为她烧水的水壶里,根本就没有放水,若是再大意几分,恐怕就要酿成火灾。不过,聪明的她,这些事并不难学,后来,她也便渐渐习惯了自立,学会了好好照顾自己。
因为从小受到了良好的英文教育,所以即便远离祖国,周采芹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文化冲击,只是偶尔会有种族歧视的困扰。不过,她决心和英国人同化,因为她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那时的她,年轻美丽,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的才华一定能够受到肯定,也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成功。因着这份自信,她很快便有了在艺术上的第一次突破。
1959年11月,周采芹在伦敦威尔士王子剧院演出话剧《苏丝黄的世界》,一炮打响,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后来,这出剧更是创造了演三年红三年的神话。这出话剧是根据一部畅销书改编的,最初在美国百老汇上演,讲的是一位英国青年和一位心地善良的中国妓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周采芹看来,《苏丝黄的世界》是一部并没有什么深度的戏,它的成功,让很多人都惊讶不已,但它的确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苏丝黄”很快就成了善良东方妓女的代名词;去香港的游客要专门到湾仔去看看苏丝黄的真面目,然而根据作者所说,故事完全是虚构的;这出戏还在时装界引发了一场轰动……
对于周采芹来说,这出戏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它让她一举成名,并帮助她在那个外国人尤其是亚洲人难以立足的英国戏剧界占得了一席之地。从此,周采芹迎来了她事业上的春天,让梦想成为了现实。
1961年,裘丽琳来到英国探望周采芹,她们难得享受了几个月单独相处的快乐时光。当时的裘丽琳,虽然已年过半百,但依旧美丽高贵,她典雅的举止和流利的英语让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为之倾倒。那时和周采芹并不十分熟悉的大明星加莉格兰特竟亲自打电话来邀请裘丽琳去参加他主演的新电影《触摸貂皮》的首映式,这让周采芹大感意外,也很为母亲而骄傲。只是,那时的周采芹绝不会想到,这会是她和母亲的最后一次相聚。
在母亲离开后,周采芹有一段时间没有找到工作,当时,她用演“苏丝黄”时攒的钱在伦敦南区买了一所大房子,而养一所大房子需要很大的花费,她开始意识到,表演已不单单只是梦想,也是生活下去的一个工具。最后,为了生计,周采芹决定去高级餐厅演唱歌剧,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6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周采芹失去了父母的消息,虽然她依旧过着自己的生活,但无时无刻不在为父母担心。1966年,媒体误传了周信芳的死讯,这让正在美国的周采芹难过得不能自已,平日坚强乐观的她在听到噩耗后便昏了过去。在后来的八年时间里,她一直担心着父母的命运,却又在他乡得不到一点消息,那种无能为力实在是种痛苦的煎熬。
回到伦敦后,工作成了周采芹的精神支柱,她先后参与了两部电影的拍摄,一部是007系列电影《你只能活两次》,还有一部是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春光乍泄》,不过,在这两部戏中周采芹的出场时间很少,观众稍不注意,可能就把她错过了。
有趣的是,在最新的007电影《皇家赌场》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周采芹的身影,出场时间同样不多,却很精彩。不过,周采芹却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并不喜欢这种花瓶角色,也不喜欢这样的商业电影。同意出演,不过是为了赚钱。这样坦白,倒也反映出了她率直的个性。
60年代末,周采芹开始有意识地扮演非东方人的角色,希望以此磨炼演技,突破自我。她在康格里夫的话剧《以爱还爱》中担任女主角,场场满座。她还参加了惊险剧《两位卡罗太太》的巡回演出。就这样,周采芹拼命地工作着,虽然无法获得父母的消息,但生活得继续下去,她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就在周采芹迎来事业高峰的时候,她的人生却跌入了低谷,由于理财不当,她一夜间从耀眼的舞台明星变成了身无分文的流浪者,而那一年,她已经40岁了,这一切就像她的演艺事业一般,充满了戏剧性。
在落魄的时候,周采芹来到了美国,试图在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重拾自己的梦想,而一切从头再来,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她失望过,迷茫过,但求生的决心和再生的勇气终是无法被阻挡的。
后来,周采芹记录下了那段难熬的日子里的心路历程,她这样说道:“沮丧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向后退四步,可是你还是应该为那前进的一步而高兴……第三步,你能体验到的唯一感觉是惧怕,怕什么呢?什么都怕。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现在对你来说最好的事是让自己沉下去,不要觉得内疚、放松。因为这是一个转折点……你要化作虚无……”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周采芹慢慢地说服了自己,走出了消沉。
周采芹开始四处找工作,但一切并不顺利,除了表演,她唯一能做的便是接待员,但即使是接待员的工作,也并不好找。她为了应征,还去旧服装店买了旧大衣和一双塑料靴子。在雨雪交加的天气里,她甚至乘上平时最讨厌的地铁,四处去找工作。那段艰辛的时光,是旁人无法想象的。但她熬了过来,并且又一次开始从事她热爱的表演事业。
周采芹开始闯荡好莱坞的时候已经60岁了,但她依旧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和绝美的身段,在那里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在《喜福会》《艺伎回忆录》等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周采芹优雅依旧的身影,看到了她扎实精彩的表演,看到了她对表演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2001年,她被授予美国艾美奖终身成就奖。
无疑,周采芹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这成功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她,终究凭借着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与执著,凭借着自己不屈的勇气迎来了一次又一次事业的高峰。
追求浪漫爱情,经历失败婚姻
父母浪漫传奇的爱情让周采芹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幻想,不过,她的感情道路却并不平坦。她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虽然她知道自己不是做贤妻良母的料,觉得那样的人生实在乏味无趣,但她仍然有着些许的失望,毕竟,她曾经还是渴望过幸福美满的爱情与婚姻的。
周采芹的初恋发生在香港,那时,她爱上了一个腼腆斯文的中国男孩。不过,这段甜蜜的初恋仅仅维持了6个月便突然结束了,因为她遇见了一个穿黑西装的潇洒青年,他刚从英国大学毕业,有着一套完美的英国礼仪,那温文尔雅的翩翩风度很快便吸引了周采芹的目光。后来,她也意识到自己似乎对爱情很难专一,而她的内心,更从来没有停止对自由的追求,这和她之后所经历的曲折感情,多少有些关联。
20岁时,当周采芹在英国再次遇到那个让她倾倒的男人时,她便嫁给了他。当时的她,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之中,并没有看到丈夫那掩藏在儒雅外表下的暴躁脾气,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冲向自由的愿望是那么强烈。最后,丈夫的专制,她的自我,让这段婚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
周采芹在和第二任丈夫彼得同居的时候,她甚至还没有和第一任丈夫离婚。虽然当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但周采芹依然承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不过,她始终是特立独行的,从来不会介意别人的目光,在离婚手续办好之后,她很快便满怀希望地开始了第二段婚姻。
周采芹和彼得有着对艺术共同的追求,一个是前途看好的女演员,一个是崭露头角的导演,他们对彼此的艺术才华深信不疑。当年帮助周采芹一炮走红的《苏丝黄的世界》,便是由彼得导演的,这是他们所共享的成就,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她的第二段婚姻也最终走向失败。
结束第二段婚姻的时候,周采芹才26岁,从那时开始,她便放弃了对家庭和婚姻的追求。不过,这两段婚姻,让她更好地审视了自己,明白了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独立,更加成熟。
1962年底,在周采芹正要开始餐厅的演唱生涯时,她遇到了著名电影评论家肯。肯潇洒优雅,风趣幽默,已是当时一个对演员和导演都举足轻重的人物,这让周采芹崇拜不已。很快,他们便相爱了。
肯的地位和成就,让周采芹看到了一个更大更宽的天地,她的视野,前所未有的开阔。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成就的差异,让周采芹慢慢发现自己开始生活在肯的影子里,她对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当演员产生了怀疑,对自己那曾经爆满的自信心也产生了怀疑。所以当肯后来爱上别人,结束这段感情的时候,周采芹有了一种松一口气的感觉,她真心地替肯高兴,也欣然地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周采芹自觉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她有着一个躁动不安的灵魂,一次次为破茧成蝶而努力。她对自由的追求,既有自小娇生惯养的任性,也有父亲盛名之下的压力。而她心中的女性意识,更是一天天地强烈。从那篇《为伟大的女性而战》开始,她已经走上了一条证明女性伟大的道路。她甜美温顺的外表下,是一颗难以被驯服的心。她拒绝成为别人的附庸,父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她只想做回自己,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周采芹。
周采芹曾说过:“我得承认,男人在我的人生里都很重要,他们按顺序排列,依次为父亲、儿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从来都不需要他们供养。”她便是这样的独立、坚强。
异国他乡,不忘是个中国人
漂泊在异国他乡多年,周采芹从未忘记父亲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尽管她一直努力与西方同化,但在她的灵魂里,“中国”是一个最深的烙印,最真的信仰,她从未忘却。
1981年,周采芹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在回国之前,她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心:她害怕那在西方人眼里都异常独立的生活和思想方式,难以符合中国严格的社会标准;她还担心自己能否勇敢面对曾发生在他们家的惨剧。可以说,当时的她,内心充满了矛盾。但中国毕竟已不是从前的中国,它已经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采芹终于慢慢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安心地投入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周采芹开始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成为该校第一位来自国外的教授。她的教学方式很随性。第一堂课时,她一进教室便脱掉了鞋子,坐在专门准备的地毯上,并要求学生们也这么做,这种轻松的讲课方式让学生们觉得非常新鲜。周采芹对于教育年轻人很投入,她注重挖掘他们的真实思想,真实情感,鼓励他们抛开从前那些缺乏创造性的表演,放松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演。她的课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如今已经成为著名导演的张艺谋和姜文,也依旧记得当年上课时的难忘情景。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后,周采芹决定排演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来检验学习成果,这是《暴风雨》第一次在中国上演,也是她的学生们第一次作公开演出。1982年1月12日,《暴风雨》的首演可谓是一场盛事,不仅英国的大使和领事前来观看,还有不少中国的高级干部也来看戏,周采芹知道他们是来看周信芳女儿导演的戏剧,但她却自信能够给他们一个全然不同的印象,一个让他们真正认识周采芹的印象。
1982年1月底,周采芹回到了思念许久的故乡――上海。在那里,她见到了从前的佣人、朋友,百感交集。她也终于亲自来到父亲的骨灰盒前祭祀,诉说一份对父亲的怀念。
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后,周采芹学会了宽容,对于过去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一切,她选择了放下,她说:“比起人类命运的悲惨,我的个人悲剧是微不足道的。”她很高兴看到一个开放的祖国,而且身为一个中国人,她知道自己有责任让中国的大门继续敞开,让中国变得更加美好。
周采芹的人生,总是在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自由。或许她的出生早已预示了如今的一切。她的父亲给了她表演的天赋,她的母亲给了她独特的意志,而她自己那天生的激情和桀骜的性格,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汲取活力。她不断奋斗,实现自我,证明着女性的伟大。
摘自2008年第1期《人物》
本文链接:https://wudao8.com/9329.html
上一篇:“现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鲍什
下一篇:英国舞台上的“东方公主”(1)
舞蹈QQ群
发表评论